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段私密录音的曝光,将著名导演王家卫及其作品《繁花》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2025年10月底,《繁花》剧本助理编剧古二(本名程骏年)在网络上放出七段总时长一小时的录音,迅速引发舆论海啸。
录音中,王家卫与编剧秦雯的私密对话令人瞠目:
唐嫣被评“很装”,陈道明被称为“极品”、“阴阳同体”,老戏骨游本昌成了“不是省油的灯”。
而对金靖开的不雅黄腔、秦雯自曝“袭警被捞”的经历,更让这场风波从艺术领域蔓延至法律与道德的争议场。
![]()
![]()
被《繁花》遗忘的“造梦人”
时间回到2023年冬天,《繁花》绽放,满城追捧。
“王家卫的美学封神”
“国产剧的质感巅峰”
“看了《繁花》,就再也看不了磨皮滤镜十级的其他电视剧了”
![]()
所有的赞誉和鲜花涌向导演王家卫和剧组主创,剧中精致的沪上风情、跌宕的商战叙事,让这部剧横扫各大影视奖项。
但在屏幕之外,网名 “古二” 的编剧程骏年,却开始了一段为署名与权益奔走的漫长历程。
古二,本名程骏年,中戏科班出身,在《繁花》官方公布名单中,他的职务是“前期责任编辑”。
根据他公布长文中讲述,在项目筹备期,他负责核心金融线的搭建,自费研究、采访,撰写了大量基础文档。
然而,这些被他视为“骨架”级的贡献,在成片中仅被标注为“前期责任编辑”,并获得每月3000至6000元的薪酬。
他指出,自己的工作范围超出了编剧职责,一度包括为导演处理生活事务。
2023年底至2024年,他多次与剧组沟通署名和薪酬问题,被各种推诿。他试图通过自媒体发声,但相关文章未能掀起广泛关注。
![]()
其实,程骏年的处境并非个例。在影视工业中,存在着大量被称为“影子编剧”或“剧本医生”的幕后创作者。
他们承担核心构思、修改甚至重写工作,却因资历、权力结构或合同陷阱等原因,其贡献或被吸纳、或被埋没,最终难以在作品的光环中获得应有的姓名。
他的遭遇,其实只是一群沉默群体困境的极端缩影。
![]()
窃取者的加冕?
时间来到2024年,这一年,秦雯凭借《繁花》剧本,接连捧起白玉兰与金鹰两座“最佳编剧”奖杯,古二再次尝试沟通,依然无果。
![]()
2025 年 9 月,他在“古二新语” 公众号发布重磅内容。
这一次,他不再只是诉说委屈,而是摊开了底牌,王家卫认可剧本框架的关键作用与剧组讨论署名处理的录音,成为最直接的佐证。
但没过多久,他的账号就被屏蔽了,所有维权文章一夜之间全没了,唯一能发声的路被彻底堵死。
与此同时,古二所患的肯尼迪病症状加剧(肯尼迪和渐冻症的症状相似,会慢慢让肌肉没用、身体失控,不过恶化速度慢,大多是男性患病)。
在沟通无门、发声受阻与健康恶化的多重压力下,他做出了放手一搏的决定。
![]()
![]()
“明星花边”下的真相
2025 年 10 月 31 日,古二转战小红书再放大招,曝光的录音直接在舆论场掀起滔天巨浪。
公众的视线首先被其中辛辣的私人对话吸引,诸如对唐嫣、陈道明、游本昌等演员的犀利点评迅速传播。
其中关于倪妮的片段尤为引人侧目。
王家卫在谈及选角时语带保留:“倪妮嘛……她自有她的门路。”
秦雯随即附和:“倪小姐确实不需要找编剧。”
更引发争议的是一段不雅对话。
王家卫向秦雯提问:“如果你有那么大的胸部,人生会不会改变?”
秦雯笑答:“那还当什么编剧。”
王家卫紧接着回应:“我一定收你。”
这些片段瞬间引爆社交平台,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2亿。
然而,在明星八卦占据热搜的同时,录音中埋藏的维权核心证据也逐渐浮出水面:
秦雯亲口承认:“宝延风波这些金融内容我不懂,全靠古二讲解。”
王家卫明确分工:“古二先搭好故事框架,秦雯负责感情戏润色。”
![]()
一场没有赢家的舆论混战
录音曝光后,各方回应迅速登场,形成复杂的舆论场:
王家卫方:全程保持沉默。
作为事件核心人物,这位以“艺术极致”著称的导演,未发布任何公开声明,其沉默被网友解读为“默认”或“不屑回应”,进一步加剧负面舆论。
秦雯与《繁花》剧组:态度强硬。
秦雯于 9 月 20 日发布律师声明,称相关指控为“造谣诽谤”,已完成证据保全并提起诉讼,附上上海市人民法院立案申请截图。
![]()
剧组则两度发布声明,承认古二曾为“前期工作人员”,但指责其“非法偷录、蓄意剪辑录音”,称其署名 “前期责任编辑”合理,并强调 “片尾字幕收录两千余名工作人员,已尽到尊重义务”。
同时承诺公开三年筹备资料自证清白,还指出古二“长期滞留境外,逃避司法调查”。
![]()
涉事明星方:倪妮工作室率先发布维权声明,否认 “有后台” 的猜测,称相关谣言侵犯名誉权,已委托律师取证追责,但未提及录音中王家卫 “倪小姐不需要找编剧” 的言论,被网友质疑“柿子找软的捏”;
![]()
唐嫣、陈道明、游本昌等被提及的明星则未公开回应,保持沉默。
香港娱乐资本向太陈岚在直播中直言:“我从不用王家卫,用他就没挣钱,全是赔钱的”,这番 “吃瓜式评价” 为事件再添热度。
![]()
网友与舆论:观点呈现两极分化。
支持古二的网友认为:“3000 月薪干核心编剧活,还被剥夺署名,换谁都要维权”“绝症病人最后的呐喊,不该被忽视”;
![]()
![]()
质疑古二的网友则指出:“偷录私人对话侵犯隐私,这个行为是违法的”“录音可能被剪辑,需等司法结论”;
![]()
还有中立声音呼吁:“关注署名权争议本身,别被明星八卦带偏”,并引发对影视行业 “影子编剧” 困境的讨论 —— 很多创作者默默付出却难以获得应有署名与回报。
与此同时,舆论场也展开了一场关于“人艺分离”的辩论。
支持者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应独立于创作者私德;反对者则驳斥,当艺术家通过作品构建了某种公众形象后,其私下言行尤其是涉及歧视、不尊重与权力滥用的部分,理应接受审视。
王家卫作为公众人物,其私下对话的边界何在,成为了这场风波中另一个悬而未决的拷问。
![]()
繁花落尽后的深思
这场风波的本质,是影视行业长期存在的权力不平等、系统性不公与职业道德失范问题的一次集中爆发。
王家卫作为国际级导演,其“艺术家人设”在此次事件中受到巨大冲击,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古二所代表的无数幕后创作者的生存困境。
希望这场风波能成为推动行业走向更规范、更尊重、更透明的契机。
当每一个幕后“古二”的付出被尊重,我们才能真正迎来新时代影视的“繁花”。
风波未止,风波将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