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午后,一条只有三十多字的英文快讯在航空圈炸锅:土耳其空军一架C-130E“大力神”运输机,在爬升至4572米时突然空中解体,机体断裂,20名机上人员全部遇难。坠机点距离格鲁吉亚边境仅5公里,阿塞拜疆一侧的牧民先看到火球坠地,紧接着三国救援直升机同时升空,螺旋桨声盖过了高加索山脉的风。
![]()
这架生产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老将”,原本负责将一批通信器材从科尼亚基地运往阿塞拜疆甘贾机场。飞行计划显示,它起飞后沿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走廊一路向东,航线高度被设定为5500米。但雷达记录定格在14时49分,飞机在格鲁吉亚博尔若米山区上空突然失去高度,ADS-B信号像被刀切断,一秒内从4572米跌到3620米,随后彻底消失。目击者拍到的短视频里,机身中部先喷出一团白雾,接着右翼与主舱分离,尾翼像纸片一样被气流撕掉,整个过程不到三秒。
![]()
现场坐标41.3°N、46.8°E,恰好位于三国雷达交界盲区。格鲁吉亚内政部12日傍晚通报,已收集到超过两百块残骸,最大一块机翼残片长11米,落在格鲁吉亚境内4.7公里,差一点就砸到一条跨境天然气管道。土耳其国防部派出的一架CN-235电子侦察机此刻正在黑海上空盘旋,试图用红外吊舱定位剩余碎片,而阿塞拜疆的米-17直升机则把搜索范围扩大到海拔三千米的雪线以上。
![]()
高加索地区上一次出现军机残骸散落两国以上,还要追溯到2008年。土耳其总统府在事发三小时内发布黑底悼词,把这次空难称为“国家之痛”,并宣布全国军营降半旗。安卡拉的外交机器同步启动:土格热线、土阿热线、北约危机中心三方通话,一口气开到夜里。土方要求依据国际民航组织附件13,成立多国联合调查组,格鲁吉亚方面已同意开放空域与雷达原始数据,阿塞拜疆则承诺把境内找到的飞行记录器残段连夜送往安卡拉。
![]()
航空数据网站Scramble统计,土耳其空军目前仍有13架C-130E在册,平均机龄47年。今年8月,同一型号飞机在爱琴海低空飞行时曾被拍到机翼蒙皮鼓包,照片在推特上引发过“金属疲劳”讨论。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024年技术通告显示,早期批次C-130E在中翼梁第47号隔框处,若未按SB-86-63-01改装,极易因反复增压产生裂纹。土耳其军方是否完成全部改装,目前尚未得到公开清单。调查人员透露,现场捡到的中翼梁碎片断口呈“发亮颗粒状”,符合疲劳失效特征,但需实验室电镜比对后才能定论。
![]()
过去七天,黑海—高加索空情本就处于“紧绷”状态。11月8日,美国空军两架B-52H从英国费尔福德起飞,在罗马尼亚、格鲁吉亚上空连续巡航七小时;10日,俄罗斯南部军区宣布苏-34挂载Kh-31超音速导弹在亚美尼亚空域演练“对海突击”。土耳其这架“大力神”起飞前两小时,北约预警机还在格鲁吉亚上空盘旋。此时发生空中解体,无论技术还是地缘层面,都被外界拿放大镜审视。社交平台上甚至出现“电子干扰导致结构共振”的猜测,但航空电子专家指出,C-130E传统机械操纵面很难被远程信号诱发颤振,这种说法缺乏物理依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