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球中产陷入危机!美法日数据惊心,中国能避开这波冲击吗?

0
分享至

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刷手机时总会看到“美国中产家庭占比十年降10%”的新闻,再点开自己的基金账户,红色的亏损提示格外刺眼,越来越多中国人突然发现,曾经以为安稳的“中产生活”,好像正被一层说不清的焦虑裹得越来越紧。

拿一组实打实的数据来看更让人揪心,1971年到现在,美国的中产家庭比例从61%一路滑到了51%,整整少了一成,法国的中产阶级收入占比,四十年来硬生生缩水了超过10个百分点,隔壁日本更可惜,从人人羡慕的“全民中产”,变成了贫富两头翘的“M型社会”。

当全球中产都在经历这场“集体缩水”,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摆到了我们面前,中国的中产群体,真能在这场席卷全球的浪潮里独善其身吗?



从纽约的街头到东京的便利店,全球的中产都在经历一场“集体缩水”,而他们踩过的陷阱,其实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产业结构的大洗牌,正是拖垮欧美中产的主要原因。

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美国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把大量的制造业岗位转移到了东南亚、拉美等地区,本土只留下了金融、科技这些高端产业。

这么一调整,直接让美国本土的传统制造业工人没了饭碗,他们要么挤进薪资低廉的服务业,要么彻底退出劳动力市场。

现在,美国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80%,但这些岗位里,快餐店员、快递员等低薪岗位占了60%,这些工作稳定性差、福利保障也不足,根本撑不起中产的生活。



法国的情况更具代表性,过去四十年里,法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占比从28%降到了11%,汽车、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纷纷外迁,大量技术工人的收入跟着下滑。

同时,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让流水线岗位大幅减少,某法国汽车工厂引入机器人后,一条生产线的工人数量从200人缩减到了30人。

这种变革催生出了“二元劳工市场”,一边是金融、奢侈品行业的高薪岗位,门槛高得让人望而却步,另一边是服务业的低薪岗位,竞争却异常激烈,中间的中等收入岗位不断萎缩,直接导致法国中产的收入占比持续下降。

日本则是从“全民中产”硬生生跌入了“M型社会”,资产泡沫的破裂是绕不开的转折点。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的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突然崩盘,很多中产家庭的资产瞬间蒸发。



有调查显示,1990年到2000年这十年里,日本有近300万家庭因为房贷断供失去了房子。那之后,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的停滞,企业推行“终身雇佣制”的比例从80%降到了30%,非正式员工的占比却大幅上升。

这些非正式员工的薪资只有正式员工的60%,还没有社保、公积金等福利,根本没机会进入中产行列。现在,日本的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占比不断扩大,中间的中产群体被越挤越薄,形成了独特的“M型”社会结构。

资产金融化带来的财富分化,让全球中产的日子雪上加霜。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欧美日等国家纷纷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大量资金被注入市场。可这些资金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惠及普通民众,反而把股票、房地产等资产的价格推得越来越高。



富人手里握着大量资产,财富跟着水涨船高,而中产的财富主要集中在房产和少量金融资产上,抗风险能力本来就弱。美国美联储的数据显示,2008年到2023年,美国最富有的10%人群财富增长了78%,而中间40%的中产群体财富只增长了12%,这个速度远远赶不上通胀。

法国、日本的情况也差不多,资产价格的波动让中产的财富不断缩水,而富人却能靠着资源优势“抄底”增值,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更值得警惕的是,全球中产的衰退还伴随着社会流动通道的收窄。在欧美国家,过去靠着努力就能挤进中产的路径,现在慢慢被堵死了。美国教育部的数据显示,出生在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通过教育进入中产的比例从1980年的35%降到了2023年的18%。

法国的情况更严峻,父母是中产的孩子,成年后依然能保持中产身份的比例超过70%,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想要进入中产,比例还不到10%。这种“阶层固化”让中产群体失去了活力,进一步加剧了衰退的趋势。



面对全球浪潮和自身的困境,中国中产并不是只能被动承受。不管是个人层面的主动调整,还是社会层面的制度完善,都在为中产群体搭建“缓冲垫”,帮着大家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想要扛住风险,先得把自己的消费观念扭过来,不少中产已经开始丢掉“模仿性消费”的包袱,转向理性规划。上海有位职场妈妈,以前每个月要花三千元买奢侈品配饰,现在她把这笔钱省下来,用在健身和职业培训上。

