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百亿级童车产业园,最后只剩两栋厂房和稀稀拉拉的工人,这个落差,刺眼。
![]()
我站在湖南耒阳经济开发区的童车产业园门口,风直往空地里灌。两栋厂房是2022年新建的,外墙还亮,里面却大段楼层空着。园区里只有5家企业在运转,其中4家是小微企业,有的工位上人都不到10个。门口的保安跟我摆手:来这里看厂房的少了,大多是找人的。
这片园子曾被反复宣传成“计划总投资约59亿元、规划2000亩、要做‘百亿级’童车产业园”。我翻过当年的稿子,再看看眼前,脑子里只剩一个句号。
今年,一纸通报把这事捅破了。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点名:耒阳市不顾实际规划建设童车产业园,夸大数据,虚报产值。通报落地的数字更扎心——2024年产值仅2165万元,税收25.7万元,用工不到100人。这不只是目标没实现,已经触到诚信的底线。
负责园区的市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斐跟我说,2025年6月20日,省委第四巡视组向耒阳市委反馈过问题,之后他们连着推进整改。他的态度很直接:得把不实的地方纠正,得把没想清楚的事想清楚。
这事不是凭空冒出来。耒阳人张清河,是个关键人物。90年代末,他在广东中山做童车护栏起家,后来返乡创业,在耒阳成立了同乐堡公司,还摘下约55亩地,建了两栋厂房,想着“把企业带回来,租我厂房,聚起一条链”。这个“厂房群”,慢慢被叫成了“童车产业园”。
![]()
背景也摆着: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衡阳在列。当地的判断是,东南沿海成本高了,产业往中西部走。耒阳就把童车定成主导产业,提出要做集“供、研、产、销”于一体的“童车小镇”,还上了路线图——总投资59亿、2000亩,分三期推进,一期300亩、二期700亩、三期1000亩,名字都对上了:同乐堡、尚婴、方多,还有“中山第一步”“中山湘莱”等一串企业,生产、配套、仓储都写进去了。
签约也很热闹。2021年12月10日,中山童车项目集群落户的签约仪式上,中山市尚婴日用品签了“总投资5亿”,方多科技签了“总投资1亿”的标准厂房项目。当地媒体写得很猛:从考察到签约只用了一天。
可热闹是热闹,落地是落地。方多科技的王晓军跟我讲,他当时信心不小,花了约19万元做了厂房效果图,落回来看——企业没来,园区冷清,预期和现实不在一个频道,这单投资直接作罢。还有媒体在2024年10月写过“在同乐堡带动下,63家上下游企业入驻”的报道,也配了领导调研时的打气话。转一年,通报下来了。现场的数据也摆在这:现在只有5家企业在园里,同乐堡一家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归规上企业,另外4家都是小微。
张清河的落差,能看见。他跟我数账:摘地、建厂、配套,累计投了1亿元。现在同乐堡成了被执行人,他本人也被限高。他说公司在耒阳多家银行的贷款3000多万元有逾期,卡被冻结,生产线也紧。
他有怨气:“县级市金融权限小,额度一上去要到衡阳批,程序慢,钱难拿。”还说当初喊的“项目优先、一路绿灯”,真走起来,卡点不少。另一位企业家李林(化名)更直白:2022年花800多万元摘了近35亩地,证也拿到了,地至今没交付。“我们底子厚,还扛得住,要不然就垮了。”
周斐也回我了。他的说法不一样:市里每年都做银企对接会,利率也在谈,“政府没权要求银行放贷,企业贷不到,多半是经营出了问题,金融机构评估不过”。土地这件事,他的说法是“招拍挂手续都走完了,不存在不交地。更可能是企业资金紧,担心闲置,拿地不开工。”
两边的叙述对不上,但都指着一个点:落地难,兑现更难。张清河说他带回过12家母婴企业,配套跟不上,企业又走了。同乐堡最多时300多人,现在只剩60多人。
![]()
这座城为啥盯着童车一个点?答案在矿上。耒阳曾是湖南最大的产煤基地,煤炭税费曾占财政的一半。2007年财政收入8.19亿元,其中煤炭税费4.26亿元。后来资源枯竭,把矿整合、关停,财政少了好几亿,一圈相关行业也跟着冷。转型这件事,挂在历任干部的嘴边,但这条路,真不短。
2024年GDP为518.5亿元,三次产业的新增值结构是72.18亿、147.15亿、299.17亿。财力这块也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年初预算短收3400万元;主体税收、制造业税收占比都在退步。债务压力更不用说,工作报告里已经写得很明白。
耒阳搭了个“211+X”的产业框架,先进制造、循环经济当头,纸品和童车作为特色,其余当补充。项目也在推进,金隆再生、丰隆环保、中核钽铌、富轩泰等陆续投产,中集新材的华南营运中心落户,纸品园引了8家,2024年有17家煤矿正常生产,产煤213万吨。红薯粉皮也试过做“大单品”,本来打算抱团做品牌,后来撞上2020年“11·29”源江山煤矿透水事故,13人遇难,65人被追责。计划断了,这个产业现在还停在小作坊阶段。
副市长的原话挺扎心:“我们最大的压力是转型,没龙头,真的难。”周斐也反复在说“别急”。他跑了中山、平乡、昆山去看童车产业,河北平乡从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几十年磨出来一个“中国童车之都”。一句话:产业要熬时间,链要靠一点点补,急不来。
整改怎么做?他们给了个分法:已经落地的,做好服务;签过约没落地的,登门去请;来考察过的,再联系;园区方向上,酌情扩展到婴童全产业,盘活闲置厂房土地。市委的态度也给出来了:“实事求是,该继续就继续,不合适就停。”上一级也在压责任。衡阳市委书记要求全市排查整治形式主义,耒阳市委书记点名“树牢正确政绩观,严防统计造假”。
![]()
我更在意的,是这几个拎得出来的痛点。
开头那个风,又刮起来了。两栋厂房孤立在风里,格外安静。耒阳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哪座城不在摸索。可再难,也不能靠虚把式撑门面。把每一个数字做实,把每一份承诺兑现,这事不玄,靠的是一锤一锤地敲。
你怎么看耒阳这次“童车造假”翻车?你所在的城市,有没有见过“PPT产业园”?企业在招商、用地、融资这些环节,最怕什么坑?评论区聊聊,咱们把这些“坑点”罗列清楚,也许就能帮下一座城少走一点弯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