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空军成立76周年,空军发布主题微电影《梦远》,首次曝光了有人无人协同飞行画面,歼-16D和歼-20配合攻击-11,组成了电磁压制、隐身制空和穿透突防的踹门组合。
看到解放军公开这一幕,很多美国媒体和军事观察家也感慨,有了攻击-11这个踹门“悍将”,歼-20以后都不用打头阵了。
![]()
先得跟大伙说清楚,空战里的 “踹门” 不是真的踹大门,而是要在敌方密密麻麻的防空网里撕开个口子。敌方肯定布了雷达、导弹、指挥中心这些 “眼睛”“耳朵”“大脑”,要让后续的战机、导弹能安全进去,就得先把这些玩意儿敲掉。以前大家都觉得,这事只能靠歼 - 20 这种隐身五代机来干 —— 毕竟它飞得快、隐身好,能偷偷摸到敌方雷达附近动手。可这次曝光的组合一出来,才发现解放军的思路更绝,直接搞出了 “电磁压制 + 隐身制空 + 穿透突防” 的三重保障,把风险和效率都算到极致了。
![]()
这里面最抢眼的就是攻击 - 11,这次官方还给它安了个 “玄龙” 的代号,画面里能清楚看到机身编号 “玄龙 08”—— 这可不是两三架试验品的规模,能有编号而且到了 “08”,说明早就批量列装形成战斗力了。再看它的样子,浑身光溜溜没有垂尾,是典型的飞翼布局,这种造型天生就擅长躲雷达,再加上机身涂的隐身涂料,还有专门藏起来的进气道和尾喷口,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雷达反射面积都小得可怜,隐身性能比歼 - 20 还强。更关键的是它肚子里有内置弹舱,能装 2 吨多的精确制导弹药,既不破坏隐身外形,又能精准炸掉敌方的雷达站、指挥中心这些硬茬目标。而且它航程能超 4000 公里,就算慢悠悠飞,也能覆盖整个第一岛链,完全能深入敌方腹地搞突袭,根本不用怕被半路拦截。
![]()
但光有隐身无人机还不够,得有人帮它扫清 “看不见的障碍”,歼 - 16D 就是干这个的 “电子战高手”。这飞机是专门改造成电子战用的,机翼尖挂着两个像 “小方盒” 的电子吊舱,跟美军最先进的 EA-18G 电子战飞机用的吊舱功能差不多 —— 能一边监听敌方雷达的频率,一边精准定位雷达在哪儿,要么用强电磁干扰把对方雷达变成 “瞎子”,要么直接引导反辐射导弹把雷达炸上天。
![]()
之前有次公开的演练里,歼 - 16D 甚至能干扰 055 大驱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要知道那雷达的功率和抗干扰能力都是顶尖的,连它都能压制,对付地面那些固定的防空雷达,更是手到擒来。所以在这个组合里,歼 - 16D 得先开机释放干扰,把敌方的预警雷达、火控雷达全搅乱,让他们根本没法锁定目标,这样攻击 - 11 和歼 - 20 才能顺着 “安全通道” 往前冲。
![]()
以前大家都把歼 - 20 当绝对主力,觉得它既得当先锋冲在前头,又得当保镖保护队友,压力大得很。可现在有了攻击 - 11 和歼 - 16D,歼 - 20 的角色反而更灵活了,尤其是双座版的歼 - 20S,后座飞行员专门负责指挥无人机,一架歼 - 20S 就能同时管两三架攻击 - 11。真到了实战的时候,歼 - 20 不用再冒险冲第一波,而是躲在相对安全的区域当 “指挥中枢”—— 用自己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盯着整个战场,给攻击 - 11 下达攻击指令,同时收拾掉敢来拦截的敌方战机,把制空权牢牢抓在手里。
![]()
这样一来,最危险的 “踹门” 任务交给攻击 - 11,就算无人机被击落了也没人伤亡,歼 - 20 的损耗风险大大降低,这才是美国专家感慨 “歼 - 20 不用打头阵” 的真正原因 —— 不是歼 - 20 不行了,而是解放军有了更安全、更高效的打法。
![]()
这三架飞机凑一起的作战流程,其实特别清晰,跟搭积木似的环环相扣:首先是歼 - 16D 先抵近敌方防空圈,开机释放电磁干扰,把敌方的防空预警网搅成 “一锅粥”;接着攻击 - 11 趁着这个混乱,悄无声息地穿透防空网,用内置弹舱里的导弹或炸弹,精准炸掉敌方的雷达站、指挥中心,在防空网上撕开个大口子;最后歼 - 20 跟进,清扫掉残余的敌方战机,掩护后续的轰炸机、运输机或者其他作战飞机进场,完成后续的打击任务。这套 “有人决策 + 无人执行” 的模式,把隐身、电磁压制、精确打击的优势全结合起来了,既能打又能防,还不用担太大的人员伤亡风险,放眼全球,现在也就解放军能把这套体系玩得这么熟练,形成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
美国媒体之所以这么感慨,其实是有点 “羡慕又焦虑”—— 他们自己也早就提出了 “忠诚僚机” 的概念,想让无人机跟着 F-35 一起作战,比如 XQ-58A “女武神”、MQ-28 “幽灵蝙蝠” 这些无人机,喊了好几年口号,可直到现在还停留在试验阶段,要么是隐身性能不够,要么是载弹量太少,要么就是没法跟有人机顺畅协同。结果解放军直接公开了实战化的编队画面,等于给他们上了一课:“忠诚僚机” 不是画饼,而是真能拉出来打仗的。更让他们头疼的是,这套组合专门针对现代防空体系 —— 像美军在亚太部署的萨德、爱国者导弹系统,全靠雷达来发现和锁定目标,遇上歼 - 16D 的电磁干扰和攻击 - 11 的隐身突防,很可能刚开机就被端掉,根本来不及反应。
![]()
而且攻击 - 11 还不只能在空军用,海军的舰载版攻击 - 21 早就亮相了 —— 折叠机翼的设计刚好能塞进航母的机库,作战半径接近 2000 公里,未来 076 两栖攻击舰的电磁弹射器,也能把它弹上天。这意味着不管是陆地还是海上,解放军都有了靠谱的 “踹门利器”,不用再依赖单一军种的装备。美国军事观察家看得很明白,这已经不是单一装备的比拼了,而是作战体系的代差 —— 解放军已经从 “靠某一款先进战机撑场面”,转向了 “靠体系化协同打胜仗”,这种优势比任何单一装备都更难对付。
![]()
说到底,这个 “踹门组合” 的亮相,本质上是中国空军实力的一次 “公开秀肌肉”。以前美军总觉得自己的空中优势没人能撼动,觉得只有他们能玩明白隐身、电子战、无人机这些高端玩法。可现在解放军用实实在在的装备和战术证明,他们不仅能造出先进的隐身战机、无人机,还能把这些装备捏合成一个能打硬仗的体系。
![]()
美国媒体感慨歼 - 20 不用打头阵,表面上是夸攻击 - 11 厉害,实际上是看清了一个事实:解放军的空中作战能力已经强到能让五代机 “退居二线”,把更危险的任务交给无人机,这种体系化的优势,比任何一款先进战机都更让他们忌惮。毕竟在现代战争里,谁能先形成体系化优势,谁就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而现在,解放军显然已经走在了前面。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