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九月二十四,时序悄然滑向初冬的门槛。告别了深秋的层林尽染,天地间多了几分清冽与沉静,风掠过枝头,捎来初冬的讯息,也载着满溢的福气,漫过神州大地的每一寸肌理。这一天,不同地域的人们循着传统的脉络,用各自的方式迎接时节的更迭,让人文的暖意驱散初寒,让生活的美好在习俗中流转。
![]()
北方的清晨,寒意已浓。北京的胡同里,老人早早起床,提着竹篮去集市挑选新鲜的白菜与萝卜。“霜降腌菜,立冬藏菜”,农历九月下旬正是北方腌酸菜的好时候,家家户户的窗台、小院里,一排排陶瓮整齐排列,白菜在盐的浸润下慢慢发酵,酝酿着冬日里独有的酸香。孩子们则盼着街头小贩推着的冰糖葫芦车,红彤彤的山楂裹着晶莹的糖衣,咬一口酸甜酥脆,寒意便被这烟火气驱散大半。在山东,这一天有“蒸冬馍”的习俗,主妇们将发好的面团揉了又揉,做成枣花、元宝的形状,蒸屉升腾的热气中,不仅有麦香与枣甜,更藏着对冬日丰衣足食的期盼。
![]()
南方的九月二十四,仍带着秋的余温。在浙江,人们会采摘最后的桂花,和着糯米酿成桂花酒,密封在坛中,待寒冬时节启封,酒香混着桂香,暖身又暖心。福建沿海的渔民们则会举行简单的“送秋祭海”仪式,他们带着新鲜的渔获来到海边,祭拜海神,感谢大海秋日的馈赠,也祈求冬日出海平安顺遂。广东地区则流行“煲冬汤”,老火慢炖的鸡汤里加了山药、枸杞,或是用白萝卜炖排骨,一碗热汤下肚,浑身暖意融融,这是南方人对抗初寒的智慧,也是对家人安康的牵挂。
![]()
川渝地区的这一天,充满了麻辣鲜香。人们会约上亲友,围坐一桌吃火锅,毛肚、鸭肠在滚烫的红油锅里涮熟,配上蒜泥香油碟,热辣的滋味驱散了初冬的湿冷。席间大家谈天说地,笑声与热气交织,将时节的寒意隔绝在外。而在陕西,剪纸艺人会剪出“寒梅傲雪”“喜鹊登枝”的纹样,贴在窗纸上,红色的剪纸在初冬的天光下格外鲜亮,既装点了居所,也寄托了对冬日吉祥的期许。
时节流转中,古人早已参透了与自然相处的智慧。林语堂曾说:“人生的盛宴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我们的胃口怎么样。” 这胃口,既是对食物的热爱,更是对生活的热忱。农历九月二十四的习俗,正是人们以热忱拥抱时节的见证——腌菜的耐心、酿酒的期许、煲汤的温情,都是对生活最朴素的热爱。初冬的到来从不是萧瑟的开始,而是沉淀的契机,如同人们在这个时节收纳作物、储备能量,我们的人生也需要在沉静中积累,在坚守中成长,方能在岁月的流转中收获满满。
![]()
初冬有信,福气临门。愿这农历九月二十四的清欢与暖意,伴你走过整个冬日。愿北方的酸菜腌出岁月的醇厚,南方的桂酒酿出生活的香甜;愿你衣暖食饱,心有暖阳,身边有亲友相伴,眼底有风景可赏。愿你在初冬的沉静中沉淀力量,在传统的浸润中感受幸福,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闪着光,让每一份期盼都能如期而至。这个冬天,愿福气与你常伴,温暖与你相拥,事事顺意,岁岁安康。
祝你冬安❄️,顺意!
请点个关注,点个小❤️,祝您幸福快乐,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