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安全才是最终目的。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说是无锡有个市民钱先生,开车时嘴里叼了根牙线棒,结果被摄像头抓拍了,收到了一张处罚单,违法行为是"驾车时有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我一开始看到这消息,心里就犯嘀咕:这牙线棒能咋了?又不是抽烟,又不是打电话,咋就妨碍安全驾驶了呢?
![]()
【事儿是咋回事呢?】
这事儿发生在2025年8月25日上午11点50分,地点在宜兴市巷头东路枫隐路口。
钱先生当时开着车,觉着无聊,就把一根牙线棒叼在嘴里。
车子行驶到一个右转车道时,被交通摄像头拍了下来。
第二天,他就收到了警告处罚通知。
![]()
钱先生看到这处罚单,整个人都懵了。
他说自己全程两手握方向盘、目视前方,完全正常驾驶,既没分散注意力,也没影响操作。
从他提供的抓拍照片来看,他的驾驶姿势确实挺规范的,双手握着方向盘,眼睛看着前方,就是嘴里叼着那根白色的牙线棒。
![]()
钱先生觉着这处罚不太合理,就在交管12123APP上进行了咨询反映。
管理员回复说,嘴里叼牙线棒如果存在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影响驾驶操作的行为,就属于妨碍安全驾驶。
可钱先生表示,他并没分散注意力也没影响操作,为啥被拍?他申请撤销处罚。
![]()
后来,钱先生又联系了宜兴市交通指挥中心。
工作人员的回复让人有点意外,说即使交通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不能叼牙线,但开车时叼牙线仍然妨碍正常交通,违反交通法。
"不管是叼牙线、叼牙签,还是嚼口香糖,都是妨碍正常交通。"
可是呢,当记者拨通江苏省交通事故报警热线电话进行咨询时,工作人员的说法又不一样了。
他们表示,在正常驾驶的情况下,叼牙线棒不算违法。"手没离开方向盘,正常开车的话,我觉得不算违法。"
![]()
这事儿在网上传开后,引起了不少关注。
有位博主还专门发文说:"无锡交警 人才啊 开车叼牙线也要罚款?"
配上了三个"一脸懵"的表情符号。
![]()
最关键的转折来了。
平安宜兴的官方账号在社交媒体上回应了这件事。
他们说:"经复核,当事人的行为未实质性影响到操作驾驶车辆,原认定确有不当。"
目前已依法撤销处罚,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严肃批评,承诺将优化执法审核流程,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
![]()
【我的一些想法】
说到这儿,我得说说我自己的看法了。
第一个想法:摄像头看得清,更要法理辨得明。
现在的交通监控技术是真先进啊,连嘴里叼个牙线棒都能拍得一清二楚。
以前的摄像头可能都拍不清人脸,现在这技术进步了,确实能捕捉到很多潜在的危险行为。
可问题在于,技术进步了,执法的尺度和标准也得跟上啊。
你想啊,摄像头能拍到很多东西,但不是所有被拍到的行为都真的妨碍安全驾驶。
就拿这个叼牙线棒来说,如果司机双手握方向盘、目视前方、操作正常,那这个牙线棒到底妨碍了啥?是分散注意力了吗?还是影响操作了?
我觉着,一个牙线棒没事,一车人的命是大事,但关键是得看这个行为是不是真的影响安全了。
第二个想法:这次"乌龙"处罚,恰恰是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最好证明。
很多人可能觉着,交警处罚错了就是错了,有啥好说的?
可我倒觉着,这事儿最让人欣慰的不是"没处罚",而是"处罚了之后能纠正"。
你看这个过程:钱先生发现问题 → 通过正规渠道反映 → 官方接到反映后迅速核查 → 发现不当之处后马上纠正 → 不仅纠正个案,还公开承认、批评内部并承诺改进流程。
这整个过程公开透明,有错就改,这比一贯正确更让人信赖啊。
咱老百姓讲道理,官方办事有回应,这事儿就办得漂亮!
这说明咱们的社会管理体系是健康的,有自我净化和修复的能力。
这不就是从侧面证明了无锡交管部门真负责任吗?人家不是死要面子,而是敢于承认错误、及时纠正。
第三个想法:咱们不该只盯着"叼牙线"这个行为,而应该思考"妨碍安全驾驶"的边界到底在哪。
这次事件就像一个全民公开课。法律条文是概括性的,比如"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那到底什么是"其他"?这条线到底该咋划?
叼牙线不算,那开车时扭头和后排说话超过3秒算不算?
吃一个需要用手剥的橘子算不算?单手握方向盘算不算?喝水算不算?
这些行为,哪些是真的影响安全,哪些只是看起来不太规范但实际没啥事儿?
我觉着吧,执法要有温度,规定更要清楚。这
次钱先生和交管部门的互动,实际上就是在帮全社会划定这条模糊的线。
这次讨论的价值,远比一张罚单重要,它让每个司机都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驾驶习惯。
第四个想法:开车这事儿,真得全神贯注。
虽然这次处罚被撤销了,但我觉着这事儿也给咱们提了个醒:开车不是耍杂技,嘴里手里都得闲着。
你说钱先生叼个牙线棒确实没影响驾驶,可咱开车的时候,真的需要那么多"无聊时的消遣"吗?抽烟、吃东西、摆弄手机、化妆……这些行为,有些确实很危险,有些可能看起来没啥事儿,可一旦出了意外,后悔都来不及啊。
方向盘上握着命,嘴里别含分神棍。
这话虽然有点绝对,但也不无道理。
路上跑的不是车,是千家万户的责任。
咱能不能就老老实实开车,把那些"无聊"留到停车之后再说?
【最后说两句】
总结一下吧,我对这事儿的看法就是:
第一,技术进步是好事,但执法的尺度和标准得跟上,不能一刀切。
第二,官方能及时纠错、公开透明,这比一贯正确更让人信服,这才是真正负责任的表现。
第三,这次事件帮咱们重新思考了"妨碍安全驾驶"的边界,这个讨论很有价值。
第四,开车还是得全神贯注,别给意外找借口。
个人觉着,这事儿最大的意义不在于钱先生有没有被罚,而在于它让咱们看到了一个愿意改进、敢于纠错的管理体系。
这比什么都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