辽宁日报记者 田甜
核心提示
邻里纠纷、薪资拖欠、物业矛盾……遇到这些烦心事,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过去,答案可能是“去打官司”;而如今,“找综治中心”正成为越来越多阜新人的答案。
这句朴素回答的背后,是一处处敞开大门的“说理地”、一个个高效运转的“解忧站”,更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阜新扎下根、开出花的真实写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正成为群众“理有处讲、难有处帮、事有处办”的可靠“驿站”,那些卡在情与法之间的“老大难”问题,在这里都可找到解决路径。
辽宁省阜新市委政法委全力推动综治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实体化建设,构建“市县联动、三级闭环”的治理体系,全力打造矛盾纠纷化解“主阵地”,有效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今年,阜新县级综治中心受理矛盾纠纷化解率98.89%,群众安全感达98.84%,排名跃居全省第二位,群众真切感受到“只进一扇门,化解万千愁”的治理效能。
搭建平台让群众诉求有地儿说
综治中心是干什么的?“就是让老百姓遇到问题时,能有个地方‘找说法’。”11月6日,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一位刚刚完成调解的老大爷解答了记者的疑问。
![]()
各综治中心与基层治理平台深度耦合,线上诉求更畅通。
放眼望去,宽敞明亮的大厅里没有嘈杂争吵,只见引导员正柔声细语地解答群众问题,调解室里传来温和劝解的声音,电子屏上滚动显示着领导接访安排和办事流程图。老百姓再也不用为一个纠纷东奔西跑、多头求助。自启用以来,这座占地2460平方米的综治中心已成为全县矛盾纠纷化解的“主阵地”。前不久,阜新县综治中心作为全省7个先进典型之一,也是政法委战线唯一入选的代表,在第七届全省政法系统“榜样力量”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作典型发言。凭借创新的运行机制、真挚的为民情怀和扎实的治理成效,赢得了全场热烈掌声。
综治中心,简而言之就是以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和依法治理为一体的“一站式”矛盾化解和为民服务平台,其中包括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信访接待中心。从土地边界争执到邻里噪声扰民,从拖欠工资到遗产分割……只要是群众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烦心事、揪心事、闹心事”,这里几乎都能找到对应的解决路径。
![]()
来访群众正在细河区综治中心按照办事指引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
视线转向阜新市细河区综治中心,一进门,东侧是综合接待大厅,信访受理、法院立案、检察申诉“一站式”办结;西侧是职能部门调解区,人社、住建、公安等常驻单位现场接访、联动调处。二楼设有2间数字化法庭、特色调解室和“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诉前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无缝衔接。三楼行政办公区则集成社会工作部、信访、司法、法院等7家常驻单位,发改、教育、卫健等十余家轮驻部门按需进驻。“以前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找谁,现在只要进这一扇门,啥事都有人管、有说法。”一位刚调解完纠纷的居民笑着说道。
“我们不仅仅是简单地接收案件,而是抽丝剥茧地解开问题的症结所在。”阜新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白永利介绍。他向记者举例,老王在楼顶饲养鸽子,鸽哨声扰人清梦、粪便散发异味,楼下邻居老李多次尝试沟通却徒劳无功,甚至冲突一触即发。尽管街道尝试多次调解,但均以失败告终。最终,双方来到综治中心寻求帮助。调解员接手案件后,并未讲大道理,而是帮助老王找到了一处租金低廉的空置平房作为新的鸽舍。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扰民问题,还使得老王的养殖事业得以扩展。一场原本可能升级的冲突,就这样被巧妙地化解了。
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各个综治中心上演:兄弟俩为分父母老宅,见面就打,还在堂屋中间垒道墙,中心安排公安民警、村干部做工作,哥俩握手言和;春节前,3家企业拖欠500多名农民工数百万元工资,中心紧急协调人社、法院、企业多方,确保大家揣着血汗钱回家过年;村民因承包池塘边界不清,两方都抄起家伙,差点儿出了人命,中心派法官、政法委员从中调解,避免了流血事件……
