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均确诊 ADHD ”,ADHD 到底是个什么病?

0
分享至

最近,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阵“人均ADHD”的风潮。打开APP,搜索“ADHD”,就能看到成千上万条笔记或帖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评论区更是热闹非凡。有人感慨:

原来不是我太废,是脑子有问题!

每条都中,感觉句句都在说我!


甚至还有更离谱的“赛博确诊”流传:抖腿=ADHD,鼻炎=ADHD,邋遢=ADHD,拖延=ADHD......

然而,与线上的热闹不同的是,当我们将视角转向医院的精神科门诊,氛围截然相反:等候厅里是坐立不安的孩子,愁眉不展的爹妈,就诊室里是眉头紧锁的大夫,神情疲惫的患者......

这不禁让人好奇:一个让老师和家长焦虑不已、避之唯恐不及的障碍,为什么会在网上成为一种流行?那些“自我诊断”的人,真的有ADHD吗?

在“人人ADHD”的网络热潮下,我们或许需要停下来问一问:ADHD,到底是什么?

ADHD 的真相

风吹草动的注意力

离岗溜号的 CEO

ADHD,全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动症”。顾名思义,ADHD既可能表现为“注意力缺陷”,也可能表现为“多动”和“冲动”。[1]

不过,需要澄清的是,ADHD的核心问题并不在于“注意力不足”,而在于“注意力调节失灵”。也就是说,有ADHD的,并非完全无法专注,而是像一台老旧的收音机,信号忽强忽弱,因此会表现为一会儿过度专注,一会儿分心到天边,完全无法掌控注意力的“频道切换”。这种“信号不稳”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2][3]

· 注意力缺陷:容易分心,常常忘事,做事虎头蛇尾。

· 冲动与多动:说话插嘴、情绪不稳,动作不断,坐着都能抖出一首交响乐。

· 执行功能障碍:时间管理能力差,任务启动困难,容易“拖到最后一刻”。

如果把ADHD患者的大脑比作一个公司,那么负责规划、决策和执行的“CEO”常常离岗溜号:需要决策时,要么拍脑门冲动决定,要么犹豫不决、天人交战。结果,生活就像用2G网速播放高清视频,卡顿、加载的时间比视频还长,期间还不断弹出广告,看似忙忙碌碌,正事毫无进展。

ADHD患者的大脑可以说是“散装管理”的典型代表:这个“CEO”不仅爱摸鱼,还对外界的风吹草动异常敏感:一会儿被新邮件吸引,一会儿又被窗外的鸟叫分神,甚至会因为突然想到一件“小事”,就丢下手头工作跑去翻旧照片。

研究发现,ADHD患者的注意力调节失灵,是因为大脑奖励系统的运作异常。奖励系统是大脑中负责驱动注意力、激发动机的关键机制,类似于给生活提供动力的“燃料开关”。与普通人相比,ADHD患者的奖励系统启动门槛更高:普通人可能需要“5格燃料”就能行动,而ADHD患者往往需要“10格”才能点燃。[4]

这种高启动阈值导致ADHD患者很难对常规任务产生兴趣或动力,尤其是那些缺乏直接回报或刺激的活动,比如完成作业、整理房间或处理繁琐的日常事务。而一旦任务足够有趣或刺激,例如刷视频、玩游戏、密室逃脱等,就能轻松激活他们的大脑,甚至过度专注到忘乎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ADHD患者总是在面对“重要但无聊”的事时会拖延,却能在最后关头爆发超强的冲刺能力。

为什么现在人人都像“ADHD”?

在社交媒体的渲染下,ADHD似乎从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变成了解释种种行为的“万能钥匙”:

·喜欢说走就走的旅行,不是浪漫,不是文艺,很可能是 ADHD;

·剁手都停不下来的买买买,不是成瘾,不是物质主义,很可能是 ADHD;

·只有 DDL 才有动力开工,不是懒惰,不是拖延,很可能是 ADHD;

·会议上频频打断他人,饭桌上总是侃侃而谈,不是有想法,不是爱表达,很可能是 ADHD;

·做事虎头蛇尾、兴趣三分钟热情,不是耐心不足,不是毅力不够,很可能是 ADHD;

·桌面乱糟糟,头皮又痒又臭才洗澡,不是邋遢,不是卫生习惯不好,很可能是 ADHD;

·刷手机可以一晚不睡,写报告却迟迟不行,不是摆烂,不是自制力差,很可能是 ADHD......

这些看似“症状”的描述,让几乎所有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为何会出现这种“人人都有点ADHD”的错觉?

1

原因一:模糊描述的自我对号入座

心理学中“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指出,人们容易相信那些模糊而普遍的描述,并觉得“特别准”“就是在点我”,仿佛是为自己量身定制的。比如这样的描述:“你渴望被喜爱、被崇拜,同时也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拥有很多未被开发的潜能,这些能力尚未以优点的形式发挥出来。虽然有一些性格缺陷,但大体而言,你都能有效地进行弥补。”这段话准确到吓人,是不是?星座运势、MBTI测试和占星术都是利用这一效应的经典例子。[5]

ADHD的诸多症状,比如“容易分心”“拖延”“对无聊的事情毫无动力”,乍一听非常具体,但其实是大多数人都有的普遍体验。试问,谁做事没有过分心、拖延,面对枯燥任务提不起劲的时候?谁无聊时不抖个腿、咬指甲、发呆或做做白日梦?谁没有头脑发热就冲动行事、三分钟热情,或者为“中午吃什么”而纠结一上午?

