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上午10时至10时20分,青岛市内各防空防灾警报将鸣响。为何市政府要将这一天确定为警报试鸣日?时光回溯128年。1897年的这一天,德国海军从栈桥登陆占领了青岛。居安思危、勿忘国耻,1998年我市将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警报试鸣日”。
那128年前的这一天,青岛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急。天津钦宪、济南大帅钧鉴:二十日早七钟时,德国棣提督借巨野仇教一案,率领德兵纷纷上岸分布各山头。后送来照会,内开:胶州一地,限三点钟,将驻防兵勇全行退出女姑口、劳山以外,只允带大炮一事,其余军火炮位,概不准带,以四十八句钟退清为限,过此即当敌军办理等语。高元当以未奉本国公文,容即转电请示,口头答复。查棣提督兵轮,暂驻口外,历奉公文接待保护,现在事变起仓猝,我军兵单,究应如何办理?望速电示遵行。事机急迫,盼切祷切。高元叩。
![]()
晚年章高元
这是1897年11月14日,驻防青岛口的清军总兵章高元向天津督署和山东巡抚衙门同时发出的第一份青岛遭受德军入侵的电报。
同日再电:
急。天津钦宪、济南大帅钧鉴:今早德兵突然上岸,已密电禀陈。讵德兵登岸后,立即分据各隘,并挖沟架炮,密密布置。顷刻,该提督又逼退军,不容稍缓。高元亲往面见该提督。剀切告知,未奉本国公文,碍难擅离,反复争辩,伊坚执不允;并声称下午三点钟率队进营各等情......元仍驻青岛,听候明谕,飞速至盼。高元。谨秉。
同日再致山东巡抚李秉衡电:
千急。济南抚帅钧鉴:今早德兵突然上岸,元以向奉公文接待保护,未便擅阻。讵德兵登岸后,立即分据各隘,送来照会逼令退军并砍断电线(有线电报线)各情,已密派妥弁赴胶电禀......
千急。济南抚帅钧鉴:二十日早德国棠(该字有误,应为棣)提督率领德兵纷纷上岸,分布各山头,送来照会内开:胶州湾一地,限三点钟,将驻防兵勇,全行退出女姑口、劳山以外,只允带火枪一车,其余军火炮位,概不准带,以四十八点钟退清为限,过此即当敌军办理......
急、急、急、千急!一日内,数封军情告急的电报从青岛口发出。这一天,成为了改变青岛历史走向的一天。
![]()
李希霍芬绘制的《山东地图》(1885)
![]()
1890年,日本人窃取的“胶州湾兵备图”
胶州湾,因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早已被外人觊觎。德国地质学家冯·李希霍芬曾言:“胶州湾乃中国最重要之门户”,“欲图远东势力之发达,非占胶州湾不可”。
1896年11月,德国曾公开向清廷提出对胶州湾的索求,在遭拒一年后的1897年11月1日,在山东省巨野县发生的“巨野教案”,让德国找到了借口,使得德国在中国“夺取一个舰队基地”的梦想变为现实。
1897年11月12日上午8时30分,从上海吴淞口而来的德国东亚巡洋舰分舰队的“皇帝”号、“威廉亲王”号和“柯莫兰”号三艘军舰,在青岛以东的朝连岛附近海域汇合,舰队司令迪德里希遂即向登陆部队下达了占领青岛口的命令。
13日8时20分,三舰驶至青岛湾。
14日7时,德军从铁码头(栈桥)登陆。
