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西游记》的缘分,要从1981年说起。那一年,我在上海电视制片厂拍摄电影《笔中情》,在片中饰演程之老师的二女婿。后来又接连拍了《这不是误会》《金色的晚秋》等影片。这期间,程之老师被《西游记》剧组邀请到北京,出演“祸起观音院”一集中的观音院主持——就是那个觊觎唐僧袈裟的老和尚。
当时,汪粤因为要去拍摄电影,向杨洁导演提出辞呈。程之老师便向杨洁导演推荐了我,他说:“我在上海电视制片厂拍戏时,认识了一个年轻演员,叫迟重瑞,我觉得他非常适合演唐僧这个角色。”杨洁导演立即派人到上海找我。然而世事总是阴差阳错,彼时我正在杭州拍摄电影《这不是误会》的外景,我在剧中饰演一个水产大组长。来人没能找到我,这件事也就错过了。可以说,我第一次与《西游记》的缘分,就这样擦肩而过。
后来,我回到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饰演的是塞上萧,一个30年代的作家。杀青后,我便返回单位领工资。我记得那时天色已黑,正是在广播剧场后台二楼,楼道里没开灯,昏暗一片。我正走着,忽然听见有人喊:“喂,站住,你转过身来。”
我便转过身走了过来,竟是杨洁导演!我说:“您有什么事吗?”
她问我:“你是哪个单位的?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我答道:“我是团里的演员,只是毕业后一直在上影厂拍电影,还没正式回团里。”
杨洁导演笑着说:“哎呀,我眼皮底下的唐僧,我居然没发现。”
这时,剧组的场记于虹恰好推开旁边剪辑室的门,一束灯光照在我脸上。杨洁导演端详片刻,问道:“你愿意演唐僧吗?”
我没有犹豫:“我愿意。”
她又提醒道:“演唐僧可是要剃头的哦。”
我笑着回答:“没问题!”
![]()
当天晚上,我就在剧场后台剃了头。一周后,我就随《西游记》剧组的大部队出发,奔赴绍兴拍摄。在片场,我披上袈裟,骑上白龙马,就和剧组一起西去取经了。
《西游记》剧中唐僧的角色,是由包括我在内三位演员共同完成的。前两位演员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他们的表演,他们的演绎端庄、大气、稳重、坚韧。他们演的是前半部,是唐僧年轻的时候,而我则是后半部,是唐僧的中年阶段。我很希望通过表演将唐僧的成长过程展现出来,让观众不仅能够看到唐僧的书卷气,也能感受到唐僧在成长过程中日益增长的气场和佛性,为最后抵达西天,取到真经,被佛祖封为“旃檀功德佛”做好铺垫。
![]()
回顾整个《西游记》剧集,我由衷地认为,我们三位饰演唐僧的演员都圆满地完成了各自阶段的表演任务。西游记成为经典,重播4000余次,如果哪一位唐僧演得不够出色都不能成为经典。很多观众甚至没有察觉到唐僧换过三个人,这说明我们的衔接非常自然,也证明我们三个人都为各自的表演交出了令观众满意的答卷。
![]()
如今,86年版《西游记》电视剧已经成为无法超越的经典。每当我回想起当年那一幕——那个昏暗楼道里,杨洁导演喊住我的那个瞬间——我都很感慨,这真是一种冥冥之中的缘分,一种注定,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宿命。
这,就是我与《西游记》不得不说的缘分。
——迟重瑞,2025年11月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