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一大顽疾,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海参多糖是海参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抗凝血活性。海参多糖主要分布在体壁和废弃内脏中,包括两种:一是糖胺聚糖,由
D
N- 乙酰氨基半乳糖、
D- 葡萄糖醛酸和
L- 岩藻糖构成;另一类是海参岩藻多糖,结构简单,是由
L- 岩藻糖组成的直链多糖 。一般来说,同种海参中的海参糖胺聚糖的抗凝血活性高于海参岩藻多糖 。海参多糖的高抗凝血活性表明其可成为候选的肝素类似物。
参肠是海参加工过程中主要的一种废料,利用度不高,通常被丢弃,但是研究表明,参肠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如多糖、蛋白质、皂苷等。如果提取其中活性成分,将其应用于食品营养和药学领域,将极大提高海参产业附加值,减轻环境污染。文献报道中海参活性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壁,深入探究海参肠活性成分也可为海参的整体加工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基于此,齐鲁工业大学的毕英豪、刘雪*和威海人生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都红芳等人以仿刺参(
Apostichopus japonicus)参肠为原料,提取参肠多糖,分离纯化后测定其抗凝血活性,筛选高抗凝血参肠多糖,并对其精细结构进行表征,在寻找肝素替代资源的同时,为开发利用海参加工副产物,提高海参产业附加值提供参考。
![]()
1
仿刺参肠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仿刺参肠粗多糖的提取得率为2.75 %,略低于Muhindo等从海参肠中提取的粗多糖得率,同时也低于李启冬从威海仿刺参提取的粗多糖得率,这可能是海参肠来源、提取工艺不同导致。经Q-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后得到3 个样品(图1),根据洗脱液离子强度的高低,分别命名为SCG1、SCG2及SCG3,其中SCG3的洗脱液离子强度最高。
![]()
2
仿刺参肠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分子质量
如图2所示,3 种参肠多糖的单糖组成显著不同,且按照SCG1~SCG3的顺序,岩藻糖的比例逐渐增大,SCG3中仅含有岩藻糖,表明SCG3为海参岩藻多糖。
![]()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SCG1、SCG2、SCG3的分子质量分别为25.6、112.4、171.5 kDa,按照SCG1~SCG3的顺序,分子质量逐渐增大。
3
仿刺参肠多糖的抗凝血活性
凝血途径可分为内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凝血共同途径,凝血四项是反映血液凝固的重要评价指标。其中APTT主要用于评估内源性凝血途径的抗凝血效果;PT则用于评估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抗凝血效果;TT则反映药物是否能影响凝血过程中凝血酶介导的纤维蛋白形成,为共同凝血途径的评估指标。如图3A所示,3 种多糖对APTT均有显著的延长作用(与空白对照组(0 μg/mL时)相比,下同),按照SCG1~SCG3的顺序,延长作用逐渐增强,其中SCG3的延长作用最高且高于阳性对照低分子质量肝素,其质量浓度为20 µg/mL时,APTT已达500 s以上。如图3B所示,3 种多糖对PT的延长作用有显著差异,SCG1、SCG2对PT的延长作用不明显,SCG3质量浓度为100 µg/mL时,对PT的延长作用不明显,但是质量浓度为200 µg/mL时,PT可达500 s以上。如图3C所示,3 种多糖对TT的延长作用也有显著差异,SCG1对TT几乎没有延长作用,SCG2、SCG3对TT均有显著延长作用,且SCG3的延长作用更明显,质量浓度为50 µg/mL时,TT已达到500 s以上。以上说明SCG3可以通过抑制内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发挥抗凝血作用,也可通过抑制凝血酶介导的纤维蛋白的形成发挥作用。
