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不少朋友最近都在聊,说身边有人辞了国内的工作,跑去越南、老挝这些地方开店办厂。一开始我也纳闷,这些国家看着落后,货币购买力也不如人民币,按说做生意赚钱难度不小,怎么还能吸引这么多国人扎堆去?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跟几个真去那边打拼的朋友聊过,才发现这里面的门道,远不是“落后就赚不到钱”那么简单。
首先最实在的一点,是成本低到让人动心。国内现在开个小厂,房租、人工、原材料成本逐年上涨,尤其是一线城市,随便一个小车间的租金,可能就抵得上越南当地一个大厂房。有个做服装加工的朋友算过一笔账,在浙江租1000平米的厂房,每月租金要三万多,工人月薪普遍在六千以上。到了越南胡志明市,同等面积的厂房租金只要一万出头,工人月薪两千多就能招到,而且当地劳动力供给充足,不用愁招工难。对小本生意来说,成本降下来,利润空间自然就打开了,哪怕单件产品赚得不多,走量下来也很可观。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次是市场空白多,竞争没那么激烈。这些国家的基础建设和民生配套还在完善,很多我们国内已经饱和的行业,在那边还是蓝海。比如国内随处可见的奶茶店、便利店,在老挝、柬埔寨的首都,几年前还很少见。有个朋友在金边开了家连锁奶茶店,用料和口味跟国内二线城市差不多,价格比当地小店略高,但因为款式新、环境好,每天都排着队。还有做建材生意的,随着当地城市建设提速,钢筋、瓷砖这些基础建材需求暴涨,而当地供应商产能不足,国人带去的成熟供应链,刚好补上了这个缺口。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者,政策红利和区位优势很加分。很多东南亚国家为了吸引外资,给出了不少优惠政策,比如几年内免税、简化建厂审批流程。像越南,对制造业外资企业的税收减免力度很大,有些园区还能提供配套的物流和仓储支持。而且这些国家大多靠近中国,原材料从国内运过去,海运或陆运成本不算高,产品既能在当地销售,还能辐射周边国家。更重要的是,不少国家加入了区域贸易协定,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能享受关税优惠,这对做外贸生意的人来说,吸引力太大了。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当地消费潜力在慢慢释放。这些国家虽然整体不算富裕,但城市里的中产阶级在壮大,年轻人愿意为新事物花钱。比如菲律宾的马尼拉,年轻人对电子产品、时尚服饰的需求旺盛,国内的跨境电商卖家把性价比高的国货运过去,靠直播带货就能卖出不少。而且当地的旅游市场一直在恢复,配套的餐饮、住宿、导游服务,都有国人在做,生意不算暴利,但稳定靠谱。
![]()
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去这些国家做生意也不是没风险。语言不通、政策变动、供应链不稳定,都是要面对的问题。有个朋友在缅甸开木材加工厂,就因为当地政策调整,暂停过一段时间生产。但能坚持下来的人,大多是摸透了当地的规则,要么找了靠谱的本地合作伙伴,要么把国内的成熟管理经验搬了过去,慢慢站稳了脚跟。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到底,做生意从来不看国家大小或发达程度,只看有没有机会。这些东南亚小国的“落后”,恰恰意味着没被满足的需求和上升空间。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人把目光投向这里,不是傻,而是看透了“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钱赚”的道理。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国人骨子里就有敢闯敢试的劲儿,十几年前有人去沿海城市淘金,现在有人去东南亚开拓市场,本质上都是在寻找新的机会。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国,正在成为不少人实现财富增长的新舞台,这大概就是生意最迷人的地方——机会往往藏在别人没注意到的地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