北京的一位上班族卖掉了闲置的豪华轿车,换成经济实用的电动车,一年下来能省近两万元的油费和保养费。这种转变不是委屈自己降低生活品质,而是把钱花在刀刃上,用在真正能提升幸福感和竞争力的地方。

理财方面,越来越多人开始降低房地产和股票的投资比例,多配置国债、大额存单这些稳健的资产,同时专门留出“应急资金池”,就是为了应对失业、疾病这些突发情况。



构建多元化的收入结构,能给中产的生活添上“安全网”,除了主业,不少人开始开发副业,把自己的兴趣和技能变成收入。有程序员利用业余时间接软件开发的活儿,每个月能多赚八千多元;有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开课程,一年的副业收入超过十万。

还有设计师把自己的原创作品传到文创平台,靠版权就能持续赚钱,也有人通过出租闲置房屋、做兼职咨询等方式增加收入,不再只盯着死工资。某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2023年有38%的中产都有副业,其中近半数人的副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超过20%。

职业能力的持续升级,才是应对产业变革的核心办法。面对AI和自动化的冲击,中产群体已经开始主动学习新技能,拓展自己的职业边界,传统的文案从业者学着用AIPrompt工程,提高内容创作的效率。

银行职员考取金融科技证书,转向智能风控、数字金融这些新兴岗位,制造业的技术人员专门学习工业机器人的操作与维护,适应生产线的升级需求。某在线教育平台的数据显示,2023年“AI应用”“数字技能”“跨界管理”这些课程的报名人数同比增长了200%。



同时,越来越多人不再执着于“铁饭碗”,开始尝试创业、自由职业这些多元的发展模式,某创业服务平台的数据显示,近三年中产创业者的占比从15%升到了32%。

社会层面的制度完善,为中产的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产业升级正在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岗位,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快,催生出大量工程师、研发人员等中等收入岗位。

某招聘平台的数据显示,2023年新兴产业的中等收入岗位招聘量同比增长45%,薪资比传统行业高出20%到30%,社会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医保的报销范围越来越大,养老保险实现了全国统筹,这些都减轻了中产在医疗、养老方面的负担。



教育领域的“双减”政策持续推进,校外培训的收费被规范,不少家庭的教育支出压力都得到了缓解,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强化,也为中产提供了“升级通道”。

各地都在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针对新兴产业的需求开展定向培训。江苏有所职业技术学院和当地的新能源企业合作,开设了光伏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8%,平均起薪超过六千元。

广东推出了“技能提升补贴”政策,中产群体参加职业培训最高能拿到三千元补贴。这些举措不光帮助现有中产实现职业升级,也让更多人有机会挤进中产的行列。

住房问题的破解,正在帮中产卸下“沉重的包袱”,很多地方都推出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比市场价低20%到30%,解决了新市民、青年中产的居住问题。



北京2023年筹集了15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上海计划五年内建设100万套。同时,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发力,防止房价大起大落,避免住房过度金融化。某国有银行推出了“房贷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对收入稳定的中产家庭给予利率优惠,实实在在减轻了月供压力。

回望全球中产的发展历程,能发现一个规律,中产群体从来都不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是在经济变革中不断调整、不断成长的“中坚力量”。

美国中产在制造业外迁后,靠着转向科技、服务领域完成了转型,日本中产在泡沫破裂后,凭着工匠精神和技能提升稳住了生活水准,现在中国中产也正在经历这样的变革阵痛。



全球中产衰退的浪潮确实冲击着每一个人,中国中产很难完全置身事外。收入增长放缓、资产缩水、就业压力这些问题都客观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绝境”。

理性消费、多元收入、持续学习正在让中产变得更有韧性,产业升级、社保完善、住房改革正在为中产搭建更稳固的支撑,这些努力加在一起,正在为中国中产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李连杰返老还童越扒越有!好友证实王宁也做了大血净,官媒早披露

李连杰返老还童越扒越有!好友证实王宁也做了大血净,官媒早披露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3 15:23:54
歌手“阿珍”胸腔意外受电动座椅架挤压,抢救10余小时不幸去世,所在乐队来自大连

歌手“阿珍”胸腔意外受电动座椅架挤压,抢救10余小时不幸去世,所在乐队来自大连

极目新闻
2025-11-13 19:27:21
高市话音刚落,解放军舰队起航,万吨舰带队,横穿日本土警告?

