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是一种处境
——在现实与文学的交汇处叩问真实
《世间的火:初为人母的故事》新书分享会 上海场
成为母亲,对当代女性而言意味着什么?
也许是向社会惯习的一种妥协——“在人生的这个阶段,无数条河流汇聚的岔口,生活恰好对这种可能性开放”。
也许是一种惩罚,一种残酷的过渡礼仪——“没有旁证,没有注目,没有劝慰,只有鲜血、被压抑的号叫和挨不过去的疼痛”。
又或是一次退无可退的自救,一场以打捞自我为目的的深潜——“相比在绵延无际的‘不可知’中煎熬,必然发生的事、必然降临的生命、必然改写的生活,在那一瞬是如此白灿耀眼,堪比晴朗冬日的落雪、黑暗海面的灯塔射出的光”。
也可以是一次泅渡、一种接纳、一场生命与记忆的绵延——“可以确定的是,我是被坚定地爱着的。有朝一日,我也有能力给予另一个人这样的爱吗?”
母亲,是一种极为普通又相当特殊的处境。
11 月 15 日(周六)19:00,我们邀请到《世间的火:初为人母的故事》作者张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知名书评人马凌,和文化记者林子人,一起聊一聊母亲这样一个身份,带给女性哪些不一样的境遇和生命体验。也欢迎你来与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感受。
【时间】
2025 年 11 月 15 日(周六)
19:00 — 21:00
【地点】
上海上生新所 茑屋书店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 1262 号 7 号楼
无法来到现场的读者朋友
可以点击下方链接预约直播
【嘉宾介绍】
![]()
马凌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知名书评人。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会副理事长,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思想史、媒介史、图像学等。著有《多年爱书已成精》《共和与自由》《后现代主义中的学院派小说家》等著作。
![]()
张畅
生于 1990 年,哈尔滨人,现居北京。做过记者、节目策划、编辑,现在高校研究院工作。毕业于浙江大学、斯坦福大学。出版有小说集《我们的庸常生活》《一个中年人决定出逃》,译有《使女的故事》《追凶》《孤独传》《无处落脚》《尽力而为》等。《世间的火》是张畅的首部非虚构作品。豆瓣:赫恩曼尼。
![]()
林子人
文化记者。
![]()
若非此时,何时?
——寻回第一人称的女性书写
《世间的火:初为人母的故事》新书分享会 杭州场
“生孩子是件很辛苦的事。”
这是怀孕中的张畅向自己的母亲询问生育会经历些什么的时候得到的答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除了沉默。似乎是缘自一种契约,或是一种约定俗成,我们整个社会都不大倾向于讲述生孩子会经历些什么,仿佛认定其中和其后的甘苦是女性/一个妈妈必须默默承受的天职。否则就是矫情、娇气,就是对母亲之“伟大”的亵渎。
真是这样吗?成为母亲之时和成为母亲之后,一位妈妈的经历和人生,不值得书写吗?该由谁来书写呢?
带着巨大的困惑、不解,作者张畅写下了自己的第一本非虚构作品,《世间的火》。从 2021 年秋怀孕,2022 年夏孩子出生,到 2024 年孩子学步、学语,张畅忠实记录下疫情时期为人母的至暗时刻,讲述了一个女性在成为母亲之后的种种挣扎。同时,书中也呈现了两代女性、两个母亲的生育经历,以及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与身份焦虑。而女性值得书写的处境,又何至于此呢?
11 月 16 日(周日)15:00,我们邀请到《世间的火》作者张畅,诗人,浙江大学文学院特聘研究员张逸旻,和文学编辑张恩惠,一起聊聊女性对于自身经验的书写。期待你来一起分享。
【时间】
2025 年 11 月 16 日(周日)
15:00 — 17:00
【地点】
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 1F
杭州市拱墅区丽水路 58 号远洋乐堤港 B 区
![]()
【嘉宾介绍】
![]()
张畅
生于 1990 年,哈尔滨人,现居北京。做过记者、节目策划、编辑,现在高校研究院工作。毕业于浙江大学、斯坦福大学。出版有小说集《我们的庸常生活》《一个中年人决定出逃》,译有《使女的故事》《追凶》《孤独传》《无处落脚》《尽力而为》等。《世间的火》是张畅的首部非虚构作品。豆瓣:赫恩曼尼。
![]()
张逸旻
诗人,浙江大学文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密歇根大学英文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美国诗歌、跨媒介诗学。出版专著《展翅与破格:安妮·塞克斯顿与美国现当代诗歌》、译著《所有我亲爱的人》《为庆祝我所是的这个女人》等。代表性学术论文、批评散文见《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读书》《书城》《上海文化》等期刊。获第十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批评”提名。
![]()
张恩惠
文字编辑。
【相关图书】
![]()
《世间的火》是张畅的首部非虚构作品,也是她初为人母的真实记录。她以生活史的写作视野,记述从职业女性到成为母亲的全部经历——从质疑到接纳的艰难抉择,在身体上凿下的生育之痛,琐细又庞杂的育儿经历,深刻而尖锐的自我省思。书中穿插她对童年与母亲的回忆,以真切、坦诚、深情的文字写下两代女性的生育历程。
评论推荐
包慧怡[作家,学者]
《世间的火》以非常时期的生育为线索,串起了三代女性的生存史,向我们所处的世界及其价值观举起一面可贵的镜子。通过勇敢地重述肉身及心灵层面的剧痛、钝痛、隐痛,张畅检视并叩问“成为母亲”这一课题的暗面,在细腻生动的个体叙事中,保存了一个时代、一个性别的集体记忆。
辽京[作家]
一代代血缘相连,像一路延烧的野火。从女儿到母亲,从年轻到年老,从子宫到世界,从我到你……成为母亲的“我”不得不与自我分离,又意外与记忆中的母亲重逢。恍如隔世之际,我再次望向你。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哲学与思想史教授]
婴儿的降生,每天发生 36 万次的寻常之事,可能在母亲个体的生命中掀起惊涛骇浪,并改写她余生的命运。这本书是当代背景下初为人母之身心体验的个人写照,交织着作者对母亲养育经历的重新探寻。两代人不尽相同的悲欢、困顿、领悟与成长的事迹,在诚恳而沉静的笔触下力透纸背,让这世间平凡的奇迹栩栩如生,令人感慨也发人深省。
谢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初为人母的喜悦如何与种种忧患、疲惫、自责交织在一起?张畅的字里行间没有刻意的渲染,却令读者感受到为人母的切肤之“痛”。母亲的经历是一面社会的镜子,照出它冷酷的规训,和它的人情世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