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司法之力守护抗战遗址,权威专家解读!

0
分享至


近日,陕西法院报送的“司法助力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保护利用——陈某某等与某设备厂借款合同纠纷执行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的依法推进文物保护典型案例。

下面

一起来了解

这一案例


司法助力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保护利用——陈某某等与某设备厂借款合同纠纷执行案

【基本案情】

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战工业遗址,是抗战时期西北最大的工业园区,也是中国工合运动重要发源地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战期间,工人们冒着日军炮火在荒原上修建了全国最大的窑洞车间,把1.2万枚纱锭安装在地下生产,为中国工业保留了火种和命脉。该核心工业区域产量占当时全国工业企业总产值的20.56%,共生产6.2万吨棉纱、43.2万匹棉布,其生产的面粉53%供应部队,为抗战前线提供了大量物资支持,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财富。2016年,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保护项目立项时,遗址内私搭乱建严重、建筑垃圾堆积,原产权方某设备厂及法定代表人涉及多起债务纠纷,多家房地产企业对该土地有开发意向,文物安全受到威胁。2016年底,陈某某等因与某设备厂借款合同纠纷提起诉讼,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法院依法采取限额查封保全措施限制土地流转,并经审理作出一审判决,确认陈某某等享有债权100余万元,陕西省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予以维持。2018年,陈某某等申请执行,金台区人民法院将对于案涉土地的诉讼保全转为执行查封措施,因申请执行标的额远小于土地价值,决定不启动拍卖程序,督促某设备厂积极与土地征收部门协商,以补偿款清偿债务。

【执行结果】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法院于2018年将对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用地诉讼保全转为执行查封措施时,因补偿数额差距较大,文物保护管理机构与某设备厂的征地协商陷入僵局。案件执行中,申请执行人陈某某等、被执行人某设备厂、土地征收部门就应由谁先履行义务未能达成一致,执行程序难以推进。经法院释明,被执行人某设备厂与土地征收部门通过另案诉讼达成土地征收补偿协议,案外人向法院执行账户汇入足额担保资金。执行法院遂解除查封,案涉土地过户至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被执行人某设备厂收到土地补偿款,申请执行人陈某某等足额领取执行款项,案件顺利执行完毕。现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已经以保护民族工业承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线进行保护性改造,建成宝鸡工业博物馆,成为工业文化研学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公众开放。

【典型意义】

本案系人民法院通过积极协调打破执行僵局,助力抗战工业遗址活化利用的典型案例。本案中,人民法院以推进案件执行为抓手,在加强抗战遗址司法保护、确保遗址土地专属专用的同时,依法平等保护债权人等其他主体合法权益,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实现多赢共赢。为进一步加强遗址司法保护,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法院设立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司法保护中心,保护好中国人民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奋斗拼搏的历史物证,以司法之力护航抗战工业遗址承载的伟大抗战精神薪火相传。

专家解读


秦天宝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环境法研究所所长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历史时刻,人民法院以司法之力守护抗战遗址,让革命文物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陈某某等与某设备厂借款合同纠纷执行案,正是司法智慧助力文物保护、传承抗战精神的生动实践。

一、坚持主动作为,破解文物保护困境


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厚重的抗战历史记忆。然而在保护过程中,却面临着产权纠纷、债务缠身、商业开发威胁等多重困境。人民法院在这一关键时刻展现司法担当,通过精准的保全措施和创新的执行方式,为遗址保护扫清了障碍。

案件执行过程中,法院面临着“小债权大资产”的难题。100余万元的执行标的与极具历史价值的土地资产形成鲜明对比。若机械启动拍卖程序,不仅可能损害各方当事人权益,更可能导致这一珍贵文物流失或破坏。法院秉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毅然决定不启动拍卖程序,转而寻求更有利于文物保护的多赢方案。

二、创新执行机制,实现各方权益平衡

面对执行僵局,法院展现出卓越的司法智慧。在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土地征收部门就履行顺序争执不下时,法院通过释法明理,引导当事人通过另案诉讼达成土地征收补偿协议。这一创新举措,巧妙地将执行难题转化为可依法解决的纠纷,为打破僵局找到了突破口。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担保资金解封”的执行创新。案外人向法院执行账户汇入足额担保资金,既确保了债权人权益的及时实现,又为土地解封和过户创造了条件。这种执行方式既维护了司法权威,又体现了司法温度,最终实现多方共赢。申请执行人债权得以实现,被执行人获得合理补偿,文物保护部门顺利取得土地,珍贵遗址得到有效保护。

三、延伸司法职能,助力文物活化利用

本案的典型意义不仅在于成功执结一起债务纠纷,更在于司法保护文物理念的深刻践行。法院没有停留在就案办案的层面,而是将司法职能向前后延伸,为文物保护提供全流程的司法保障。

通过该案的审理执行,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得以保护性改造,为建成宝鸡工业博物馆奠定基础,成为工业文化研学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一转变,正是“让文物活起来”的生动体现。昔日荒废的工业遗址,如今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的重要载体,实现了从静态保护到活化利用的质的飞跃。


更为可贵的是,人民法院在此基础上设立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司法保护中心,建立起文物保护的长效司法机制。这种从个案裁判到制度建设的提升,展现了人民法院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责任担当。

四、传承抗战精神,彰显司法时代担当

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今天,这一案例更具深远的时代意义。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裁判和执行,不仅保护了有形的文物建筑,更守护了无形的抗战精神。这种精神传承,正是革命文物保护的真正价值所在。本案也体现了司法在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方面的积极作为,构筑起司法保护文物的坚固防线,让革命文物真正成为缅怀革命先烈、激发爱国热情的生动教材。

本案是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要求的典范之作。通过保全、审判、执行各环节的协同发力,不仅圆满解决了债务纠纷,更让珍贵的抗战工业遗址重获新生,为新时代文物司法保护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这样的司法实践必将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注入更强大的法治力量。


来源:陕西高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 incentive-icons
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
发布法院重要司法信息
1832文章数 5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