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前言·】——»
2016年9月,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西部的一片偏远森林里,一支探险队的队员正蹲在泥地上惊呼。
他们眼前的湿泥里,印着一串奇怪的爪印,比普通狗爪粗壮,形状也比较陌生,不像是常见的野生动物留下的。
![]()
谁也没想到,这枚不起眼的爪印,会揭开一个隐藏了50年的秘密。
队员们立刻来了精神,赶紧在整片区域架起红外相机,又撒了些诱饵,盼着能拍到爪印的主人。
让人意外的是,这片森林旁边居然有一座金矿,之前因为采矿破坏环境,还和当地居民起了冲突,当地不得不发布了一些环保措施来管控矿山。
![]()
可谁能想到,这些原本为了调解矛盾的措施,竟无意间给野生动物造了个安全避难所,让藏在这儿的动物得以安心繁衍。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相机没让人失望,一共拍到了149张野狗的照片。
![]()
队员们仔细挨个辨认,发现这些野狗足足有15只,里面有壮实的成年公狗,有怀着崽的母狗,甚至还有些小奶狗,颠颠地跟在妈妈屁股后面蹦跶,特活泼。
很明显,它们已经在这儿形成了稳定的小种群,这可是半个世纪以来,人类第一次在自然环境里见到这种野狗!
![]()
更让人着迷的是它们的叫声,相机录下的音频里,这些野狗没有普通狗的汪汪叫,反倒爱“嚎唱”。
这歌声音调又高又特别,既像狼的长嚎,又带着点座头鲸叫声的和声,缠绵里藏着点哀怨,听起来就跟人类唱歌似的。
这时候大家才隐约猜到:难道它们就是传说中的新几内亚歌唱犬?
![]()
«——【·灭绝的歌唱犬·】——»
要知道,新几内亚歌唱犬被认为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最原始的犬科动物之一,上世纪50年代才第一次被世人所知。
可由于栖息地被破坏、人类行为干扰,到1970年,野外就再也没人见过它们的踪影了。
![]()
科学家们没办法,最终认定它野外灭绝,全世界只剩下大约200只圈养在保护中心和动物园里。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200只圈养的歌唱犬,全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捕获的8只野生歌唱犬的后代。
没有新的野生种群加入,它们只能近亲繁殖,时间一长,遗传多样性越来越少,健康状况也越来越让人担心。
![]()
大家都以为,这种“会唱歌的狗”,终有一天会彻底从地球上消失。
为了确认照片里的野狗是不是真的歌唱犬,2018年,一支新的探险队又钻进了这片森林。
他们这回的任务难度更大:要弄生物样本做DNA检测。
![]()
队员们守了好些天,终于从两只野狗身上取到了血液样本,还意外捡到了一只已经死亡的野狗尸体,也一起带了回去。
结果一检测就清楚了:这些高地野狗的基因,跟圈养的新几内亚歌唱犬基因相差不远,祖上就是一个路子,说白了压根就是同一种动物。
![]()
而且它们和澳洲野狗沾亲带故的,亲缘关系很近,反倒跟秋田犬、柴犬、松狮犬这些东亚常见的狗,基因上没那么亲。
这个结果直接推翻了之前的“野外灭绝”结论:新几内亚歌唱犬根本没消失,只是躲在了这片人迹罕至的高地森林里,悄悄延续着种群。
![]()
![]()
研究人员既激动又珍惜,新几内亚歌唱犬太少见了,不仅样子独特,那独特的‘歌声’在自然界里找不出第二份,绝对不能让它们消失。
他们现在有了个新想法:把野外发现的部分高地野狗,跟圈养着的歌唱犬放一块儿配对繁殖。
![]()
这样一来,不仅能补充圈养种群的基因多样性,躲开近亲繁殖的坑,还能养出更壮实的后代,让这个古老物种真真正正站稳脚跟、不再濒危。
«——【·歌唱犬没有灭绝·】——»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也觉得这种狗看起来和我们常见的大黄狗没什么区别,那么这神奇的新几内亚歌唱犬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
从外形来看,它长得有点像澳洲野狗,但体型要小大概三分之一,成年后平均身高42厘米,体重约11公斤,不算笨重。
这货全身就数脑袋最宽,还能360度灵活旋转,耳朵竖得笔直,是三角形的,听声儿贼灵。
![]()
嘴里长着四颗裂齿,这是食肉动物的标配,撕咬猎物时特别管用。
毛色方面,它们花样不少,有红色、棕褐色,还有黄白色的,在下巴、爪子、尾巴尖端,以及脸部、胸部和脖子上,都会有白色标记,一眼就能认出。
![]()
它们的身体看着优雅,动作却格外敏捷:关节和脊椎弹性特别好,擅长挖掘、爬山和跳跃,有时候跑起来的姿态比起狗反而更像猫。
不过它们不擅长长跑,更喜欢在林间短途穿梭捕猎。
感知能力更是它们的强项,它们视觉敏锐,能在茂密树林里看清远处的猎物;嗅觉发达,能追踪到隐藏的食物。
![]()
尤其是听力,比人类强好几倍,就算是藏在密林缝隙或洞穴里的小老鼠、蜥蜴,也能被它们轻易找到。
最特别的还是它们的“歌唱”天赋,它们主要以单音嚎叫为主,但音调很高,还能发出类似鲸鸣的和声。
![]()
一群歌唱犬聚在一起时,会各自用不同音调“合唱”,一叫就是好几分钟,听起来就像一个小型合唱团,所以才被叫做“歌唱犬”。
虽然野外种群被重新发现,但数量依然稀少,目前确认的野外个体只有15只左右,加上圈养的200只,总数也不算多,还是珍稀物种。
![]()
近亲繁殖依然是圈养种群的大问题,而野外种群的发现,给这个物种的保护带来了新希望。
从被认定野外灭绝,到意外重逢,新几内亚歌唱犬的故事里藏着太多让人意外的惊喜!
它告诉我们,地球的角落里,可能还藏着很多我们以为已经消失的物种。
![]()
只要我们多给自然一点包容,多做一点环保努力,或许就能迎来更多这样的“久别重逢”。
而这种会“唱歌”的古老犬类,也用它的存在提醒我们:每一个物种都是地球生态的重要部分,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身边的神奇自然。
参考:
中国科学报《“歌唱犬”再现野外》2020-09-18
都市快报《这种会唱歌的狗被认为已灭绝50年,可如今科学家找到让其重生的方法》2020-09-0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