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财经沃土,培育国之栋梁。中央财经大学,作为享有“两财一贸”盛誉的顶尖学府,始终以其在经济、金融等领域的雄厚实力,引领着中国财经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现正式启动2026年博士招生,会计学、经济类、工商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理学等多学科虚位以待。今天深圳真北咨询为伙伴们分享中央财经大学2026年博士研究生申请指南。
此次报考非全日制博士,无需参加统一考试,仅需提交申请材料即可参与遴选,共计招收200余人,竞争激烈,深圳真北咨询将全程赋能,助你成功踏上博士深造之旅,站在顶尖的学术平台之上。
壹
院校简介:
![]()
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长期以来,学校秉持“忠诚、团结、求实、创新”的校训,传承“求真求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守“立德树人财经报国”的使命担当,建立起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学科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19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
学校拥有应用经济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和会计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统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公共管理学、社会学、数学等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会计等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工商管理、法律、公共管理、金融、审计等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全国保险、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等。
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有42人次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截至2025年9月,专任教师人数1107人,教授385人,副教授48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015人。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8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等各类杰出人才。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
学校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发展优势,经过科学论证,确定了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将中央财经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重点学科
国家级重点学科有,应用经济学、会计学;北京市重点学科有,政治经济学、工商管理、经济信息管理、跨国公司管理、世界经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统计学;北京市重点支持学科有,政治经济学、工商管理。
学院设置
![]()
新财经时代的领航者
中央财经大学作为中国财经领域的顶尖学府,其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在学术界和就业市场上具有显著优势。在政府、金融、学术等多领域具备高端岗位的准入优势。通过校友网络与品牌背书,博士毕业生在职业中期更容易实现跨领域突破或晋升至高端管理岗位。通俗的讲,目前各大银行的董事长或者行长大多数都是中央财经大学毕业,比如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
中央财经大学博士在学术界地位与认可
中央财经大学博士项目注重前沿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博士毕业生在财经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并有机会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积累学术资源。博士生导师多为国内财经领域的权威学者,他们在政策制定、行业咨询中具有影响力,能为学生提供深入的学术指导和职业引荐。
中央财经大学博士就业市场优势
中央财经大学博士毕业生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中备受青睐;也是国内多所高校经济管理学院师资队伍的重要来源。在其他金融行业,中央财经大学博士毕业生通常担任首席经济学家、风险管理总监、投资研究主管等核心职位。例如,交通银行行长牛锡明、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缪建民等。
博士学位带来的助力与提升
中央财经大学博士项目注重培养学生对经济金融问题的深度分析能力,使其能够从宏观视角解读行业趋势,为政策制定或企业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博士学位不仅是学术能力的证明,更是进入高端职业圈层的“通行证”。在金融机构或政府单位,博士学位持有者更易进入决策层。
如果你计划报考2026年博士研究生,中央财经大学将为你提供坚实的学术平台和职业发展资源,尤其是在中国经济与金融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博士学位的稀缺性与含金量也将进一步凸显。
贰
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信息:
![]()
招生类别和规模
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类别按计划类型分为普通计划和专项计划;按照培养类型分为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按照招生方式分为直接攻博、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
普通计划可通过直接攻博、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方式招生,专项计划仅以申请考核方式招生。
按照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非全日制仅会计博士专业学位招生,且仅招收普通计划定向就业。其他专业及计划类型均只招收全日制。
按照就业方式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
2026年拟招收普通计划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192名,普通计划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9名,直接攻博和硕博连读录取结束后剩余名额全部用于申请考核招生。
普通计划全日制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仅通过申请考核招生,招生名额拟为18名,最终招生计划将结合生源情况、指标下达情况和学校学科发展需求适当调整。
普通计划全日制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方式
![]()
注·2026年招收各类专项计划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名额需待教育部后期下达,均在第二批次招生。思政骨干计划和思政课教师计划的招生专业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创新发展学院不招收专项计划博士研究生。
“克拉玛依专项”招生计划属于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面向生源地在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或报名时在疆工作、学习的少数民族考生和汉族考生,招收的少数民族和汉族考生比例不限,具体信息详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联合研究生院官网。
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类别汇总表
![]()
叁
2026年博士研究生申请信息:
![]()
报考条件
(一)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考生必须具备下列学位条件之一:
(1)国内国民教育系列推免生。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录取当年入学报到日后14日内(含第14日)须取得国家承认的国(境)内高校硕士学位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3)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二)特别要求
1.直接攻博考生须符合基本条件第1条和第2条的第(1)项。
