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双春闰月不上坟”啥意思?寒衣节能上坟吗

0
分享至

“双春闰月不上坟”啥意思?寒衣节能上坟吗


最近后台总收到读者问,“今年又是双春又是闰月,老家老人说不能上坟,可十月初一寒衣节快到了,到底能不能去?”

其实这问题里藏着历法知识和民俗变迁的门道,

咱们今天掰开揉碎了说,全是干货,听完你就明白了。


先得把“双春闰月”这俩概念掰扯清楚,不然说啥都是空谈。

所谓双春,就是农历一年里有两个立春;闰月则是多出来一个重复的月份,比如2025年的闰六月。这俩现象凑一块儿,本质是咱们老祖宗用的“阴阳合历”在调时差。

太阳历一年365天,太阴历一年354天,三年差出一个月,所以得19年加7个闰月补回来,汉武帝时期的《太初历》就定下这规矩了。

中国民俗学会施爱东秘书长说得直白:“这就是个历法现象,每隔几年就有一次,跟吉凶半毛钱关系没有”。


那“双春闰月不上坟”的说法从哪儿来?

查遍《荆楚岁时记》《东京梦华录》这些古代民俗典籍,根本没这记载。

北大民俗学研究员王娟倒是提过,个别地方有“逢双不祭拜”的老讲究,怕“双数招祸”,但这只是极小范围的地域说法。

真正让这说法火起来的是互联网,把局部习俗放大成了“全国禁忌”。

2025年春天就有过一波“双春闰月清明不上坟”的谣言,害得不少老人不敢祭祖,后来新京报专门辟谣,

连运城学院李安纲教授都站出来说:“要是真有这规矩,古人每隔几年就得断一次祭祖,这可能吗?”。


再说说十月初一寒衣节,这节跟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三大鬼节”,核心是“事死如事生”的孝道。

天冷了活人添棉衣,就想着给地下的先人送“寒衣”,最早是用五彩帛纸扎成衣物烧过去,后来慢慢简化成烧纸钱、纸衣。

可能有人问这习俗是不是自古就有?

还真不是,施爱东研究员考证过,烧纸祭祖在魏晋才出现,唐宋都不普遍,明清才成形,

毕竟古代纸太金贵,哪舍得烧?

更早的时候,祭祖是用牛羊、酒食,这才是老传统。


回到关键问题:双春闰月年,寒衣节能上坟吗?

答案是“当然能”,但有些地方确实有“提前祭扫”的讲究。

就拿2025年来说,闰六月让农历十月初一比实际节气晚了一个月,立冬都过了寒衣节才到,老辈人觉得“天冷了先送衣,不能让先人挨冻”,所以会选在立冬前后上坟。

但这是“提前”不是“禁止”,本质是顺应季节变化的灵活调整,跟“禁忌”完全两码事。

我问过河南、陕西的民俗爱好者,他们那儿闰月年寒衣节照去不误,顶多提前买好纸衣,说是“早备衣更尽心”。


为啥这些历法谣言总有人信?

说白了是三个原因:一是对“闰月”“双春”这些现象不了解,觉得罕见就玄乎;

二是老辈人传下来的说法有“情感分量”,哪怕没依据也愿意信;

三是有些人为了博流量,故意加“祸事临门”“磁场扰动”这些唬人词汇。

但咱们得想明白,祭祖的核心是啥?是缅怀先人、传承孝道,不是跟历法较劲。民政部每年都提倡“文明祭扫”,从没提过“闰月不能上坟”,这才是最权威的说法。


最后给大家几个实用建议:寒衣节上坟,不管是不是闰月年,传统讲究“前三后四”,也就是节前三天到节后四天都行,不用非卡当天;

现在不少地方禁烧纸,用鲜花、丝带寄托哀思,一样庄重;

高龄老人别长途奔波,晚辈代祭时拍段视频、念段心里话,心意到了比啥都强。

说到底,双春闰月是历法的“小调整”,寒衣节是情感的“大寄托”。

那些没根没据的禁忌,不该成为我们缅怀先人的阻碍。

只要心里装着敬意,啥时候祭扫、用啥方式,都对得起老祖宗传下来的孝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银河史记
2025-11-03 19:31:33
泽连斯基称“全世界都怕特朗普就我不怕”,特朗普:不再资助基辅

