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泽平宏观团队
这几年全球资本市场都在为AI疯狂,英伟达市值冲破5万亿美元,美国五大科技巨头宣布未来一年要砸几千亿美元搞AI。
就在一片狂热中,比尔盖茨泼了一盆冷水,他说现在正处在一个与2000年互联网刚开始时高度相似的AI泡沫中,未来泡沫可能会破裂。
这引发了市场的担忧,如果真的像当年互联网泡沫一样,那可是几万亿财富蒸发,无数公司破产倒闭,股价跌到退市。
那么,这轮AI浪潮到底有没有泡沫?我的观点很明确:一定存在AI泡沫。
第一,是估值泡沫。比如美股的一个AI明星企业Palantir,它主要给美国军方情报机构和政府提供AI数据分析,现在年营收大概30多亿美元,但市值早就4000多亿美元,100多倍市销率,400多倍市盈率,估值极高。再比如国内的千模大战,涌现了无数创业公司。但马太效应极其残酷,当DeepSeek和豆包在快速迭代时,很多曾经的明星小创业公司,正被快速边缘化,声量越来越小。对于那些没有核心技术、最终会被淘汰的公司,它们现在的高估值就是巨大泡沫。
第二,是投资泡沫。比如大家一直诟病的“左脚踩右脚”的神操作:之前英伟达宣布向OpenAI 投资1000 亿美元,再加上微软在Open AI里面1350亿美元的投资,OpenAI拿到钱后,转身就可以用这笔钱继续向英伟达采购大量高端GPU,租微软的算力。最后英伟达、微软的钱转了一圈,又以收入利润的形式转回去了,大家都有了投资、业绩和估值。
所以,无论是个股夸张的估值,还是这个左脚踩右脚的资本循环,都告诉我们——泡沫确实存在。
但是,我们必须搞清楚,泡沫不是骗局,泡沫消散后,AI最终会改变世界。就像19世纪的铁路股泡沫,破灭后留下了横贯大陆的铁路网。20世纪初互联网泡沫后,留下了互联网基础设施,并催生了亚马逊、微软、谷歌、阿里、腾讯这些伟大企业,改变了全球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今天的AI,本质上是在用资本狂热,加速建设未来所需的AI基础设施。
未来消化如此巨大的估值和投资泡沫,最后要靠AI进入超级应用时代。有超级应用,才能有收入和价值,才能有未来。今天AI巨头们几千亿的资本开支,目的只有一个:不计代价地烧钱,去跑出那个能让全球买单的超级应用。无论是无人驾驶、AI助手,还是人形机器人。
说到这,我认为这次AI泡沫和20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有两个根本性的不同。
第一,玩家不同,这次AI玩家已经有真金白银的投资回报。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主角是大量没有利润、没有现金流的初创公司,全靠PPT融资。今天牌桌上的玩家,是微软、谷歌、Meta、腾讯、字节,手握数千百亿美元现金、盈利能力极强的超级巨头。它们用真金白银的利润在投资AI,正在产生新的利润。比如Meta最新三季度财报显示,AI已经大大提升了广告业务效率,帮公司每年多创收600亿美元。
第二,技术不同,今天AI的技术不仅有用,而且供不应求。2000年,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只有PPT,很多公司只要把名字加上“.com”,股价就能暴涨,哪怕它根本没有任何互联网业务。今天,AI已经实实在在地在提升生产力。程序员用它改代码,药学家用它做创新药研究。并且,AI算力是真的不够用。AI巨头们积压了大量订单,大量客户签了合同、排队给钱等着交货。英伟达宣布接下来还有几千亿美元的芯片要交付。
历史上无数次的科技泡沫告诉我们,要寻找风口上的鹰,而不是风口上的猪。因为,风停之后,鹰一样能展翅飞翔,再创新高,而风口上的猪则会重重的摔死。不要去追逐“风口上的猪”,那些没有核心竞争力、只会炒作概念的垃圾股票。
未来,谁能成为那只鹰呢?它必须具备四个特质:拥有核心的技术优势、清晰的商业模式、长坡厚雪的超级应用以及不屈不挠的企业家精神。
剩者为王,AI泡沫后活下来的赢家,将是用AI解决人类生产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和痛点的玩家。要么是提供底层AI基础设施,要么是在交通、医药、机器人等垂直领域提供杀手级的超级应用。
祝你找到那只风口上的鹰,带你穿越AI泡沫,财富增长。
看懂宏观趋势,把握投资机会,关注泽平宏观。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