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2万在香港的生活,说实在的,真的不够花,另外够不够,这也要看你咋过日子。
这篇文章的写作灵感来自于我的一个朋友,上个月他已经逃离香港,返回珠海了。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文章里的货币单位都是“人民币”(不过和港币的汇率其实也是差不多的1:1)。
也为了发家方便阅读,我就以第一人称来写了。
我初到香港,最贵的就是房租。
![]()
它大概分3个档次:
第一档是5000以下。
这种就是那种劏房,或者隔间,6平米左右,还有就是集体住的楼房,类似咱们内地的筒子楼,一个楼里每一层隔出来很多间,很偏,很破旧,环境很差,大概一个月2800就可以租到,但是不包水电费啥的,也没有冰箱洗衣机等。
我以前认识一个,就是住这种地方,楼道很小,旁边如果有小孩,吵的你绝对睡不着觉,因为太不隔音了。
第二个档次是5000-10000的。
这个单间就大很多了,大概有20平左右,还可以合租那种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的,都有独卫和小厨房,环境不错,交通也方便。
第三个档次10000以上。
这就是特别好的了,大概有四十多平的两居室,
我和对象住的就是在这种,一个月12500,楼下不远就是海边,属于比较高档的小区。我一个月的工资有一万出头,对象的工资少一些,一个月8千多点。
香港的物价贵,一个月吃喝拉撒也得七八千,一个月基本上也攒不下什么钱。
当然,如果你工资20000,这种档次就不要考虑了,占了你工资一半多了。即使合租,一个人也要6000多。
![]()
不过,我见过一对夫妻租了个40多平的房子,俩人摊下来一个月7500,但他们俩就这样,还能存下钱,我都服了。
那对夫妻不买衣服,不买包,吃饭自己煮,菜也是傍晚最便宜的10块钱2份的,偶尔周末吃个200块的自助餐。
还有就是吃这块儿,也不便宜。
茶餐厅随便一顿饭40块起步,自己做饭的话去街市买菜能省点。
有人一个月伙食费硬是压到3000,但得顿顿自己煮,连水果都不敢买贵的。
要是在中环上班,写字楼底下随便买个咖啡就38块,中午吃个简餐没个七八十下不来。
有个女生说月入2万的时候,房租加吃饭直接月光,连生病都不敢去私立医院,只能硬扛着。
存钱这事儿得看人。
像我基本月月不够花。
你要是住得差、吃得省,一个月也能存下万把块,但得忍受前面说的第一档次的房子。
可大多数人没这么狠,普通白领租个10平米的合租房,外食加通勤费,再买点护肤品衣服,月底能剩两三千都算不错了。
有网友说得更扎心:月入2万在香港,活着就是胜利。
此外,我觉得,最要命的是对比产生的焦虑。
你住劏房的时候,同事可能住着月租2万的海景房;
你挤地铁上班,人家开保时捷。
有个月入8万的中产吐槽,供车月供1万,手表保养几千,经常在外面吃,还有朋友圈里个个背名牌包,结果自己“8万月薪刚够温饱”。
但反过来看,也有人住公屋没负债,周末带娃去维港散步照样开心,关键也要看心态。
![]()
医疗教育这些隐形开销也得掂量。公立医院做手术200块全包,但排队能排到你怀疑人生。
养孩子的话,幼儿园之前花销不大,公立学校也便宜,但要是想读国际学校,那月入2万连学费零头都不够。有对夫妻盘算着要三个孩子,现在敢这么想是因为住公屋没房租压力,等真搬进私楼可能就要哭了。
说到底,20000这个收入在香港真不算个啥,住得差点能存钱,但得忍受很多;
想活得体面点,分分钟变月光族。
看过一个智者说过一句话:
真正的舒适,是停止用别人的朋友圈定义自己的幸福。
深以为然,少一些比较,
活好自己的生活,
才是最重要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