关于青岛口被占领当天以及清军撤离和总兵章高元的遭遇,迄今虽尚未发现详细的专文记述,但记有总兵章高元在“胶州湾事件”中,与山东巡抚、天津督署、北京总署等府署之间的报告、请示和指示往来通讯的《胶澳专档》《胶澳租借始末电存》与后来在此基础上整理的《德国侵占胶州湾史料选编》《胶州湾事件档案史料汇编》,以及《胶澳门户青岛口》一书中收录的由德军司令迪德里希书写、原青岛中德关系研究会秘书长、研究员夏树忱先生翻译的“占领青岛手记”等史料,使得今天再来回望青岛口曾经的过往成为可能。
![]()
奥托•冯•迪德里希
占领青岛手记(节选)
——海军中将奥托·冯·迪德里希亲自提交的报告
(约1906年8月于巴登-巴登)
……。
11月13日8时20分,“皇帝”号、“威廉亲王”号和“柯莫兰 ”号在青岛锚地,就是现在的阿尔柯纳岛(今小青岛)处抛锚。
根据早先的侦察,尤其是由海军上校蔡厄在五月、在我到达前不久在旅途上进行的侦察表明,青岛周围有3000人的部队,其中一半驻扎在距海岸数千米的村庄中,而六个营房总共驻有1500人的部队。
这些人看来很少有作战准备,他们的枪——德式M/71型来复枪部分因生锈而不能用了。没发现有枪上刺刀,而操练仅限于队列训练、转弯和操枪动作。
预计不会遭遇这些人的强烈抵抗。唯一可能的是受到炮台14门70年代初制造的80毫米口径克虏伯大炮的轰击。……
在炮兵营房我们看到士兵训练回来。其中一个士兵很顺从地让我们把他的枪从肩上取下。枪没有很好擦拭而且生锈了。这个士兵,当蔡厄上校对他喊了几声口令,他虽然稍有迟疑,但基本还是做对了时,显然很自豪,按旧的德国教范做了几个操枪动作而且很逗乐。我们认为这可能与(18世纪)70年代末由德国教官施奈尔在芝罘的培训有关。
……。
![]()
7650吨的大型巡洋舰,旗舰“皇帝”号
![]()
4300吨的小型巡洋舰“威廉亲王”号(也译为威廉王妃号)
![]()
5200吨的小型巡洋舰“柯莫兰”号(也译作鸬鹚号)
11月14日的占领:
在极好的天气、微微的东风和晴空之下,登陆部队登上了栈桥并布置在营房前的广场上。该处少数几个好奇观看的中国人热心帮忙。当我7时之后不久登上陆地时,我觉得在陡峭山上安装信号台设施对于派遣的军人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通过翻译雇用周围站着的中国工人。用了几个格罗申(德国10芬尼硬币),这些人便用快得简直让我们跟不上的速度把旗杆和信号器运到了直到现在还为主信号台使用的山顶上(今信号山)。8时之后不久,信号官策佩林伯爵就在这里建立了一个信号台,它可与各阵地联系,而我则稍稍在其下,在一易于从参谋部了解情况的地方观看各营地和军舰。
中国老百姓很平静,丝毫未表示出往往使人厌烦的好奇。
8时,指挥着整个登陆部队的蔡厄上校,在普鲁士进行曲的乐声中,从桥头营地(清军水雷营)穿过小村庄,带领各部队进入阵地。
中国士兵在各营地前进行着操练。
也许登陆开始时一位很快跑掉的警察(清军士兵)从桥营向总兵章高元做了有关事态的报告。是否他相信这是一次善意的演习或者感到无力抵抗,将永远是个谜。面对早在我们从上海启航时就已经沸沸扬扬的传言,几乎使人难以置信,竟没有电报透消息给驻青岛的指挥官,而这位总兵的态度,以中国人善作假象的习惯,似乎与这样一种看法配合得相当好。
![]()
德军制定的“占领(青岛口)地图”
![]()
1898年,德占后德国人绘制的“拟建新城市的开发规划图”上的青岛口清军军事防御设施布置图。
我的计划是,在占领所有控制兵营和弹药库并切断电报线路后,要求衙门中的总兵将其部队撤离青岛。我的副官海军上尉冯·阿蒙受此委托(前往衙门)。
