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媒体本周报道,慕尼黑地方法院裁定,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聊天机器人ChatGPT在运行过程中,侵犯了多首歌曲的歌词著作权。裁决认定,OpenAI在未经版权方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受著作权保护的歌词进行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并在用户请求时随意输出歌词内容。
据了解,本案的原告方是德国音乐著作权管理机构GEMA,起诉一共涉及9首比较知名的德语歌曲,其中包括赫尔伯特·格罗内迈尔(Herbert Grönemeyer)、罗尔夫·祖科夫斯基(Rolf Zuckowski)以及海伦·费舍尔(Helene Fischer)等著名歌手的经典曲目。
![]()
▲赫尔伯特·格罗内迈尔,图源:tagesschau.de
GEMA方面认为,这些歌曲的歌词被用在了ChatGPT的模型训练过程中,当用户提出要求时,系统会不假思索地把这些受著作权保护的歌词呈现出来。GEMA主张,OpenAI的行为侵犯了著作权人的经济权益,并要求这家美国公司公开使用范围和相关收益,同时向被侵权人支付赔偿金。
面对指控,OpenAI辩称ChatGPT的语言模型并不会保存或复制歌词,表现出来的仅仅是其训练结果。换句话说,ChatGPT输出的内容是根据用户提示生成的结果,“因此责任应由用户承担,而非OpenAI”。
![]()
▲图源:Sven Hoppe/dpa
然而,慕尼黑地方法院在判决中仍然基本采纳了GEMA的观点,认定ChatGPT模型不管是对歌词的“记忆化呈现”还是所谓的“再现”,都构成了对著作权的侵犯,要求OpenAI停止存储和输出相关歌词内容,并赔偿损失。同时,OpenAI也被要求满足原告的要求,公开收益。
判决指出,GPT-4和GPT-4o两种模型都包含可再现的歌词内容,这表明ChatGPT对训练数据进行了复制和存储,那么侵权行为便是出在此处。
![]()
▲图源:picture alliance/NurPhoto/Beata Zawrzel
负责审理此案的法官埃尔克·施瓦格尔(Elke Schwager)谈道,今天大家所面对的,是一个高度智能的被告,它能够开发新的技术,却似乎不愿承认一个基本原则——当你要建造某样东西时,必须合法地获取材料,而非随意使用他人财产。
德媒普遍表示,这是欧洲范围内第一起由著作权管理机构起诉人工智能运营方,并获得法庭支持的案件,具有标志性意义。许多专家认为,本次判决可能会在今后影响人工智能公司的营商方式。
![]()
▲图源:Harald Schneider/APA/dpa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创新与竞争研究所研究员希尔克·冯·莱温斯基(Silke von Lewinski)指出,此案在文学、音乐、摄影、新闻等许多领域都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她认为,如果GEMA能够在终审胜诉,将改变创意产业与科技公司的权力平衡,使创作人拥有更多话语权——“人工智能在生成任何文本之前,都应该经由版权方同意,并且支付报酬。”
GEMA的首席法务凯·维尔普(Kai Welp)强调,互联网并不是自助餐厅,创造性的劳动不能成为免费的模版。他希望这桩判决能够促使美国的人工智能企业,在欧洲市场重新审视使用政策。
各界普遍认为,OpenAI将会上诉,本案也将最终由欧洲法院做出裁决。德国联邦司法部部长施特凡妮·胡比希(Stefanie Hubig)表示,该案将对人工智能企业是否尊重版权的意愿产生重大影响。
(欧洲时报德国版李帅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
【德易知(GermanReport)】(原名“道德经”)秉持“以报道德国经典,成报道德国经典”这一宗旨,立足德国,辐射全欧,服务华人,是德国有关新闻资讯的主要微信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