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颐人老师在书法、篆刻、国画、紫砂与瓷艺以及教学著述等诸多领域皆卓有建树,其艺术语言融汇古今,自成一格。他的书法受罗福颐、钱瘦铁、钱君匋等大家指点,从楚简、汉简和汉碑中汲取灵感,笔意古朴又具新貌。晚年更将草书、云南纳西族古文字与日本假名笔意融入创作,拓展了书法的表现维度,也创下了他独具风格的“吴家汉简”。相关著作有《吴颐人汉简书法》、《吴颐人汉简书法新编》等,系统梳理了他在汉简书体上的探索成果。
![]()
篆刻方面,他取法汉印,又得吴昌硕、钱瘦铁、来楚生诸家精髓,尤以汉简入印,独树一帜。他所撰《篆刻五十讲》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佳入门书,体例完备,语言晓畅简明,影响深远而广大;《篆刻法》则金针度人,系统地阐释篆刻技法理论,为后学提供扎实指引。
吴颐人老师五十岁后开始作画,承袭吴昌硕、齐白石、李苦禅一路的大写意传统,题材多取诗意小景与花鸟虫鱼等生活日常。他以汉简笔法入画,辅以深厚的篆刻功力,画面充满浓郁的金石气息。在紫砂创作中,他亲自书画并运刀镌刻,以刀代笔,飞沙走石,使陶器上的笔意与刻工浑然一体,立意、造型与刀法高度统一,展现出高雅淳厚的艺术品格。
![]()
吴老师对我的厚爱还延续至我的家人。从女儿鸣柳上学时的书包文具,到18岁成人礼的特制纪念品,再到婚礼上执意坐着轮椅送来的祝福,老师的关爱始终相伴。甲辰天贶节前,我的外孙天楷降生,老师欣喜地嘱咐购置婴童用品——小帽子、小鞋子、小袜子,专程挑选幼儿玩具寄来,更以培养吴越的成功经验对我谆谆教诲:“爱而不溺,重在日常,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记得二十多年前,吴越上戏刚毕业时到青浦淀山湖边拍戏,我尽地主之谊请她吃饭,并开车送她去机场。某次,我带着全家拜访吴颐人老师,女儿想与崇拜的“明星姐姐”吴越见次面,我便联系吴越。原本以为她工作繁忙无暇前来,没想到她提前赶到了约定的白宫餐厅。当女儿称呼她“大姐姐”时,她俏皮地纠正:“什么大姐姐,应该叫小姨才对!”这份亲情,令人难忘。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