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韩国总是“战战兢兢”的,一边想和美国搞好关系,充当“印太战略”的前锋军,另一边就想对北边挑衅,以解决多年来的心头之患,包括对中国,也经常做出不当行为,但事实证明,韩国的力气使错了地方。
![]()
(李在明上台后,深挖尹锡悦一系列“丑闻”)
1、韩国军方公信力,一落千丈
李在明上台后,把尹锡悦时期积攒的那些丑闻全都搅和了出来。特别是2024年那场令人啼笑皆非的"戒严闹剧",简直是把韩国军队的中立性按在地上摩擦。
当初,尹锡悦为了保住总统宝座,慌不择路地把军队拖下水,结果呢?不仅没能挽救自己的政治生命,反而让军方的公信力一落千丈。
这场政治地震的余波至今仍在持续,从青瓦台到国会,从军方到情报机构,到处都在进行着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
(2024年的戒严事件,使韩国军队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韩国的政治生态就像一锅煮沸的汤,各种利益集团在其中翻滚碰撞。而最让人担忧的是,这种内部动荡正在悄悄侵蚀着韩国的国际信誉和地区影响力。
2、李在明这回,可真是下了狠手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直接烧向了军队高层。这场人事地震的震级之高、范围之广,在韩国现代军事史上都堪称罕见。联合参谋本部40名将官集体"下岗",近700名校尉级军官被重新洗牌,再加上9月份就已经被撤换的七位四星上将——这哪是普通的人事调整,分明就是对尹锡悦时期军事体系的"格式化"操作。
李在明心里明镜似的:如果军队还攥在旧势力手里,所谓的政治中立就是个笑话。更可怕的是,这些手握重兵的将领们随时可能在关键时刻"反水"。所以这次调整,表面上看是人事变动,实则是要彻底斩断军队干政的黑手。
![]()
(李在明对军队大规模调整,以保证军权归属文官政府)
值得注意的是,新上任的这批将领都不是原来那个圈子里的"自己人",而是从外部调来的"新鲜血液"。这种做法看似激进,实则用意深远。李在明政府要的是一支真正听命于文官政府、恪守政治中立的现代化军队,而不是某个政治派系的私人武装。
3、国家情报院,顽疾入骨
就在军队大换血的同时,李在明政府的反腐利剑也挥向了另一个要害部门——国家情报院。前国情院长赵太庸的被捕,揭开了韩国情报系统积弊的冰山一角。
这个本该是国家安全守护者的机构,却在权力与资本的夹缝中逐渐异化,成了腐败的温床。赵太庸案暴露出的问题触目惊心:明知戒严计划却隐瞒不报、选择性向执政党提供监控录像、在国会作伪证、涉嫌销毁证据......这一连串操作,活生生把情报机构变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
![]()
(韩国前国家情报院院长赵太庸,遭到法院逮捕)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个案。从朴槿惠时期的南在俊、李丙琪,到文在寅任内的徐薰,三任情报院长接连落马,暴露出的是同一套腐败模式——以"国家安全"为名的特殊经费,最终都流向了青瓦台或特定利益集团。
法院判决书披露的数据令人震惊:朴槿惠执政期间,每月定向输送1亿韩元的操作持续近一年,总额高达35亿韩元。这笔巨款本该用于保卫国家安全,却成了权力寻租的筹码。这种系统性的腐败,不仅侵蚀着国家肌体,更在无形中推高了社会运行成本。
重建情报机构的公信力,已经不仅是李在明政府的政治任务,更是关乎韩国经济存亡的必答题。这场反腐风暴能否刮到底,将直接决定韩国未来十年的发展轨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