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摘要:历史上威力最大的舰炮就是日本海军大和级战列舰的460毫米主炮和美国海军衣阿华级战列舰的MK7型406毫米主炮,今天就来介绍一下美军的这款406毫米舰炮。
![]()
图1:MK7型406毫米舰炮开火的场景,十分壮观
【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本号将发布二战武器、人物的系列文章,敬请关注】
历史上威力最大的舰炮就是日本海军大和级战列舰的460毫米主炮和美国海军衣阿华级战列舰的MK7型406毫米主炮,今天就来介绍一下美军的这款406毫米舰炮。
舰炮,顾名思义,就是军舰上的火炮。相比陆炮,舰炮口径更大,威力更大。陆军火炮,105毫米155毫米就已经算得上是重炮了,而在海军的舰炮中,驱逐舰的127毫米主炮,完全就是不入流的小字辈。陆军中203毫米、300毫米火炮基本上就已经是天花板级别了。而海军舰炮,战列舰的主炮至少就是356毫米起步。
至于陆军中口径超过400毫米的火炮,除了笨重到只能依靠铁路机动的列车跑,陆军火炮基本上是没有的。今天要介绍的MK7舰炮就是一款口径超过400毫米的巨炮。
![]()
图2:口径超过400毫米的巨炮
这是Mk2型舰炮的改进型,全称是Mk7型16英寸口径50倍舰炮,16英寸就是406毫米,所以简称为406毫米舰炮。
1939年代后期,美国海军开始筹备建造新一代战列舰衣阿华级,最初是准备采用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Mk2型16英寸50倍舰炮,但是美国海军军备局认为应当给衣阿华级配备重量更轻、结构更紧凑的新型主炮,而Mk2型舰炮过于庞大,无法装进新型炮塔,于是决定发展和新型炮塔匹配的新型舰炮——这就是今天的主角MK7型舰炮。
MK7型舰炮1939年开始研制,1943年定型,成为美国新一代战列舰衣阿华级的主炮。衣阿华级总共4艘,分别是:“衣阿华”号(舷号BB-61)1943年3月22日服役;“新泽西”号(舷号BB-62),1943年5月23日服役;“密苏里”号(舷号BB-63),1944年6月11日服役;“威斯康星”号(舷号BB-64),1944年4月16日服役。
每艘舰上装备三座三联装MK7型406毫米主炮,三个硕大的炮塔也成为衣阿华级外观上最显眼的标志,九根粗壮的炮管,十分威武。
![]()
图3:三联MK7型4舰炮炮塔非常威武
每门406毫米舰炮重量121吨,单单每根炮管就重达108吨,炮身长度从炮闩到炮口20.73米(相当于六层楼高),其中在炮塔内部为6.1米,炮塔外部为14.22米。
最大射程38000米,对空射击最大射程14000米;使用660 磅一般药包时,炮口初速820米/秒(高爆弹),760米/秒(穿甲弹);如果是全号装药就需要6个100磅药包,才能将炮弹打到最远射程。射速每分钟两发——不要觉得这个射速如此慢,只要一发就够对手喝一壶的。
MK8型穿甲弹每发重1.2吨,可以在35000米距离击穿500毫米装甲——这是为日军大和级战列舰量身定制,虽然口径比大和级的460毫米要小,但是完全可以和大和级正面硬扛,这也是美国海军唯一能够直面大和级进行炮战的战列舰。
1944年10月莱特湾海战中,“威斯康星”号一发406毫米炮弹命中日军“筑摩”号重巡洋舰,当即就将“筑摩”号龙骨炸断。
1845年4月的冲绳战役中,“新泽西”号406毫米主炮命中日军“榛名”号战列舰,一炮就在日舰甲板上炸出6米宽的破洞,海水迅速涌入。仅仅一炮就重创了日军这艘排水量3.2万吨的战列舰。
![]()
图4:MK7型舰炮的结构图
MK13型高爆弹每发重860公斤,一炮落地杀伤范围达到直径15米——弹坑直径15米,深6米,十分惊人
。在太平洋战争中,MK7型406毫米舰炮使用高爆弹,对付日军的“万岁冲锋”,简直就像是死神的镰刀收割日军生命。
在战争中,每当日军对登陆美军发起冲锋,只要是在MK7型406毫米舰炮射程之内,美军必然会第一时间呼叫406毫米舰炮射击,三座三联九发齐射,这个场景只有地狱可以来形容。
面对日军的坚固工事,无论是钢筋水泥,还是依托天然岩洞的坑道工事,406毫米都是一发销魂。即便没有直接命中,在工事附近爆炸形成的强烈冲击波,也会让工事里的日军士兵都会被震得口鼻流血,因此被日军满怀惊惧地称为“魔鬼之锤”。
配上战争期间的美军黑科技VT近炸引信,对空射击简直就是神器。406毫米舰炮的大威力在近炸引信的加持下,并且由雷达和MK38火控系统自动指挥射击,可以说是又狠又准。在5000米距离上,406毫米炮弹在空中炸开,形成令人恐怖的钢铁弹幕,日军飞机几乎没有生路。所以在战争后期,美军就将衣阿华级战列舰作为航母的贴身带刀侍卫,为航母提供防空掩护。
对于日军来说,MK7型406毫米舰炮就是名副其实的海陆空三杀神器。
![]()
图5:MK7型舰炮的406毫米炮弹
每座三联炮塔需要70多名士兵来操作,这还是在输弹机自动输送炮弹的情况下,由于每发炮弹都要重量一顿左右,要将这么重的炮弹射出去,炮弹自身的发射药是完全不够的,所以必须配用专门的发射药包。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MK7型舰炮威力这么大,弊端就是发射过程非常复杂,而且还很危险,在MK7型舰炮几十年的服役期间,就多次发生事故。尤其是1989年4月,“衣阿华”号炮塔发生爆炸事故,导致47名水兵遇难。
在整个战争期间,美国总共建造了120根406毫米炮管,全部用于衣阿华级战列舰,平均每艘战列舰安装了30根,每门406毫米舰炮就更换过3根炮管——每根炮管的使用寿命是350发,也就是每门406毫米炮都发射了1000发炮弹!
可见,MK7型406毫米舰炮能够在战争中封神,主要就是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炮管管够,炮弹管够,再加上雷达和火控系统,彻底碾压日军。
![]()
图6:1945年8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就是在MK7型舰炮炮管下进行
不过,二战结束后,尽管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中,衣阿华级战列舰的MK7型406毫米舰炮还是有过不错的表现,但面对导弹时代的冲击。再生猛的火炮,显然都无法和导弹相提并论,因此在1980年代的现代化改装中,拆除了全部副炮,加装8座四联装“战斧”巡航导弹、4座四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密集阵”近防系统、直升机起降平台以及无人机弹射器,但三座三联406毫米舰炮依然保留。
最大的遗憾,MK7型舰炮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和日军大和级战列舰的460毫米主炮对决,但在战争中,始终没有机会出现这一令所有巨舰大炮主义者最期盼的场景。
还好,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就是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而签字仪式的场地就在前主炮的406毫米炮管下,这无疑是对MK7型舰炮最高的褒奖。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