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10 月,美国司法部发起的跨国执法行动震惊全球:
柬埔寨太子集团创始人陈志被指控领导横跨 30 多国的犯罪网络,涉嫌电汇欺诈、洗钱、强迫劳动及人口贩运等多项重罪。
美国执法部门一举没收陈志及其集团的 12.7 万枚比特币(市值 150 亿美元),英国同步冻结其伦敦 19 处豪宅,同时美国对此人发出全球通缉令。
起诉书揭露,陈志在柬埔寨设立十余个 “诈骗营地”,通过 “杀猪盘” 诱骗全球受害者投入资金,仅2024 年美国就有 3000 余人受害,损失超 8 亿美元。
但陈志的比特币是如何被没收,一直是个谜。
但近期随着区块链溯源技术的深入追踪和关键证据的曝光,这起看似常规的涉案资产没收案,逐渐揭开了一场历时四年、由国家级力量操盘的“黑吃黑”大戏。
在去中心化的数字世界里,手握公权力的美国政府,竟疑似化身黑客,用技术漏洞窃取赃款,再以司法名义“合法”收编,上演了一出颠覆认知的金融悬疑剧。
故事的起点要追溯到2020年12月29日。
当时,以中国和伊朗为主要运营基地的LuBian矿池突发重大黑客攻击,超过90%的资产被瞬间转移。
区块链链上数据清晰记录,攻击者从矿池旗下5000余个关联钱包地址中,精准抽走127272.06953176枚比特币,当时市值约35亿美元,剩余资产不足200枚比特币。
诡异的是,与普通黑客得手后急于变现的操作不同,这批巨额比特币被转入匿名钱包后便陷入沉寂,
整整四年分文未动,这是仅存在不足万分之一的测试性“尘埃交易”。
矿池背后的实际控制人陈志及其太子集团陷入恐慌。
他们深知比特币的归属核心在于私钥,一旦私钥丢失,资产便彻底脱离掌控。
2021年初,陈志团队通过比特币区块链的OP_RETURN功能,在链上嵌入超过1500条求助信息,耗费约1.4枚比特币手续费,恳求攻击者归还资产并承诺支付高额赎金。
2022年7月,他们再次加码,连续发送多条定向消息,甚至用上“致拯救资产的白帽黑客”这样的表述,试图通过妥协换回损失,但始终未收到任何回应。
这些刻在区块链上的“求饶信”,如今成了印证资产归属和被盗事实的铁证。
四年后的2024年6月,沉寂的比特币终于有了动静。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这批资产被分批转移至新的钱包地址,而区块链追踪平台ARKHAM迅速将这些地址标记为“美国政府持有”。
紧接着,2025年10月,美国司法部正式起诉陈志,以涉嫌洗钱、非法交易等罪名,宣布“依法没收”这批12.7万枚比特币。
起诉书中对如何获取资产私钥、如何追踪到钱包地址等关键信息讳莫如深,仅以“司法调查所得”一笔带过。
真正的突破口来自安全研究机构的技术溯源。
2023年8月,境外安全团队MilkSad公布了一项重大发现:
一款第三方密钥生成工具存在严重的伪随机数生成器(PRNG)漏洞(CVE-2023-39910),而LuBian矿池恰好使用了这款存在缺陷的工具。
比特币私钥本应是256位完全随机的二进制数,破解概率近乎为零,但LuBian矿池的私钥生成算法偷工减料,仅采用32位随机数结合时间戳作为种子,使用早已被行业淘汰的Mersenne Twister(MT19937-32)算法。
这相当于用四位数密码保护金库,理论上仅需尝试42.9亿次即可破解,用优化后的攻击脚本每秒测试百万次,全程仅需1.17小时。
更关键的是,研究团队在公布的受影响地址列表中,发现了美国司法部起诉书中列明的全部25个核心钱包地址。
结合链上交易记录分析,2020年12月的攻击具备明显的国家级行动特征:
所有被盗资产的转移交易使用相同的546聪手续费,明显是自动化批量脚本操作;
攻击时机精准,恰好避开矿池日常巡检时段;
得手后长期蛰伏,完全不计较资金的时间成本,这与普通黑客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逻辑截然不同。
种种迹象表明,2020年的“黑客攻击”并非民间行为,而是由专业技术团队执行的精准窃取,而最终的获益者正是美国政府。
这起案件暴露的不仅是一场“黑吃黑”的操作,更揭开了美国政府在加密资产管理领域的双重标准与系统性混乱。
长期以来,市场普遍认为美国政府通过司法没收持有近20万枚比特币,形成所谓的“战略储备”,
但2025年3月曝光的司法部法警局文件显示,其实际可控的比特币仅28988枚,价值约34.4亿美元,与市场预期相差近8倍。
巨大的缺口让外界怀疑,美国政府早已通过秘密抛售、场外交易等方式处置了大量没收资产,而此次“没收”陈志的比特币,恰好能填补战略储备的空缺。
事实上,美国政府在加密资产处理上早有“黑历史”。
2014年,法警局将丝绸之路案件中没收的3万枚比特币低价拍卖,按如今市价计算,直接损失超过170亿美元。
而此次事件中,美国政府一边推进“战略比特币储备”(SBR)计划,宣称要将没收的加密资产作为长期战略资产;
一边却疑似通过黑客手段窃取资产,再以司法名义合法化,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操作,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
参议员Cynthia Lummis公开批评这是“严重的战略失误”,认为这种不透明操作会削弱美国在数字金融领域的公信力,而白宫加密顾问则提议通过二级市场回购比特币填补储备缺口,进一步佐证了政府对加密资产的迫切需求。
从法律层面看,美国政府的操作存在明显的程序瑕疵。
即便陈志确实存在违法犯罪行为,资产没收也应通过合法的司法程序,而非事前窃取、事后补证。
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让这场操作留下了永久证据,美国政府绕过正当程序,利用技术漏洞窃取资产的行为,本质上是公权力的滥用。
对于加密货币行业而言,这起案件更是敲响了警钟:非托管钱包并非绝对安全,技术漏洞可能成为国家级力量的攻击突破口;
而所谓的“司法没收”,在缺乏国际监管的情况下,可能沦为强权掠夺的工具。
如今,12.7万枚比特币仍静静地躺在美国政府控制的钱包地址中,市值已飙升至150亿美元。
陈志及其太子集团因自身涉嫌违法,难以在国际层面有效维权,而美国政府则凭借强大的话语权和司法体系,将这场“黑吃黑”包装成“打击跨国犯罪”的正义行动。
而这150亿美元,更多是来自中国人民的血泪,绝不能令老美满口吃下。
建议全国受害者向美国政府发起诉讼!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