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牌国有芯片研究机构,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出品丨自主可控新鲜事
本文内容来源于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
正文共718,建议阅读时间2分钟
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这家曾在中国半导体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老牌国有研究机构,近日因未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迭代,最终走向被申请强制清算的结局,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的历史可追溯至1974年1月,是我国最早研制和生产半导体器件的单位之一,隶属于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该研究所曾创下多项国内第一,包括1979年成功仿制出国内第一块单片8位微处理器8080A,填补了国内微处理器领域的空白。此外,研究所还在MOS工艺基础上突破多项关键技术,成功量产存储器、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等大规模集成电路,并在航天工程等国家重大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尽管技术积累深厚,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体制僵化、创新机制不足、资本运作能力弱等问题。自2000年后,该研究所鲜有技术突破公开,其位于静安区胶州路397号的基地也早已停产。
此次强制清算程序的启动,依据《企业破产法》,管理人将依法清查其资产与债务,处理职工安置等事宜。这一举措标志着这家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国有研究机构将实质退出历史舞台。
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的兴衰历程,折射出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典型轨迹:从1970-1980年代国有机构承担技术攻坚,到1990年代后市场化企业成为创新主力,再到2020年代资本与技术双密集的激烈竞争格局。其落幕为行业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技术积累是起点,而持续的创新机制、灵活的市场响应和强大的资本支持,才是企业长久生存的关键。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于2025年11月6日公开了相关清算信息,进一步确认了该研究所的清算进程。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点击下方标题,洞悉信创产业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