当这些普遍现象被冠以“ADHD症状”的标签时,人们很容易觉得“句句戳心”,下意识怀疑自己是不是也是ADHD。但看到影子并不意味着镜子里的那个人就是你。ADHD作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有着明确的诊断标准,并非单靠“几道题目”“几句描述”就能确诊的。

2

原因二:注意力经济把人训练成“易分心”

试着回忆一下:你上一次完整且专注地完成一件事,是多久以前?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注意力围剿”时代,而我们的手机,就是这场围剿战的主力军。社交媒体的无限瀑布流、短视频的15秒强刺激、工作群里@不停的提示音......我们的注意力被切割成无数碎片,而我们的大脑也被训练得只能进行“跳跃式”阅读和“蜻蜓点水式”思考。

这种由外部环境塑造的“分心”,与ADHD有着本质的区别:ADHD是源于大脑神经发育的“硬件”问题,而现代人的分心,是大脑“软件”在持续的外部攻击下,出现了卡顿和过载。

简单说,不是你的大脑出了bug,而是你所处的环境,正在用洪水般地信息刺激冲刷你的认知资源,淹没你的专注力。当整个社会都在用2G网速加载4K视频时,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卡”得不行。

3

原因三:标签带来心理安慰与归属

过去,当我们拖延、分心、难以完成任务时,第一反应往往是自责:我不够努力、我不够聪明、我不够自律。而ADHD的流行,让这些问题统统都被归因于“大脑构造不同”,给了人们另一个解释:“不是因为我不够好,而是因为我的大脑不一样。”这种归因方式,让人瞬间卸下了沉重的自我批判,在面对挫折时,找到一种更宽容、更接纳自我的视角。

在社交网络的讨论中,ADHD不再只是一个医学术语,而是逐渐演变成一种“身份认同”。那些在生活中感到孤独、混乱或对自己现状感到困惑的人,可以通过这个标签找到一个共同的解释框架:“原来不只是我这样,我还有一群‘同类’。”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带来极大的心理安慰。正因为如此,社交媒体上的ADHD讨论,常常充满了共鸣和“认亲”的氛围。

迟来的发现:

“人人 ADHD”的热潮

有其积极的一面

尽管“人人ADHD”的热潮中夹杂不少误解和跟风,却也隐藏着一个令人心酸的真相:有相当一部分“自我诊断”的人,可能真的是被遗漏的ADHD患者。而这一股热潮像一束强光,照进了许多被遗忘的角落。



许多成年人在看到ADHD的描述时,经历了“啊哈!”时刻(Aha! Moment):童年时被简单归结为“怪异”“叛逆”“懒惰”的行为,以及学业上的挣扎、社交中的笨拙、生活里的混乱,在这一刻终于被串联起来,找到了答案。

尤其是许多女性,她们在童年时更多表现为“注意力缺陷型”:不吵不闹,只是安静地走神、做白日梦,内心思绪万千。这些“安静的走神者”常常被老师和家长忽视,她们的困扰被简单归结为“内向”或“不够聪明”。当她们长大成人,在职场、家庭中面临更复杂的挑战时,深藏的执行功能缺陷才全面爆发:用拖延、过度准备和加班来“补洞”,长期以焦虑和内耗的方式付费。[1]

而网络科普,恰好成了她们自我发现的第一个窗口:多年来的自我怀疑和内疚,仿佛在一瞬间烟消云散,原来那些挣扎并非源于性格缺陷或意志力薄弱,而是一个可以被理解、被干预的生理现实。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人人ADHD”的讨论,无论其中有多少跟风与误解,它至少成功地将一个长期被污名化和忽视的议题推向了公众视野,让无数在黑暗中独自挣扎的“怪小孩”,有机会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如何确诊 ADHD ?

那么,如何分辨自己只是被时代洪流裹挟的“注意力困难户”,还是真正需要帮助的ADHD患者?请记住,ADHD的诊断是一件极其严肃的医学行为,绝非网络自测可以定论。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ADHD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2]:

早发性:症状在 12 岁之前就已经出现。成人 ADHD 不是成年后才得的病,而是童年问题的延续和演变。

跨情境性:症状必须在至少两种或以上的场合中造成困扰。比如,你不仅在公司开会时走神,在家和伴侣聊天时也心不在焉;不仅工作拖延,即使饿到胃疼,去吃饭这件事也能一拖再拖。

功能损害性:这是最核心的一点,症状必须对生活造成了显著的、持续的负面影响。人人都会拖延,但 ADHD 的拖延可能会让你丢掉工作或被退学;人人都会冲动消费,但 ADHD 的冲动可能会让你背上巨额债务。这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程度,是区分“有点像”和“真的是”的关键。