泽连斯基称“全世界都怕特朗普就我不怕”,特朗普:不再资助基辅

阿校谈史
2025-11-15 00:59:00
湖南新化一路段改造路基垫高数米,村民出门得爬坡家中易积水,多方回应

湖南新化一路段改造路基垫高数米,村民出门得爬坡家中易积水,多方回应

山西经济日报
2025-11-14 10:53:54
江苏快递员被捅后续:双方争执女子丈夫失控,知情人透露更多

江苏快递员被捅后续:双方争执女子丈夫失控,知情人透露更多

史行途
2025-11-14 13:37:38
曝34岁奥斯卡仍在ICU检查:一度昏迷+几次闭眼 3个月前身体已报警

曝34岁奥斯卡仍在ICU检查:一度昏迷+几次闭眼 3个月前身体已报警

风过乡
2025-11-12 07:46:51
127-115!这就是穆迪和库明加的区别,勇士最强阵容已有答案

127-115!这就是穆迪和库明加的区别,勇士最强阵容已有答案

奕辰说球
2025-11-14 10:35:06
刚刚,关税大消息!降至15%

刚刚,关税大消息!降至15%

中国基金报
2025-11-14 23:06:29
市委书记女儿去县财政局工作,局长处处为难她,某天书记来探班

市委书记女儿去县财政局工作,局长处处为难她,某天书记来探班

秋风专栏
2025-10-23 11:23:56
朱媛媛去世半年,辛柏青、李乃文为何两度现身此处?

朱媛媛去世半年,辛柏青、李乃文为何两度现身此处?

新民周刊
2025-11-13 12:35:45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失业游民的戾气越来越重了

失业游民的戾气越来越重了

经济学教授V
2025-11-12 18:49:14
斯诺克赛程:11局6胜诞生首个决赛席位,赵心童PK小特,冲2大纪录

斯诺克赛程:11局6胜诞生首个决赛席位,赵心童PK小特,冲2大纪录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14 07:13:31
每天一包烟,身体将会收获4大“好处”,抽烟的赶紧都看看

每天一包烟,身体将会收获4大“好处”,抽烟的赶紧都看看

袁医生课堂
2025-11-14 18:55:26
你见过分了以后死缠烂打的,哭着求复合的!但你没见过鹿晗这样的

你见过分了以后死缠烂打的,哭着求复合的!但你没见过鹿晗这样的

乡野小珥
2025-11-12 08:52:22
一旦我国进入战争状态,普通老百姓该做些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

一旦我国进入战争状态,普通老百姓该做些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

文史道
2025-03-25 06:45:05
“很少见,如此深度南下”!强冷空气来了!广东下周开启“速冻模式”

“很少见,如此深度南下”!强冷空气来了!广东下周开启“速冻模式”

佛山电视台小强热线
2025-11-13 21:34:49
日航宣布允许空姐、地勤穿运动鞋上班1.4万员工受惠

日航宣布允许空姐、地勤穿运动鞋上班1.4万员工受惠

环球趣闻分享
2025-11-14 13:40:05
曾医生前夫被低估了!众人说他配不上妻子,实则是眼科大拿

曾医生前夫被低估了!众人说他配不上妻子,实则是眼科大拿

诗意世界
2025-11-13 17:50:38
对华免签14天!亚洲最低调的国家,安全系数高,却只有1%国人去过

对华免签14天!亚洲最低调的国家,安全系数高,却只有1%国人去过

泠泠说史
2025-11-08 15:40:52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忠于法纪
2025-11-13 08:49:42
2025-11-15 03:00:49
狼小妖
狼小妖
一只逍遥三界的疯小妖
558文章数 208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旅游
时尚
公开课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亲子要闻

细思极恐!全球1.14亿孩子患高血压,3大原因你娃可能都有!

旅游要闻

甘肃私藏的神仙秘境!扎尕那的云雾藏寨,满足你对仙境的所有想象

“羽绒服+半身裙”,混搭风太好看了!保暖又气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