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咋说谁都想当首相呢,自己就算胡说八道,下面也有人跟着吆喝。
![]()
高市早苗拒绝对自己台海言论道歉,我们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对此坚决回应,不料却被一个叫石井孝明的资深记者嚣张威胁,谁给他的胆子。
石井扬言薛剑的回应要是放在一百多年前,日本就直接打过去了,现在应该先把薛剑驱逐出去,我天,怎么还有人活在殖民主义年代的梦里?
![]()
可再仔细一看,不光是他说,早在日本政界就有人开始频繁借台湾问题对中国指手画脚,这回石井不过是把这些言论升级了一步,把外交对话直接扯到了“战争”的层级。
为什么能这么大反应?其实也印证了那句话“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我们只是如同往常一样,指出了高市早苗的错误,坚定了自己的合法立场,他们就破防了。
而高市早苗,作为新的日本首相,却长期在台湾问题上立场激进,她日前又公开表示,如果中国大陆以武力方式“统一台湾”,日本必须考虑“出兵干预”,嘴上说维护“区域和平”,实际上是在打着“安全保障”的旗号为想干涉中国内政找借口。
![]()
而石井孝明的言论,就是在这种舆论氛围下说出来的,他把中国外交官的正常发言和“十九世纪的战争逻辑”挂钩,说薛剑的表态在过去可能会引发战争,现在也不合适,应该被驱逐出境,言论不仅极其荒谬,而且带有明显的历史修正主义色彩。
日本在近代历史上对中国发动了无数次侵略战争,从甲午战争到全面侵华,从旅顺屠城到南京大屠杀,都是铁板钉钉的史实,如今,一个记者却把“战争”的尺子重新拿出来衡量中国外交官的表态,这种态度不能不让人警惕。
更讽刺的是,这些言论出自一个“媒体人”之口,媒体的基本职责是传递信息、监督权力、促进理解,但在日本的一些保守媒体中,这个功能早已被政治立场取代。
![]()
在台湾问题、钓鱼岛争端、历史教育等问题上,它几乎总是站在最右翼的立场上发声,而石井孝明长期活跃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中,说出这样的话也就不意外了,问题是,这种话一旦被放大传播,对中日关系的负面影响是实实在在的。
日本国内的政治氛围也在推波助澜,近年来,日本政府不断推动“国家正常化”的议程,说白了就是要摆脱战后限制,恢复军事能力。
2022年,日本通过了新《国家安全战略》,首次明确提出拥有“反击能力”,也就是可以打击敌方基地,这一变化被外界普遍认为是日本战后和平宪法的一次重大转向,而在这种背景下,台湾问题也被越来越多地纳入日本安全讨论的范围内。
![]()
日本一些政客认为,如果台海发生冲突,日本必然受影响,因此要“未雨绸缪”,但这种说法其实掩盖了一个关键问题,台湾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日本是否“受影响”并不是参与干预的正当理由。
就像一个邻居家的事情,你担心会有噪音,并不能成为你闯进人家屋里的理由,而高市早苗和石井孝明这些人,却试图用“可能受影响”来为干涉正当化,这就非常危险。
咱们的回应一直是理性且坚定的,外交部发言人明确指出,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干涉,我们也多次强调,希望日本能够履行在中日联合声明中所作的承诺,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不在台湾问题上玩火。
![]()
从中日建交以来,日本政府虽然口头上承认一个中国,但近些年来,尤其是与美国安全合作加深后,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模糊策略越来越明显。
从政府官员“私人访问台湾”,到议员组团赴台,再到媒体人直接攻击中国外交官,这一系列动作都表明,日本部分势力正在一步步突破底线。
也有人提到美日安保条约,说日本之所以敢这样表态,是因为有美国撑腰,当然,这话有一定道理,美国近年来在台湾问题上的动作越来越频繁,军售、政客访台、操纵“台海安全”的话语权,这些都让日本觉得有了依靠。
![]()
但问题是,美日安保条约本质上是双边协议,其中并没有任何一条明确规定美国必须在台湾问题上为日本出头,更何况,美国政府自己也多次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日本如果以为可以拿这份条约做“挡箭牌”来干涉台湾问题,那无疑是误判了局势。
从历史角度看,日本对中国台湾问题的插手其实并不是第一次,早在日清战争之后,日本就通过《马关条约》强行割占台湾,统治了整整50年,这段历史在台湾岛内留下了深刻的殖民印记,也让日本一些保守派对台湾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
他们觉得台湾是“曾经的领地”,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熟悉感”,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他们今天对台海局势的高度关切,可问题是,历史不能倒着走,中国早已恢复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维护立场,任何形式的倒退都不可能再发生。
石井孝明的言论,其实也并不是孤立事件,如今的日本舆论氛围就是如此,它们把中国当作“敌手”来看待,在台湾问题上不断试探中国的底线。
毕竟随着亚太地区战略竞争加剧,咱们的的崛起让日本感到了压力,日本作为美国在亚太的主要盟友,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安全政策,在这种背景下,媒体人的言论往往带有明确的政治信号,是对官方政策的一种舆论铺垫。
![]()
而在中日之间,还有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历史认知差异,中国人民对抗战历史记忆深刻,战争的创伤至今仍在教育、文化、媒体中反复强调,而在日本,战后对战争责任的反思并不彻底,很多学校教材甚至淡化了侵略历史。
这就导致了双方在涉及战争、领土、外交等问题上经常出现认知冲突,石井孝明把当代外交言论和“十九世纪战争逻辑”挂钩,正是这种认知差异的体现,他的说法在中国人听来是挑衅,但在日本国内的某些受众中,却可能被当作“理直气壮”的强硬态度。
这也提醒我们,外交不仅仅是政府之间的事情,还是一个国家整体国民意识的体现,一个社会如果长期被单一、片面的信息引导,就容易产生误判。
![]()
而媒体人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像石井这样的记者越来越多地把战争话语搬上桌面,不仅会误导公众,还会给本来就紧张的中日关系添油加火。
在当前复杂的地区环境下,如何管控分歧、避免误判、维护基本的外交准则,薛剑总领事的言论是对中国立场的正常表达,是职责所在。
以石井孝明为代表的一些人,试图用战争年代的逻辑来处理外交问题,不仅不合时宜,也非常危险,希望日本各界能够多一些理性声音,少一些火上浇油的人物,真正为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
未来,我们依旧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对外部势力在台湾问题上的言行掉以轻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点毋庸置疑。
任何外部势力想要插手,终究会碰得头破血流。
![]()
而像石井这样的记者,说到底也不过是掀不起大浪的跳梁小丑,只不过提醒我们,斗争还在继续,警觉必须常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