![]()
![]()
![]()
FIB主要由肝脏合成,在凝血酶的水解作用下最后形成不溶的纤维蛋白,从而达到促凝血的作用,因此降低FIB的含量可抑制血液的凝固。如图4所示,质量浓度在50 µg/mL以上时,SCG3即可显著降低FIB的含量,200 µg/mL时,FIB降至约56 mg/dL。综上所述,质量浓度在200 µg/mL以内时,SCG3对APTT、TT、PT均有显著的延长作用,尤其是APTT,且可显著降低FIB含量。
![]()
海参多糖的抗凝血活性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海参体壁,郑文琪从秘鲁乌参体壁中分离出一种岩藻聚糖硫酸酯,其质量浓度为50 µg/mL时,APTT小于120 s(空白对照约为35 s),且在检测质量浓度(1~128 µg/mL)范围内对TT和PT均无显著影响。宁子陌从佛州参体壁中分离得到一种岩藻聚糖硫酸酯,质量浓度为50 µg/mL时,APTT小于100 s(空白对照约为40 s),且在实验质量浓度范围内(小于128 µg/mL),对TT和PT均显示无明显活性。Yang Wenjiao等从花蛇参中分离出一种糖胺聚糖,对APTT和TT均表现出明显的延长作用,而对PT无显著延长作用。Li Shanni等从黑乳海参中分离得到一种糖胺聚糖,能有效延长APTT,而对TT和PT无显著延长作用。本实验获得的海参肠岩藻多糖SCG3,对APTT、TT、PT均有显著的延长作用,且可显著降低FIB含量,因此,SCG3是一种高抗凝血活性多糖。
4
仿刺参肠多糖SCG3的理化性质分析
SCG3组分相对于仿刺参粗多糖得率为8.2%。对SCG3的结构进行分析,理化性质测定结果显示(表1),SCG3的总糖质量分数为50.36%,蛋白质量分数为0.67%,硫酸基质量分数为28.31%。前述单糖组成测定结果表明,SCG3主要含有岩藻糖。高含量的岩藻糖和硫酸基团表明SCG3是一种岩藻聚糖硫酸酯。
![]()
5
仿刺参肠多糖SCG3的红外光谱分析
图5为SCG3的红外光谱图,3 700~3 200 cm-1处有极大吸收峰,源自于 O — H 的伸缩振动;3 000~2 800 cm-1处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峰,多出现于2 900 cm-1周围,主要是由岩藻糖甲基引起;1 650 cm-1处为多糖分子的羰基振动引起;1 250、840 cm-1处的吸收峰表明存在硫酸基团,其中1 250 cm-1处的吸收峰归属于S=O的不对称伸缩振动,840 cm-1附近的吸收峰为C—O—S轴向配位的伸缩振动。此外,970 cm-1附近存在吡喃环末端次甲基的摇摆振动,说明其含有大量的岩藻糖,红外光谱进一步验证SCG3是一种高纯度岩藻聚糖硫酸酯。
![]()
6
仿刺参肠多糖SCG3的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图6A为SCG3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低场区
5.00 ~ 5.50 为L- Fuc
p
L- 岩藻糖)异头碳上的氢信号区域 ,信号主要出现在5.05 、 5.25 及 5.48 处,分别命名为 A 、 B 、 C ,代表 3 种不同的残基,通过积分比例分析,这 3 种糖残基的物质的量比为 1.00 ∶ 2.23 ∶ 0.21 。根据文献 推测,这些信号分别为非硫酸化岩藻糖、2 - 硫酸化岩藻糖及 2,4 - 硫酸化岩藻糖的异头氢信号。据报道,抗凝血活性与 2,4- 二硫酸化岩藻糖密切相关, SCG3的高抗凝血活性可能是因为结构中存在 2,4- 二硫酸化岩藻糖基片段 。
图6B为SCG3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180 处未出现糖醛酸或乙酰氨基羰基位的吸收峰 ,表明 SCG3 不含有糖醛酸和乙酰氨基单糖,不属于海参糖胺聚糖,进一步表明 SCG3 是一种高纯度海参岩藻多糖。![]()
![]()
通过二维核磁共振波谱进一步确定SCG3中岩藻糖的连接方式及连接片段。图7A为SCG3的同核化学位移相关谱(1H-1H COSY),反映邻碳上氢原子的耦合关系,图7B为SCG3的异核单量子化学位移相关谱(1H-13C HSQC),反映氢原子与直接相连碳原子的关系。根据这些二维核磁图谱,得到糖残基信号的化学位移,具体如表2所示。
