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小六
谁能料到,掌控着 Facebook 与 Instagram 的美国科技巨头 Meta。
竟在暗地里靠着推送诈骗广告、兜售违禁品攫取巨额不义之财!
根据路透社披露的内部文件显示,该公司仅灰色地带的非法收益就高达1140亿元人民币,数字令人震惊!
更令人愤慨的是,全球数十亿用户因此深受其害,财产安全乃至身心健康都遭受严重冲击……
![]()
1140 亿黑心钱:把诈骗当 “生意” 做
Meta 近年来所获利润中,相当一部分是建立在无数用户的痛苦之上。
2024 年公司全年营收达到1645亿美元,其中广告收入占比高达97.8%。
而在这庞大的广告收益中,竟有约10%来源于欺诈信息、非法赌博平台以及违禁药品等“高风险广告”,折合金额达160亿美元,这一数额甚至超过了许多中小型国家全年的经济总量。
单以明确标记为虚假宣传的广告类别计算,年收入便高达70亿美元,相当于每秒钟就有超过17万条诈骗内容正在为其创造价值。这哪里是在运营社交平台,分明是将网络诈骗视作核心盈利模式。
![]()
更为恶劣的是,Meta 还构建了一套纵容违规行为的系统性机制,使审核流程沦为摆设。
其自动化审查系统设定了一项荒谬规则:只有当广告主涉嫌欺诈的概率超过95%,才会被暂停账户。
若风险评估低于该阈值,不仅不会下架广告,反而会通过提高竞价费用的方式“惩罚”合规者,实质上等于允许骗子花钱购买流量曝光,用亿万用户的隐私与财产安全换取自身营收增长。
到了2025年,公司内部进一步出台规定,要求打击违规广告所导致的总收入损失不得超过0.15%,即最多容忍1.35亿美元的下滑。
对比高达160亿美元的灰色收入,这项所谓的“止损红线”形同虚设,显然是主动选择默许甚至鼓励此类广告持续存在。
![]()
数十亿用户被坑:从钱包到健康都遭罪
如今打开任何一款 Meta 旗下的应用,几乎处处充斥着无孔不入的诈骗推广信息。
平台每日推送的“高风险广告”数量高达150亿条,平均每位用户每天要接收几十甚至上百条此类内容。
无论是 Facebook 的信息流、Instagram 的短视频推荐页,还是 WhatsApp 的私信界面,均已被这些有害信息全面渗透,用户的数字生活空间毫无避难之所。
更加阴险的是,Meta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精准投放。
![]()
系统依据用户的浏览和点击记录,自动识别并标注出“易受骗目标群体”。你越是点击某一类广告,算法就越频繁地向你推送相似内容。
由此形成“越点越推、越推越骗”的恶性闭环,将用户牢牢锁定在精心设计的骗局之中。
许多人正是在这种诱导下落入陷阱——看到所谓“稳赚不赔”“月入十万”的投资项目广告后轻信投入资金,最终血本无归。
还有伪装成休闲娱乐网站的非法在线赌场,先以小额返利吸引用户尝试,逐步诱使其沉迷赌博,最终导致家庭破裂、倾家荡产。
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更是成为重点侵害对象。
![]()
骗子利用 Meta 平台发布各类未经批准的“神药”广告,宣称能根治癌症、糖尿病等疑难病症。不少老人信以为真,花光积蓄购买后不仅未能治病,反而延误正规治疗时机,身体状况急剧恶化。
此外,假冒奢侈品牌商品泛滥成灾,消费者付款后收到的往往是劣质仿品,甚至直接遭遇商家失联拉黑。
美国商人古兹曼曾被他人冒名发布4400条虚假促销广告,大量受骗顾客误以为是他本人所为,纷纷上门投诉索赔,最终导致他的合法生意彻底倒闭。
更有老人因轻信“免费领取礼品”广告而泄露信用卡信息,毕生积蓄一夜之间被全部刷空,令人心痛不已。
数据更能揭示真相,Meta 已然演变为全球最大的诈骗温床之一。
![]()
2025 年 Meta 自身安全团队发布的报告指出,美国境内三分之一成功实施的诈骗案件均与其平台密切相关。
其内部文件也坦承,在 Meta 上投放诈骗广告的难度远低于谷歌等竞争对手。
低门槛、高回报的操作环境助长了整个黑色产业链的扩张,普通用户则成了任人宰割的韭菜。
最令人愤怒的是,Meta 其实早已洞悉这一切问题的存在!
![]()
Meta 的态度:装聋作哑还耍小聪明
早在三年前,公司内部就已察觉到违规广告泛滥成灾的现象。2025年4月的一份内部评估直言不讳地承认,Meta 正是支撑全球“欺诈经济”的关键支柱之一。
尽管安全部门清楚知晓用户正承受巨大损失,但由于不愿放弃可观的灰色收入,始终未采取实质性整改措施。
反观谷歌,对违法广告始终保持高压清理态势;而 Meta 却始终选择视而不见,眼中只看得见金钱利益。
它甚至做过一笔冷酷的利益权衡:即便因违法行为被处以最高10亿美元罚款,但仅半年时间就能从高风险广告中赚回35亿美元。
![]()
罚款金额尚不足其半年非法收益的三分之一,这种“赚多罚少”的现实让平台毫无整改动力。
更讽刺的是,审核标准竟然区别对待大小客户。
小型广告主若涉及金融诈骗,累计被标记8次即会被封禁;而大型客户即便违规记录超过500次,仍可照常投放广告,赤裸裸地体现出“嫌贫爱富”的双标逻辑,规则形同儿戏。
面对媒体曝光,Meta 的回应更是充满敷衍与回避。
![]()
其发言人声称“10%灰色收入的说法过于笼统”,但当被追问具体反驳数据时却无法提供任何证据支持。
同时大肆宣传称过去18个月诈骗广告举报量下降58%,2025年共删除1.34亿条欺诈内容。
然而现实是,1.34亿条删除量还不足其单日推送总量的1%,如此微弱的清理力度,无异于隔靴搔痒。
嘴上喊着打击诈骗,背后却依靠算法助推传播、收取费用放行广告,唯利是图的本质暴露无遗。
可以说,当前数字广告生态的信任危机,很大程度上正是由这家巨头亲手酿成,堪称行业秩序的“破坏者”!
![]()
结语
Meta 所攫取的1140亿元灰色收入,每一笔都沾满了全球数十亿用户的血泪。
每天推送的150亿条诈骗广告,正在一点点瓦解公众对科技企业的基本信任。如今,该公司已面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与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正式调查,越来越多用户也开始发起抵制行动。
若真心希望扭转局面,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革现有审核体系,彻底废除“营收保护上限”这一扭曲机制,对诈骗广告实行零容忍政策,真正将用户权益置于首位。
追求商业利益无可厚非,但必须牢记:利润绝不能凌驾于社会责任之上。唯有守住道德底线,企业才能走得长远;否则,终将迎来信任崩塌、众叛亲离的结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