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很多大城市里的“老破小”居民,都盼望着通过拆迁快速致富。以上海为例,一套43平米的“老破小”的房子,遇到拆迁就能获得680万的拆迁补偿款。不过,根据住建部最新表态:2025年后,大规模拆迁要全面刹车,一些之前传说的会拆迁的老小区,也不会被拆迁了。那些房龄超过20年的老房子,大多要走“旧改路线”。
![]()
之所以大规模拆迁被全面叫停,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随着各地房价居高不下,拆迁成本也是水涨船高。如果再搞大规模拆迁,这会大幅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另一方面,很多房龄在20年以上的老房子,只是年久失修,主体结构并没有损坏,只要进行修缮改造还能继续居住。如果将其一刀切式的全面拆除,这无疑一种资源的浪费。
而根据决策层的规划,2025年以后房地产领域的基建目标,主要是做三件事情。它们分别是:①大量建设保障房;②城中村改造;③“平急两用”公共基建设施。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件,大量建设保障房
![]()
就在去年,我国高层就宣布,将在未来的5年内,推出600万套保障房,平均每年有120万套保障房要入市。而保障房主要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等。我国之所以要大量建设保障房,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①建造保障房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且带动当地经济稳定增长;②建造大量保障房,既可以解决当地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又可以留住外来人才。
第二件,城中村改造
![]()
过去很多城市里的老破小房子遇到拆迁,可以获得一大笔拆迁补偿款。而现如今,这里拆迁暴富的机会大幅减少了。未来绝大多数老破小的房子将迎来“旧改”,就是在不大拆大建的情况下,对老旧小区进行修缮改造。这样一来,能够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同时,也能使这类老房子无论是出售还是出租都会更容易。
第三件,“平急两用”公共基建设施
![]()
所谓“平急两用”公共基建设施,是指在平时和应急时都能发挥不同功能的公共设施,旨在提升城市的应急保障能力。比如,平时的高铁站、会展中心,而在应急时就能成为避难所、临时医院。而从今年以后,会有更多“平急两用”公共设施建成,以提升国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现在问题来了,国内的大中城市还有很多20年以上的老房子以后该怎么办呢?从目前来看,老房子的出路就是旧改。也就是80%走“旧改”程序,只有20%的老房子还会有拆迁的机会。那么,旧改究竟会改些什么呢?具体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对老房子内外部进行修缮改造。比如,粉刷内外墙壁、加固楼梯过道、更换老旧管道、加装电梯、房顶平改坡等。
再者,对老旧小区进行升级改造。比如,拆除违章建筑、增加停车位和充电桩、扩大绿化面积、装好路灯,添置健身器材等。
![]()
最后,提升服务。比如,开设社区食堂、幼儿园、养老院、便民超市、快递点等,这些都可以大大提升居住的舒适度。
实际上,过去靠拆迁致富的时代基本结束了。未来老小区主要是通过旧改来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让居民能够住得舒服。通常在经过旧改之后的老小区,不仅房子的价值会有所提升,而且居民如果想把房子出租,也会更加容易。未来旧改后的老房子将会成为投资客眼里的“香饽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