高市话音刚落,解放军舰队起航,万吨舰带队,横穿日本土警告?

时时有聊
2025-11-13 07:14:45
中日外交风波升级,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中日外交风波升级,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时时有聊
2025-11-13 10:18:25
知名女星涉嫌超速驾驶致人受伤!此前确诊精神疾病

知名女星涉嫌超速驾驶致人受伤!此前确诊精神疾病

极目新闻
2025-11-13 15:15:31
突发意外,女歌手解惠钧送医抢救十余小时后不幸去世

突发意外,女歌手解惠钧送医抢救十余小时后不幸去世

鲁中晨报
2025-11-13 18:31:07
20人全部遇难,埃尔多安:坠毁的军用运输机黑匣子已找到,正开展检查工作

20人全部遇难,埃尔多安:坠毁的军用运输机黑匣子已找到,正开展检查工作

环球网资讯
2025-11-13 15:14:35
杭州机场重要提醒:“11月21日起,取消”

杭州机场重要提醒:“11月21日起,取消”

鲁中晨报
2025-11-13 20:27:06
上海一男租客入室抢劫独居女房东获刑13年,房东:他带大行李箱,威胁勒死我后装进去

上海一男租客入室抢劫独居女房东获刑13年,房东:他带大行李箱,威胁勒死我后装进去

潇湘晨报
2025-11-13 15:12:18
11月13日俄乌最新:壮士断腕

11月13日俄乌最新:壮士断腕

西楼饮月
2025-11-13 18:12:19
12条猎犬围捕400斤大野猪时4条不幸牺牲,损失3万余元,护农队:今年已有33条猎犬牺牲,总价值上百万元

12条猎犬围捕400斤大野猪时4条不幸牺牲,损失3万余元,护农队:今年已有33条猎犬牺牲,总价值上百万元

极目新闻
2025-11-13 19:51:51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史纪文谭
2025-11-11 14:16:47
疯传!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监狱中绝食死亡?

疯传!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监狱中绝食死亡?

澳洲红领巾
2025-11-11 11:25:36
香港名将何诗蓓全运会轻松夺冠,创香港游泳历史拿75万奖金

香港名将何诗蓓全运会轻松夺冠,创香港游泳历史拿75万奖金

体娱一家亲
2025-11-13 19:29:01
我家狗比你家人值钱:狗咬人被摔死,狗主人带9人破门而入遭反杀

我家狗比你家人值钱:狗咬人被摔死,狗主人带9人破门而入遭反杀

汉史趣闻
2025-11-13 09:00:16
重大利好出现,A股终于如期大涨!

重大利好出现,A股终于如期大涨!

君临财富
2025-11-13 16:12:46
全运会乒乓:女单4强名单出炉,国乒2大主力出局,陈梦超级逆转

全运会乒乓:女单4强名单出炉,国乒2大主力出局,陈梦超级逆转

知轩体育
2025-11-13 14:56:52
震惊!北大研究发现,男性每增加一个亲生子女,死亡风险降低4%

震惊!北大研究发现,男性每增加一个亲生子女,死亡风险降低4%

火山诗话
2025-11-13 11:37:14
闹大了:退貂女子全网社死,商家再放猛招:不计成本,追究到底

闹大了:退貂女子全网社死,商家再放猛招:不计成本,追究到底

诗意世界
2025-11-12 18:03:04
湘潭一辅警被举报“私开警车回家砸毁他人财物” 当地公安局:已作出辞退处理

湘潭一辅警被举报“私开警车回家砸毁他人财物” 当地公安局:已作出辞退处理

红星新闻
2025-11-13 19:47:43
2025-11-13 20:55:00
小蜜情感说
小蜜情感说
每日分享情感
251文章数 157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头条要闻

缅北园区头目佘智江被押解回国:登机前微笑 下机腿软

头条要闻

缅北园区头目佘智江被押解回国:登机前微笑 下机腿软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科技要闻

深夜重磅!GPT-5.1发布,奥特曼大谈情商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手机
亲子
教育

房产要闻

8200元/㎡!海口宝龙城,彻底杀疯了!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手机要闻

博主称华为Mate 80风扇版已取消:剩四款产品,本月发布

亲子要闻

何穗产后首晒照,网友:这是刚生完的人吗?

教育要闻

一镜到底,专业讲解带你读懂甲骨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