![]()
群众在阜新县综治中心司法窗口咨询法律问题。
更关键的是,综治中心不只是“灭火队”,更是“防火墙”。通过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推动“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行动,大量矛盾在萌芽阶段就被发现、介入、化解。村级设“村民评理说事点”,小事在炕头上“唠唠嗑就想通了”;乡镇设人民调解中心,由政法委员牵头联动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县级综治中心则专攻“疑难杂症”,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市级综治中心“大统筹”,通过“日通报、周调度、月研判”机制,督促落实化解责任,推动问题解决。
“还有一些问题既不属于民事受案范围,也不属于行政受案范围。过去老百姓遇到这类‘夹缝难题’常感无奈。”阜新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贾莉说。如今,通过综治中心主动靠前、精准对接,力求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办好。今年以来,阜新县综治中心已成功调解纠纷2265件,信访接待325案次、1016人次,调解成功率稳步提升。每一起调处结束后,还有专人回访,确保“案结事了人和”。
多元参与让矛盾纠纷有解法
“两年没交的公积金补上了,养老金差额也确认了,没想到能够解决得这么快!”日前,在阜新市海州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某家庭财产保险分公司的员工代表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连道谢。一起涉及多名职工、横跨两个年度、牵涉社保、公积金和劳动关系的复杂纠纷,仅在一个大厅内就实现了“全链条化解”。
事件的起因要回溯到今年年初。当时,该家庭财产保险分公司的数名员工先后前往阜新市海州区综治中心反映情况:公司已连续两年未足额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甚至未缴存住房公积金。“这个问题拖得越久,我们退休之后的生活保障就越让人担心。”一名前来反映问题的员工语气中透出焦急与无奈。由于该纠纷涉及人数众多、时间跨度长、政策衔接复杂,仅靠单一部门难以彻底厘清责任、提出解决方案。
面对这一“硬骨头”,海州区综治中心迅速召集人社、社保、税务、信访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4次调解,把“分散管”变成“合力办”,责令企业全额补缴2024年养老金差额和全部公积金,对2023年因系统关闭无法补录的养老金缺口,以联席会议纪要形式向省市申请临时补缴端口。
“过去这类问题,员工可能要跑社保局、税务局、仲裁委好几趟,还不一定说得清。”阜新市海州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张涛说,“现在我们把多个‘窗口’集成到一个‘平台’,群众只进一扇门,剩下的事,我们内部流转、协同办理。”
这并非个例。2024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政法委规范化建设综治中心要求,阜新县级综治中心建立“常驻+轮驻+随驻”工作机制,整合利用政法机关和信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及社会力量,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协同联动,形成整体合力,以各自专业优势推动县级综治中心工作质效实现“1+1>2”,创新建立“访—调—立—裁”模式,让群众“只进一扇门,解决所有难”。
如今,阜新7个县级综治中心已成为整合解纷资源的“枢纽”。截至目前,包括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信访、人社、民政、住建、卫健、退役军人事务、市场监管、妇联、法学会、工会、共青团等15家单位和组织入驻率达100%。社会力量方面,7个县级综治中心共设有12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3个心理服务机构、6个仲裁机构、1个公益性社会组织、4名律师和7个特色调解室。
![]()
阜新县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接待反映问题的群众。
县级综治中心不仅在硬件设施上达到了高标准,而且在服务功能上也实现了多元化。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阜新县综治中心还配备了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如智慧法律公共服务终端、互联网无人律所等,使得群众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此外,综治中心还同“阜政通”市域社会治理平台深度耦合,群众通过扫码就能使用手机反映诉求。
