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前三季度广州经济继续保持U型反弹且经济增速追平全省之后,近期陆续披露完毕的全市十一区经济数据也呈现出新的变化。
最大的亮点是全市“经济一哥”天河以4.2%的增速超过了全市的4.1%,一改上半年经济增速落后全市0.2%的局面,做到了经济大区挑大梁。在这背后是前三季度全市金融业在股市持续火爆的背景下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而作为金融大区的天河也成为这一变化的受益者,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3%。
另外,黄埔、白云、海珠等其它经济大区前三季度的经济也维持增长趋势,增速都高于全市,共同拉动全市经济U型反弹。在头部和腰部的六个经济大区中,只有越秀和番禺增速目前仍低于全市,前者是因为传统批发等服务业增速放缓,后者则依然在等待汽车产业企稳。
![]()
领先优势扩大,白云继续力压海珠列全市第四
全市“服务业一哥”天河和“工业一哥”黄埔经济增速双双超过全市成为前三季度各区经济数据里的一抹亮色,头部两强联手也让年底广州经济增速冲刺年度目标有了更多的底气和信心。
具体看,天河以地区生产总值5368.46亿元、同比增长4.2%的成绩,增速比上半年的3.6%大幅提速。在这背后是前三季度天河区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3%,增速比全市金融业的6.1%还要高,显示出作为全市金融大区的天河在今年以来股市活跃的带动下,金融产业为经济增速贡献了更大的力量。对比今年天河经济总量冲击7000亿的目标,金融产业的强劲动力也将让天河后续表现得更为从容。
黄埔区以地区生产总值3202.79亿、增长4.3%的增速继续强势反弹,从一季度的3.1%、上半年的4.0%到前三季度的4.3%,目前黄埔的经济恢复进程较为顺利,背后也跟全区工业生产逐步走出广汽本田的影响有关,尽管前三季度广汽本田的产量同比下降14.79%、销量同比下降27.58%,但是黄埔的工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2.7%。
除了天河、黄埔之外,其他经济大区中白云和海珠的增速继续领涨全市。
白云的支柱产业航空运输业继续保持平稳,前三季度全区航空客货运周转量190.6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 6.5%;航空旅客及货邮吞吐量合计 623.9 万吨,同比增长 6.5%。多式联运表现亮眼,同比增长 24.8%,分别较一季度、上半年提升 3.5个和 4.8 个百分点,全区“公铁水空”协同运输模式逐步完善。
海珠区则在琶洲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的带领下持续表现强势。2025年1-8月(错月数据),全区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3%。数字经济龙头齐聚琶洲,抖音、腾讯、阿里等五大平台型企业带动全区规上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4.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1.4%。
白云和海珠的经济增长各有所长也意味着两者之间的“争四”竞争依然处于胶着状态。在上半年白云以56亿的优势重新位列全市第四,第三季度白云继续以103亿的优势继续力压海珠维持全市第四,但是考虑到目前海珠区在经济增速上暂时略高于白云,到年底究竟谁能胜出还依然充满悬念。
值得注意的是,头部和腰部六个经济大区中的越秀和番禺今年以来经济增速持续低于全市,背后分别是各自的服务业和汽车产业的缺乏后劲。
越秀区1-8月(错月数据),全区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1%,这一增速明显比同期海珠的12.3%、天河的11.5%要低,跟荔湾的增长0.2%接近,这或许反映出越秀和荔湾的传统批发市场在当前碰到了同样的增长瓶颈。
番禺区经济增速放缓的背后依然是汽车产业的恢复程度较慢。前三季度广汽埃安和广汽传祺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2.54%和19.57%,对应着前三季度番禺的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同比下降25.2%,后续仍有待企稳。
地产投资延续中心强外围弱
今年上半年中心城区的天河、越秀、海珠、荔湾和白云都实现了地产投资转正,但外围地区则依然承压,而各区前三季度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心城区和外围地区的地产投资分化情况依然继续。
前三季度越秀房地产开发同比增长2.6%,荔湾同比增长6.9%,白云区增长2.3%。白云区还特别提到,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城中村改造项目驱动力强,特别是9月当月完成固定投资114亿元,环比增长 9.6%,其中城中村改造项目实现投资额 103.4亿元,同比增长 4.8倍,是全区投资增长的首要驱动力。
以此相对应,外围区域的增城房地产开发下降35.3%,从化下降46.1%、花都下降22.7%,下降幅度基本跟上半年持平,目前仍未见底企稳。
结合当前广州楼市成交的最新变化,中心城区和外围城区的地产投资增速差异主要跟当前城中村改造和市场上改善型需求向中心城区集中有关。全市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四大重点区域罗冲围、新中轴海珠片区、火车站片区、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均位于中心城区,相应的这些区域在政府收购商品房作为村民安置房的进展也较快,推动各区的地产销售走强。
除了地产投资,各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拥有华南第一商圈的天河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7.2亿元、增长4.4%,展示了经济增速和社会消费的同步增长,此外,黄埔和海珠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5.5%和12.5%,同样表现增长。而荔湾在经济增速表现略低于全市水平的情况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1.87亿元,同比增长6.6%,显著高于全市的4.1%,这也跟目前荔湾全力打造的白鹅潭商圈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关,预计今年年底聚龙湾的太古里一期将进行试营业,届时荔湾的社会消费也将继续表现亮眼。
和荔湾的社会消费强于经济增速不同,越秀、白云的表现呈现出社会消费更弱的局面:前三季度越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8.35亿元,同比增长0.2%、白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6.66亿元,同比下降 0.3%,这种反差也意味着两区在各自的商圈建设上需要强化消费服务能力。另外,尽管前三季度南沙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体量较小,只有237.09亿元,但是同比增长6.7%的数据也反映出目前南沙的人口增长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此前南沙区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24年5月到2025年4月底全区人口净增长11万人。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魏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