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案情复杂,双方因电费支付及项目工期延误等问题争议巨大。我司与某科技公司就案涉光伏储能项目尚有20多年的合作期限,若因本次诉讼导致关系破裂,将严重影响项目后续运营。为此,我们由衷感谢望城区法院及蒋晖法官为此付出的不懈努力。”近日,某科技公司的一封感谢信,道出了一场商事纠纷圆满化解背后的司法温情。
![]()
这场纠纷源于一宗光伏项目电费结算争议。两家公司均属于望城经开区的企业,双方在2022年签订管理协议书时,曾抱有长期合作共赢的美好愿景。然而在合同履行初期,双方因逾期交付使用、电费支付等问题产生分歧。2025年8月,长沙某新能源公司将某科技公司诉至法院,要求支付电费结算款420万元;该科技公司则以项目竣工严重逾期、造成经营损失为由准备提起反诉。双方各执一词,矛盾不断升级,原本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合作关系面临破裂风险。
面对激烈的诉讼对抗,承办法官蒋晖并未简单启动庭审程序,而是准确把握纠纷症结,将调解工作挺在前面。在充分了解案情的基础上,法官精准聚焦“电费结算金额”与“逾期责任认定”两大争议核心,通过多轮“背对背”沟通厘清争议焦点,借助“面对面”协商搭建对话平台,逐步缩小双方分歧。
在开庭前五日,蒋晖组织双方进行首次调解。经过三个小时的充分沟通,双方将分歧金额缩小至一百万元以内,并承诺回去汇报后继续协商。这一突破为后续调解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开庭当日,确认双方均有调解意向后,从14时30分持续至19时40分,蒋晖引导双方围绕电费金额确认、支付安排乃至未来长达25年的合作推进等关键细节,展开五个多小时的耐心磋商与专业引导。通过厘清法律关系、分析诉讼风险、权衡利弊得失,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揽子解决方案。根据调解协议,科技公司承诺于11月5日前一次性付清款项,新能源公司则自愿放弃违约金主张,实现了纠纷的实质性化解。这场持续数月的商事纠纷,通过司法调解的专业介入下成功实现“软着陆”。
“调解不仅帮助企业卸下了诉讼重负,更重要的是修复了合作基础,维系了长期稳定的商业伙伴关系。”蒋晖表示,这种处理方式让双方赢得了未来,实现了真正的双赢。近年来,白沙洲法庭(经开区巡回法庭)不断创新纠纷解决机制,积极运用调解方式化解矛盾,将司法服务融入企业发展全周期,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路径。
司法的价值,不仅在于一纸判决的刚性权威,更在于化解矛盾、促进发展的柔性智慧。2025年9月,张军院长在湖南调研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定分和止争的关系”,强调把审理和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做实实质解纷。望城区法院积极贯彻这一理念,通过涉企绿色通道、多元调解机制协同发力,将“做实定分更重止争”融入案件全过程,以更有力量、有温度的司法实践,为构建稳定公平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服务望城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法治动能!
终审:胡继红
复审:李 为
初审:蒋 晖
编辑:董吕祎 叶嘉瑞
编辑:陈 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