法院力量的入驻带来了更为专业和便捷的服务。在阜新市细河区综治中心,调解员由经验丰富的退休法官担任,而专业的速裁团队则提供必要的法律指导。若调解成功,当场就能出具司法确认书;若调解不成,简单案件立即转入速裁程序,两个月内审结。这种“调裁一体、无缝衔接”的机制,不仅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强了调解过程的权威性。
数据更能说明成效:近三年,细河区综治中心年均调解成功案件近2000件,速裁审判超千件。细河区法院一审民事案件受理量连续三年下降,年均降幅约10%。这代表着每年有上千起纠纷在诉讼前端被化解。
“调解不是和稀泥,是有法律撑腰的公正协商。”阜新市细河区人民法院速裁团队负责人于娟娟说。正因有法官现场指导、司法文书即时确认,群众才敢信、愿意调。去年,当地一家房地产公司拖欠2000多户业主产权证违约金,若走诉讼,将产生2000多起案件。综治中心组织住建、法院、街道多方联动,最终促成开发商一次性赔付,避免了大规模诉讼和潜在信访风险。
精准服务让解决难题有路径
秋收过后,黑土地重新归于平静。可说起每年的春种秋收,因土地纠纷导致的矛盾摩擦在农村时有发生。今年5月初,春耕在即,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某村田埂上,村民纪某急得直跺脚:“我家林地被占了,再不解决,今年苗都种不上!”原来,邻居陈某的田垄悄悄“越界”,多出0.24米,而纪某的林地却少了0.14米。眼看农时将误,两人僵持不下。
诉求通过“阜政通”平台直达“首席办事员”。随即转办阜新县综治中心。调解员徐健接到任务后,立即带领熟悉当地情况的村干部一同前往现场,开展实地勘界工作。查台账、量地块、问四邻,逐步梳理出清晰完整的证据链。可面对事实,陈某仍嘴硬:“我家垄长几十年没变过!”
徐健没讲大道理,只说了一句:“春耕耽误不起。要是为这点事闹上法庭,从立案到审理至少得个把月,耽误了春耕时节,秋后的收成谁来负责?再说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为几垄地伤了和气多不值当。纪大哥都没要你赔去年的损失,这份情面,咱得认。”话音刚落,陈某低头沉默。第二天,他主动道歉,双方重新钉桩划界。一场可能影响整季收成的纠纷,在田间地头被顺利化解。
办成一件事容易,难的是“办好一类事”。阜新县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县,农业人口多,土地纠纷常年高发。处理完一起,又来一起,如何能够治标又治本?
过去,调解员疲于“救火”。如今,在综治中心的推动下,一场覆盖全县、纵深到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专项整治行动”迅速启动。阜新县加快完善土地确权成果运用,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到农户手中,数据精准、权属清晰。网格员、村民小组长、中心户长全员上阵,把政策讲透、把心结解开。同时,各乡镇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派出所、司法所、农经站、林业站、信访办等力量全部入列;县级层面,农业农村局组建专班,配强仲裁队伍,确保每一起纠纷有人管、有法依、有路走。
办好一类事,不仅要注重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的实效,还需注重化解的方法与技巧。阜新持续推广“张彪调解工作模式”,依托综治中心,完善以8个市、县(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为“中枢保障”,82个乡镇(街道)调委会为“主阵地”,813个“村(居)民评理说事点”为“前沿哨点”的四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年初以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化解矛盾纠纷5653件。
同时,建立村(社区)、乡镇(街道)常态化排查制度,加强对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和前端治理,着力推动纠纷排查调处由被动受理、静态分析、事后调处向主动预防、动态管理和事前预警转变。
以海州区综治中心为例,中心建立重点人群动态管理台账,同步到市级基层治理平台,实现了智慧化管理。通过定期走访,不仅掌握动态,更主动协调民政、人社、医保等部门,为重点人群落实救助、就业、医疗等政策,把矛盾消解在爆发前。
进一扇门,解万千愁。这扇门,通向的是公平正义,连接的是民生民心,筑牢的是长治久安的根基。
(图片由辽宁日报记者田甜摄)
来源:辽宁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