如果你高度怀疑自己是ADHD,请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前往正规医院寻求专业评估。诊断的目的,不是为生活的混乱寻找借口,而是为未来努力找到一个科学的入口。

结语

“人人ADHD”的网络热潮,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这个时代普遍的“注意力焦虑”和对自我理解的深切渴望。镜子折射出来的,或许有误解、有调侃、有和解、有释然,更有照亮黑暗角落的一束微光。

我们不必急于给自己贴上或撕下某个标签,也无需苛责这场导致“诊断膨胀”的“赛博狂欢”。真正重要的是,通过这场讨论,试着从更科学的角度,认识ADHD,理解ADHD,应对ADH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本机票大涨,三大航司免费退改签!这是航空公司与国人间的默契

日本机票大涨,三大航司免费退改签!这是航空公司与国人间的默契

垛垛糖
2025-11-15 22:16:27
出色,湖人队东契奇透露球队在第二个赛季中化学反应如何增强

出色,湖人队东契奇透露球队在第二个赛季中化学反应如何增强

好火子
2025-11-17 02:57:03
不许中国改变现状,我方首次明确侵略,敢保台解放军必攻日本土?

不许中国改变现状,我方首次明确侵略,敢保台解放军必攻日本土?

林子说事
2025-11-17 02:03:27
把兰州文旅干破防的“剪刀姐”身份被扒,不是谁发视频谁有理

把兰州文旅干破防的“剪刀姐”身份被扒,不是谁发视频谁有理

Mr王的饭后茶
2025-11-16 21:54:10
老燕子的缅北往事!模特被前夫用祼照威胁!

老燕子的缅北往事!模特被前夫用祼照威胁!

八卦疯叔
2025-11-16 13:16:54
贼心不死!一百年来,日本处心积虑斩断华夏龙脉,破坏中国国运!

贼心不死!一百年来,日本处心积虑斩断华夏龙脉,破坏中国国运!

阿胡
2025-11-16 12:31:27
奇迹诞生:补时绝杀,大黑马绝境翻盘,杀入世界杯附加赛

奇迹诞生:补时绝杀,大黑马绝境翻盘,杀入世界杯附加赛

足球狗说
2025-11-17 00:07:54
290亿!小米再次爆火

290亿!小米再次爆火

蒋东文
2025-11-14 18:44:32
女子铅球决赛:老将巩立姣19米68摘金,实现全运会五连冠

女子铅球决赛:老将巩立姣19米68摘金,实现全运会五连冠

全景体育V
2025-11-16 20:30:46
琉球之后下一个将是苏禄国复国!不然怎么告慰为反殖民牺牲的先辈

琉球之后下一个将是苏禄国复国!不然怎么告慰为反殖民牺牲的先辈

历史求所知
2025-11-16 19:55:17
给最近热播的国剧排个名,唐朝诡事录第2、四喜第9、第一名杀疯了

给最近热播的国剧排个名,唐朝诡事录第2、四喜第9、第一名杀疯了

追星顶流大姑娘
2025-11-16 15:15:28
失业的负债的扎堆入局,网约车快成“难民营”了……

失业的负债的扎堆入局,网约车快成“难民营”了……

柴狗夫斯基
2025-11-11 10:25:06
宫鲁鸣不用她是有原因的,看看颁奖典礼上这一幕,太让四川寒心了

宫鲁鸣不用她是有原因的,看看颁奖典礼上这一幕,太让四川寒心了

萌兰聊个球
2025-11-16 09:35:46
不舍!中国羽毛球三位世界冠军同一天说再见,何冰娇哭着亲吻场地

不舍!中国羽毛球三位世界冠军同一天说再见,何冰娇哭着亲吻场地

体坛小二哥
2025-11-16 18:53:51
正部级蔡名照、叶冬松、黄明、宋秀岩、冯正霖、许又声、苗圩、傅自应、欧阳坚、黄建盛,有新任务

正部级蔡名照、叶冬松、黄明、宋秀岩、冯正霖、许又声、苗圩、傅自应、欧阳坚、黄建盛,有新任务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15 20:41:56
年薪5520万,只打6场比赛又受伤!NBA退步最快超巨,该考虑退役了

年薪5520万,只打6场比赛又受伤!NBA退步最快超巨,该考虑退役了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17 00:49:22
神剧本!匈牙利主场惨遭热刺弃将帽子戏法准绝杀 40年无缘世界杯

神剧本!匈牙利主场惨遭热刺弃将帽子戏法准绝杀 40年无缘世界杯

笑男聊体坛
2025-11-17 01:01:07
如果有人问:你觉得美国好,你为什么不去美国?怎么回答比较好?

如果有人问:你觉得美国好,你为什么不去美国?怎么回答比较好?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1-15 09:03:25
曾某真不简单,前夫比她大12岁,现在的她没有行政职务,只做手术

曾某真不简单,前夫比她大12岁,现在的她没有行政职务,只做手术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6 17:25:22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1-15 11:51:48
2025-11-17 03:16:49
深度报
深度报
一介草民,不平则鸣。
2691文章数 45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教育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教育要闻

妈妈晒高二儿子吃宵夜,女网友眼睛看直了:这颜值,小姑娘遭殃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