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金融小博士)
一、行业背景:政策与技术双轮突破,国产侵入式产品开启商业化元年
2025年,脑机接口(BCI)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进程显著提速,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形成共振。政策端,工信部等七部门明确“2027年关键技术突破、初步建立产业体系”目标;国家医保局新增“脑机接口置入费”“适配费”等价格项目,加速临床应用与收费;工信部更将脑机接口列为未来产业重点培育方向。技术端,国内企业频传捷报:11月,上海阶梯医疗“植入式无线脑机接口系统”成为国内首个进入NMPA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的侵入式产品,标志国产侵入式脑机接口从临床验证迈向市场准入;岩山科技通过sEEG电极+脑电大模型实现中文精准识别,为渐冻症患者提供沟通可能;非侵入式电极技术(如柔性触觉传感器)逐步适配消费级场景。
全球竞争中,Neuralink计划2029年推出Telepathy设备,但国内企业已在部分领域实现技术反超(如岩山科技60ms超低延迟操控性能超越Neuralink早期版本),产业化进程进入“抢跑期”。
![]()
二、产业链全景:上中下游分工明确,技术与场景双轮驱动
脑机接口产业链可分为上游(电极/芯片)—中游(脑电处理设备)—下游(应用场景)三大环节,各环节技术壁垒与商业化节奏差异显著,需针对性挖掘投资机会。
(一)上游:电极与芯片,技术壁垒最高的“卡脖子”环节
上游决定脑机接口的信号精度与稳定性,是产业链核心竞争力所在,重点关注植入式电极/芯片与非侵入式电极/芯片两类技术路线。
1. 植入式电极/芯片:医疗场景的“信号基石”
高德红外(002414.SZ):子公司苏州能斯达开发的0.1mm柔性触觉传感器,适配非侵入式脑电采集模块,非侵入式硬件进度居A股第一。柔性电极可降低免疫排斥反应,延长信号采集时长。
伟思医疗(688580.SH):聚焦植入式电极的生物相容性优化,其微电极阵列(256导以上)在癫痫精准定位场景中已进入临床验证,长期信号稳定性突出。
汉威科技(300007.SZ):子公司苏州能斯达开发0.1mm柔性触觉传感器,非侵入式硬件进度A股第一,适配脑电采集模块。
创新医疗(002173.SZ):参股公司博灵医疗(参股40%)开发BCI-4000植入式系统,植入式硬件进度A股第二。
2. 非侵入式芯片:消费级场景的“入口钥匙”
翔宇医疗(688626.SH):自研多模态脑电采集设备,下半年将获多款“脑机接口”命名二类证,芯片支持脑电+眼动多模态融合,适配康复领域。
佳禾智能(300793.SZ):全资子公司思派康拥有12通道脑电传感器发明专利,头戴设备可用于游戏意念操控,适配移动终端实时解码。
南京熊猫(600775.SH):承担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多模态人机交互系统集成关键技术”,整合脑电、语音、手势等多维度交互技术。
(二)中游:脑电处理设备,数据与算法构建壁垒
中游负责脑电信号的采集、分析与传输,核心能力在于低延迟(<60ms)、多模态融合(脑电+语音+手势)及数据压缩。
科大讯飞(002230.SZ):与华南理工共建研究院,脑电信号情绪识别准确率92%,算法优势显著,未来或拓展教育、心理健康场景。
岩山科技(600540.SH):非侵入式脑电交互技术实现60ms超低延迟操控(性能超Neuralink早期版本),已应用于《黑神话:悟空》。
诚益通(300430.SZ):通过脑连科技与大兴医药基地联合成立“脑机接口植入式生物实验室”,布局非侵入式和侵入式脑机接口。
(三)下游:应用场景爆发,医疗与消费双轮驱动
下游应用决定行业天花板,当前医疗(癫痫、帕金森、渐冻症)与消费(游戏、家居、康复)是两大核心方向。
1. 医疗康复:刚需场景,高毛利+政策支持
爱朋医疗(300753.SZ):参股常州瑞神安,布局脑电采集设备;非侵入式麻醉深度监测仪通过脑电识别镇静状态,覆盖手术全程,净利率约15%。
三博脑科(301293.SZ):旗下医院开展脑机接口临床试验,与清华共建“脑机精准医学联合研究中心”;神经外科龙头,癫痫诊疗、脑起搏器等产品毛利率超60%。
浙江东日(600113.SZ):合作研发脑机接口技术,领涨医疗康复板块。
天智航(688277.SH):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占率第一(39.77%),支持癫痫病灶电极植入、帕金森DBS手术,是植入式脑机接口落地关键工具。
威高骨科(688161.SH):关联度第一,子公司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支持癫痫病灶电极植入。
三友医疗(688085.SH):关联度第三,参股春风化雨(脊柱手术机器人)。
2. 家居娱乐:消费级场景,技术适配性强
麒盛科技(603610.SZ):对外投资睡眠产业技术与平台,双向脑机交互技术用于智能家居。
汤姆猫(300459.SZ):将脑机接口植入AI游戏,开发“意念操控”产品,依托IP用户基础降低试错成本。
佳禾智能(300793.SZ):12通道脑电传感器头戴设备用于游戏意念操控,适配移动终端。
荣泰健康(603579.SZ):布局脑机融合技术在智能健康领域应用。
岩山科技(600540.SH):非侵入式脑电交互技术应用于《黑神话:悟空》,游戏场景延迟敏感,技术优势转化为用户粘性。
3. 植入手术机器人:高精度操作,稀缺性标的
博实股份(002698.SZ):参股思哲睿智能医疗(16.54%),布局四臂微创腹腔手术机器人。
联影医疗(688271.SH):获得“内窥镜台车及医用机器人”发明专利。
澳华内镜(688212.SH):技术适配手术机器人导航系统。
【免责声明】本文引用官方媒体和网络新闻资料,如有错误,请以最新信息为准。本文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交流探讨,请审慎阅读。市场有风险,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理性独立思考之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