当冯·阿蒙随着他的一排人到达衙门兵营的广场上时,他在该处操练的士兵中发现了总兵。在登陆部队到来时中国人持枪立正,然后开入毗邻的营房中。迎接后总兵还问道,是否我可以应他之邀请赴第二天为我举行的宴会。海军上尉冯·阿蒙回答说,请他稍候,我会立即发给他一封回函。因为我们的部队布置尚需要一些时间,所以他的处境很难。他8时15分发信号询问,是否允许他转交这封信。但这个时候我仅通过信号收到了“柯莫兰”小队占领弹药库(今圣保罗教堂址)的消息。晚一点才占领其余地方,特别是能控制炮兵营地连同其大炮的地方,而且 8时45分切断电报线路(有线电报)的信号报告才到达。这样章总兵与其上司的联络被切断,而且在中国官员害怕担负责任情况下我想已完全控制了他。
8时35分,冯·阿蒙上尉把以中文写成的包含有要求和相应告示的函件交给了他。阿蒙通过皇家翻译克莱普斯告诉他,我将在信号山等待答复。在收到信时,总兵表现出震惊的脸色。他和他的随从退入衙门,而阿蒙向我报告,他的随从人员撤回到其炮兵营房的阵地上。
![]()
上图,德占后德国海军陆战队在登陆桥(青岛铁码头)上进行的登陆演习)。
下图,1898年从大衙门远眺青岛铁码头
巡逻队把布告张贴到村中对老百姓来说显眼的地方。几个好奇的老百姓来了,但大部分居民很害怕,躲在他们的茅屋中。
我们紧张地等待着局势的发展。过了一会儿三个骑兵来到小丘上。他们送来了请我到衙门会谈的邀请。我拒绝了他人决定下的与我进行所希望的口头谈判的邀请。
10时左右,总兵与几位随从骑马出现了。他下马之后,受到了礼貌的接待。由他通过翻译并伴以中文详述进行的谈判,目的首先在于促使我放弃我的要求,直到总兵收到其皇帝的命令。当他对立即实施德国皇帝命令的必要性提出异议时,他试图提出推迟腾出营房的期限。理由是,他的士兵连同家用器具不可能很快搬出,因为他们大部分已住在这里多年而且还有家眷也在这里。他以令人可怜的表情指出,无论如何他将会为此事掉脑袋。他希望为此得到通融,但他搞错了。
但一种非常为难的感情——必须强硬地对待一个无助的意志薄弱者,在整个谈判中控制了我。我试图以目前基于德国的利益坚持我的要求是多么必要,中国人因其迄今的藐视德国的要求和其最近对传教士的罪恶行径要受到狠狠惩罚,和其他国家尤其是英国人在鸦片问题上曾如何毫无顾忌地对中国采取过行动为理由,来安抚我这种羞耻感。但我还是对章总兵表达了我的遗憾,迫于情势不能对其愿望让步。至于他本人我试着安慰他并向他建议,在我们的保护下留在青岛。我让他决定保留一个20人的卫队。我试着通过暗示让他更容易接受这样一个想法,其士兵那些不能立即随身带走的私人物品他可以保管。
经过几次反复地说明,章总兵似乎从这个建议中看到了在其上司面前为自己辩护的途径并与其随从走了。作为翻译和了解这个国家并陪伴我的这两位先生——翻译克莱普斯和卡尔洛罗茨公司的商人施米特先生认为,章总兵会服毒自杀,以逃避耻辱和肯定的死刑判决。
明日请继续关注《128年前的今天——青岛口要塞,急、急、急、千急!》(下篇)
![]()
《胶澳门户青岛口》
《胶澳门户青岛口》一书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融合中外历史资料,以数十万字搭配500余幅珍贵图片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剖析了自1891年清北洋水师奠基青岛的开篇,至1897年德国强行占领青岛的动因及详尽过程,再延伸至德国强行租借胶澳初期的一系列举措与影响。
本文选自《 胶澳门户青岛口 》部分章节。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