2.硕博连读考生须符合基本条件第1条,且已被中央财经大学录取为硕博连读生(含已通过学校组织硕博连读选拔的硕博连读生)。
3.申请考核考生除须符合基本条件第1条和第2条的第(2)项或第(3)项外,还须符合报考学院依据《中央财经大学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管理办法》提出的具体要求。
(三)其他要求
1.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和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人员须在报名时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2.在港澳台地区或境外攻读硕士学位人员,须在录取当年入学报到日后14日内(含第14日)取得硕士学位并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完成认证,获得学历学位认证书。
3.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须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资格申请平台提交申请信息,经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线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名。
4.对口支援计划考生仅能报考经教育部审批通过的“对口支援计划招生计划申请表”上列示的专业。
5.思政骨干计划考生须在报名时获得考生所属省教育厅(局、委)审批通过的“思政骨干计划报考资格审批表”。
报名时间
直接攻博网上报名时间约为2025年9月;
申请考核第一批网上报名时间约为2025年11月,第二批网上报名时间约为2026年4月;
硕博连读网上报名时间约为2026年4月。
学制学费
直接攻博生和硕博连读生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最长修业年限一般不得超过7年。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均为4年,最长修业年限均为6年。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费1万元/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4.5万元/年。
招生专业
中央财经大学2026年在会计学(非全在职)、经济学、工商管理、企业管理、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进行招生工作,其他非全在职博士专业,有文学、新闻学、会计学、法学、金融学、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数字经济学、金融科技、金融大数据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信息资源管理、人工智能经济等。
2026年普通计划全日制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招生执行以下政策:招生人数原则上控制在普通计划总招生人数的5%以内,每名博导同一招生年度至多招收1名此类博士研究生,同时一名博导不能连续2年招收此类博士研究生。
肆
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
财政税务学院(001)
财政学(020203)
01.财政税收理论与政策
02.资产评估与政企关系
03.政府采购理论与政策
04.财政史研究
税收学(0202Z9)
01.税收理论与政策
02.国际税收与全球治理
03.税务管理与数字财税
金融学院(002)
金融学(020204)
01.货币理论与政策
02.国际金融
03.金融发展与金融结构
04.银行管理
05.资本市场与公司金融
06.金融史与金融思想史
金融工程(0202Z8)
01.金融资产定价
02.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科技(0202Z6)
01.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
02.金融安全工程与监管科技
03.数字金融
04.数字货币与金融安全
05.数字资产与金融监管
会计学院(003)
会计学(120201)
01.会计理论与方法
02.财务理论与方法
会计(125300)
01.管理会计与业财融合
02.会计规制、准则与监管
03.财务管理与公司治理
商学院(004)
企业管理(120202)
01.创新、创业与战略
02.市场营销
03.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04.跨国公司管理
05.公司金融
06.运营决策
07.供应链管理
08.管理心理学
09.文化与艺术管理
经济学院(005)
政治经济学(020101)
01.国家理论与市场理论
02.创新理论与创新经济
经济史(020103)
01.中外经济关系、金融史
02.文化、观念与制度
西方经济学(020104)
01.经济观念与经济行为
02.行为经济与行为金融
03.文化与经济、微观计量、政策评估
04.宏观经济学
05.经济发展中政府行为
06.行为经济学
07.人力资本理论与就业市场
世界经济(020105)
01.经济全球化与国际金融研究
02.国际农产品贸易政策与跨国农业投资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106)
01.环境经济与区域发展
02.绿色发展与可持续
互联网经济学(0201J3)
01.数据要素
国民经济学(020201)
01.宏观经济分析
02.宏观经济发展
03.大数据与城乡发展
04.大数据与宏观分析
05.数字经济与宏观经济发展
06.宏观经济与金融
07.宏观发展经济学
08.宏观金融与金融科技
区域经济学(020202)
01.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经济学(020205)
01.产业经济分析
02.全球生产网络下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和政策分析
03.产业组织理论
04.创业创新
劳动经济学(020207)
01.劳动力市场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
02.微观发展经济学
信息学院(006)
经济信息管理(0202J1)
01.数字经济与数字治理
02.区块链与金融安全
03.共享经济与金融科技
法学院(007)
法学(030100)
01.民商法学
02.宪法与行政法学
03.诉讼法学
04.经济法学
05.国际法学
06.监察法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009)
投资学(0202Z2)
01.科技投资与融资
02.房地产投融资理论与政策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
01.运筹与管理(管理决策与优化)
02.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
03.工程投资决策与管理(工程管理)
04.计算金融与风险管理(金融科技与金融工程)
05.城市发展与管理
保险学院(010)
保险学(0202Z4)
01.保险理论
02.精算科学
03.社会保障
政府管理学院(011)
政府经济与管理(0202Z1)
01.政府战略与绩效管理
02.公共政策分析
03.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
马克思主义学院(014)
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0)
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思想政治教育
04.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026)
国际贸易学(020206)
0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02.世界经济与宏观经济
统计与数学学院(029)
数量经济学(020209)
01.计量经济理论与方法
02.计量经济建模与应用
经济统计(0714Z1)
01.经济统计
数理统计(0714Z2)
01.数理统计
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0714Z3)
01.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
应用统计(0714Z4)
01.数据挖掘与复杂数据分析
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030)
财政学(020203)
01.财政基础理论与政策
02.税收理论与政策
03.政府绩效预算与财政管理
创新发展学院(033)
国民经济学(020201)
01.公共财政
02.经济增长
03.经济发展
金融学(020204)
01.数理金融
02.国际金融
03.证券投资
04.公司金融
05.国际金融
财政学(020203)
01.财政学
政府经济与管理(0202Z1)
01.政府经济与管理
劳动经济学(020207)
01.人力资本的提升及效益
02.教育、健康与劳动力市场
国家财经战略研究院(034)
区域经济学(020202)
01.俄罗斯东欧中亚财政经济
02.国际财经治理
03.区域与城市经济学
互联网经济学(0201J3)
01.互联网经济
国防经济(020210)
01.国防经济
人工智能研究院(035)
金融科技(0202Z6)
01.人工智能与金融科技
02.模式识别与金融智能系统
03.智能科学与技术
04.数据智能分析与金融应用
05.计算机应用技术与金融科技
0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