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家住南明区梭石巷社区梭石巷1号院的吴三元像往常一样早起。走到小区楼下,看着眼前干净整洁的环境,她忍不住再次竖起大拇指。
“以前我们小区路面坑坑洼洼,车辆随意停进院里,本来就不宽敞的空间被挤得满满当当,几乎没什么地方能活动。”81岁的吴三元在这里住了29年,谈起小区的旧貌,她记忆犹新。
作为小区变化的见证者,她对这些年的改造感触颇深。如今,随着老旧小区改造的推进,这个老院落焕发出新的生机——地面平整了,楼体立面焕然一新,还添置了健身器材,垃圾分类投放点设置井然有序,居民有了活动空间,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据了解,梭石巷社区共有18个院落43栋103个单元,约90%都是老旧小区。自2021年南明区“一圈两场三改”工作启动以来,这里便迎来了由表及里的美丽蝶变。
吴奶奶回忆道,在“一圈两场三改”工作征集意见期间,她了解到不同院落的改造方案并不相同。例如梭石巷19号院计划在院内施划停车位,以方便居民停车。而她所居住的梭石巷1号院空间有限,若再设置停车位,将挤占本已不多的公共区域。为此,她积极向社区反映诉求,提出了“希望优先增设休闲锻炼空间”的建议。
如今,小区新添的小花园和健身器材区是吴奶奶每天必去的地方,她当初的心愿化为现实。“不同小区不同改法,我们提的意见他们真听呢。”她欣慰地说。
跟随吴奶奶的脚步,记者看到社区的背街小巷全面升级,路面、立面、设施与景观均得到改善。西湖巷新增人行道实现了人车分离,路侧的文化墙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贵阳老城地图、“九门四阁”等历史记忆跃然墙上;梭石巷路面平整一新,墙面经过翻新与艺术彩绘,变成居民楼间一道独特的风景。
“你看,这两条小巷边还建起两个议事亭。”吴奶奶在一座古色古香的小亭前停下脚步,脸上漾开笑意,“我和邻居们常在这里聊天,社区干部也经常来听我们的意见。”她望着亭内几位正在聊天的居民感慨道,“每当看到大家在这里歇脚、聊天,我就感觉特别开心,这是以前没有的景象。”这方小小的天地记录的不仅是话家常的温馨,更成为了凝聚邻里温情、促进社区共治的生动缩影。
据梭石巷社区党支部书记陈程介绍,在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工作中,在相关部门、街道的指导下,社区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效于民,积极倾听居民心声、回应居民关切。具体实施中,通过“一院一策、一街一策”的精细化改造策略,充分结合每个院落、每条街巷的实际情况与居民意愿,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全力推动空间资源最大化利用,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我能感觉到‘15分钟生活圈’里的服务设施越来越完善了。”吴奶奶继续如数家珍地谈起身边的变化,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成了老人参与各种丰富活动的温馨据点;万东农贸市场和黄家井菜场变了样,环境整洁、秩序井然,买菜成了一件舒心事;社区食堂更是贴心,让她在不想下厨的时候,能轻松吃上一口热乎饭……
“总之就是服务多了、设施全了、环境好了,干什么都很方便。要是满分十分,我给现在的生活打九分。”吴奶奶说,“留下一分,是希望咱们社区越来越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