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团给全国骑手上社保补贴的消息传开后,评论区热度居高不下,有骑手直接晒出补贴到账截图,配文“跑单也能有养老盼头了”;不少出租车司机主动凑上前打听“这是真的?公司能愿意额外掏钱?”。
外卖骑手这行,流动性大、收入不稳定,社保话题喊了多年,如今终于有行业龙头真刀真枪推进,这背后不光是一次福利升级,更精准戳中了灵活就业群体的保障痛点。
今天就来聊聊,这事儿的难点、亮点,以及背后的行业启示。
![]()
不搞“一刀切”
有人认为美团搞社保补贴是为了抢骑手、拼市场,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未触及核心。
从政策导向来看,国家“十五五”规划已明确提出要将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者纳入保障体系,2026年将重点攻坚参保难题,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的目标。
而外卖骑手作为规模最大的灵活就业群体之一,美团2024年全年月均有单骑手数量达336万,这一群体的保障问题,本就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命题。
美团选择“补贴”而非“直接代缴”,正是方案的巧妙之处。不少骑手反馈,他们的工作状态本就灵活,今天跑美团,明天可能跑饿了么,后天还可能接闪送订单,社保该由哪个平台缴纳始终没有明确答案。
![]()
还有大量骑手来自外地,跑几个月就换一座城市,社保该交在工作地还是户籍地、换城市后如何转接,都是现实难题。
美团的方案恰好破解了这些痛点:2025年10月27日,平台正式宣布养老保险补贴覆盖全国,无论全职还是兼职,只要近六个月内有三个月收入达到当地社保缴纳基数,就能申领补贴。
参保地可在工作地与户籍地之间自由选择,骑手自主购买社保后,平台承担一半费用。
![]()
一位老家在河南、现居上海跑单的骑手表示:“我选在老家参保,平台每月补400块,自己再添一点,压力不大,以后老了也有保障,比之前瞎忙活踏实多了。”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举措打破了“灵活就业就没社保”的固有偏见,过去社保常被视为全职员工的“专属福利”,而骑手这类“打短工”的群体,往往被排除在体系之外。
但如今外卖骑手已发展成有规模、有体系的蓝领职业,他们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撑起了城市的配送网络,本就应享受基本社会保障,美团的补贴,正是为这个群体的职业尊严补上了重要一课。
![]()
为何多年难以落地?
既然是多方受益的好事,为何直到现在才大规模推进?事实上,给骑手上社保的难度,远超表面想象,背后藏着三重绕不开的行业痛点。
第一重痛点是骑手群体的高流动性,相关研究数据显示,骑手的平均留任时间仅约六个月,36.43%的骑手在平台工作不足半年,49.3%不足一年,31.7%计划在半年内离职。
社保缴纳讲究“连续性”,骑手频繁更换工作地点和服务平台,就会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社保该在工作地还是户籍地缴纳?换城市后社保如何转接?
![]()
这些问题并非单个平台能独立解决,需要社保、税务等多个部门跨区域协调,推进难度极大。
第二重痛点是骑手的参保意愿困境,骑手收入波动极大,美团2024年数据显示,高频骑手月均收入在6650元至9344元之间,高线城市乐跑骑手收入可达11547元,但淡季骑手收入可能仅两三千元。
对于收入偏低的骑手而言,每月几百甚至上千元的社保费用,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调研显示,尽管64%的骑手认为社保“重要”或“比较重要”,但近半数骑手对社保政策“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参保覆盖率整体偏低。
![]()
在“眼前生存”与“未来保障”的权衡中,不少骑手只能优先选择前者,这也是零工群体参保率长期偏低的核心原因。
第三重痛点是平台的成本压力,从行业成本测算来看,美团月均有336万有单骑手,若按每人每月补贴500元计算,一年补贴开支将达180亿。
而根据美团2024年财报,其税后利润约为53.69亿元,这样的补贴规模对企业而言是沉重负担。
![]()
国际上也有前车之鉴:美国加州2019年通过AB5法案,2020年1月正式生效,该法案通过“ABC测试”严格界定雇员身份,强制平台将零工转为正式员工并缴纳社保,最终遭到零工群体和平台的双重反对。
骑手不愿被全职身份束缚工作自由,平台难以承受巨额社保成本,法案推行陷入僵局。
![]()
不止于骑手
面对多重困境,美团的“补贴模式”堪称务实的创新之举。
这种模式不搞强制捆绑,不增加骑手额外负担,将参保主动权完全交给骑手:愿意参保的,平台承担一半费用,有效减轻经济压力,暂时不愿参保的,也不会被强制扣费,避免引发抵触情绪。
更难得的是,美团并未止步于养老保险补贴,早在2022年7月国家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启动时,美团就已加入首批试点,为骑手缴纳职业伤害保障,如今更搭建了一套“基础保障+进阶关怀+职业尊严”的完整体系。
基础保障层面,除养老保险补贴外,还涵盖工伤保险、意外伤害险和特殊天气补贴,精准覆盖骑手工作中的核心风险。
![]()
进阶关怀则延伸至生活与职业发展,大病关怀金、子女教育基金、职业转型培训等福利,让保障不再局限于“看病养老”,更兼顾家庭幸福与职业成长。
骑手之家、驿站的建设,彻底解决了骑手街头找水喝、路边热饭吃的窘迫,让这份职业多了温度与尊严。
更重要的是,美团的尝试为全国超2.4亿灵活就业群体提供了“可复制”的保障样本。
如今除骑手外,快递员、家政阿姨、自媒体从业者等灵活就业者规模持续扩大,他们普遍面临“想参保没渠道、想缴费压力大”的困境。
![]()
数据显示,约2亿灵活就业者中仅30%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新业态劳动者参保率不足40%。
美团的实践证明,灵活就业者的保障无需照搬全职员工模式,“平台补贴+自主参保+灵活选择”的方式,既尊重了零工群体的工作特性,又能让保障真正落地。
当然,这只是灵活就业保障体系完善的开端,这类群体的社保问题,终究需要国家政策、平台责任、个人意识三方合力推进。
比如社保转接流程能否进一步简化?缴费比例能否根据灵活就业者收入波动情况动态调整?这些问题都需要逐步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团迈出的这一步,已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
结语
未来期待有更多平台跟进完善保障体系,也希望相关部门出台更适配灵活就业群体的政策,让每一个为生活奔波的劳动者,都能在努力赚钱的同时,不必为“老无所依、病无所医”焦虑。
一座城市的温度,不光体现在高楼大厦的繁华里,更藏在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怀中。
当骑手们不再担忧“跑不动了怎么办”,当灵活就业者都能享受到基本保障,整个社会也将更具底气与温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