![]()
![]()
![]()
![]()
糖基 A 的 C3 处信号向低场移动,化学位移升高,表明此处有连接,推测 A 为→ 3)-
L- Fuc
p-(1 →。糖基 B 的 C2/C3 处信号均向低场移动,分别为77.38 、80.20 ,表明此两处有连接,其中, H2 的化学位移显著升高,表明此处为硫酸基取代,因此,可推断 B为→ 3)-
L- Fuc
p(2 SO 4 )-(1 →。推测糖基 C 为→ 3)-
L-Fuc
p(2,4SO 4 )-(1 →, C2/C3/C4 处化学位移均向低场移动,表明此 3 处有取代,其中 H2/H4 化学位移升高,表明此两处为硫酸基取代。综上所述, SCG3 由糖基→ 3)-
L-Fuc
p-(1 →、→ 3)-
L-Fuc
p(2SO4)-(1 →及→ 3)-
L-Fuc
p(2,4SO 4 )-(1 →组成,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0 ∶ 2.23 ∶ 0.21 ,符合文献 报道中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结构特点。
目前,海参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参体壁,对于海参漂烫液、海参肠、海参生殖腺等海参加工副产物所含有的活性多糖的研究相对粗浅,结构也不明确。海参多糖的抗凝血活性也多表现在对APTT、PT、TT 3 种指标中1~2 种的延长作用,而且同种海参中海参糖胺聚糖的抗凝血活性通常高于海参岩藻多糖。本实验以海参肠为原料,经酶解提取得到粗多糖,粗多糖经阴离子交换色谱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3 种多糖(SCG1~SCG3)。按照SCG1~SCG3的顺序,岩藻糖的比例逐渐升高,分子质量逐渐升高;对APTT的延长作用逐渐增强,且SCG3的延长作用高于肝素,质量浓度为20 µg/mL时,APTT已达500 s以上;对PT的延长作用有显著差别,SCG1、SCG2作用不明显,SCG3在200 µg/mL时,PT可达500 s以上;SCG1对TT几乎没有延长作用,SCG2、SCG3均有显著延长作用,且SCG3的延长作用最明显,质量浓度为50 µg/mL时,TT已达到500 s以上。此外,质量浓度超过50 µg/mL时,SCG3可显著降低FIB的含量,因此,SCG3是一种多机制高抗凝血活性多糖。结构分析结果显示,SCG3的总糖质量分数为50.36%,蛋白质量分数为0.67%,硫酸基质量分数为28.31%,表明SCG3是一种硫酸化岩藻多糖,即岩藻聚糖硫酸酯。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进一步验证SCG3是一种高纯度岩藻聚糖硫酸酯,主要由糖基→3)-
L-Fuc
p-(1 →、→ 3)-
L- Fuc
p(2SO 4 )-(1 →及→ 3)-
L-Fuc
p(2,4SO 4 )-(1 →组成,符合文献报道中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结构特点。
综上所述,本实验从海参加工废弃物海参肠中筛选得到的高抗凝血多糖,与其他海参多糖相比,该多糖对APTT、TT、PT均有显著的延长作用,且可降低FIB含量,活性也优于海参肠中其他两种多糖。结构分析显示,该多糖是一种岩藻聚糖硫酸酯。因此,本实验获得的海参肠多糖是一种活性优良、结构相对明确的岩藻聚糖硫酸酯。
本文《仿刺参肠高抗凝血活性多糖筛选及其结构解析》来源于《食品科学》2025年46卷6期47-53页,作者:毕英豪,都红芳,贾爱荣,王凌英,张绵松,崔婷婷,徐振鲁,刘雪*。DOI:10.7506/spkx1002-6630-20240329-217。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文章相关信息。
实习编辑:魏雨诺;责任编辑:张睿梅。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全文。图片来源于文章原文及摄图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