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一苇
“双11”已经来临,各大电商平台促销活动铺天盖地,但其中也暗藏不少陷阱,消费者要擦亮眼睛,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踩坑。
警惕虚假折扣。部分商家会先提价再打折,看似优惠力度很大,实则商品价格与平时相差无几。消费者在购物前,可通过比价工具或查看历史价格走势,了解商品的真实价格区间,避免被虚假折扣迷惑。比如一些小众品牌的服装,可能提前一个月就悄悄抬价,“双11”再“大放血”,实际价格比平时还高。
看清优惠规则。满减、优惠券、定金膨胀等优惠活动规则复杂,容易让人晕头转向。下单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规则,明确满减的门槛、优惠券的使用范围和有效期等信息。有些满减活动要求不同品类商品凑单,若为了凑单而购买不需要的商品,反而会多花钱。
注意商品质量。“双11”期间,一些商家可能会以次充好,用质量差的商品来充数。购买时要多参考其他买家的评价和晒图尤其是中差评,从中了解商品的真实质量。对于价格远低于市场正常水平的商品,要格外谨慎,很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理性对待直播带货。直播间的氛围容易让人冲动消费,主播的推销话术和限时抢购的紧迫感,会让人不自觉地下单。但不要被这种氛围冲昏头脑,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来购买商品,避免盲目跟风。
消费者购物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各种促销手段迷惑,只有做到理性消费,才能真正享受到购物的乐趣和实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