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百姓,我们日常买的大豆,看似平常不过,其实,这些大豆并非如此简单,这个背后,其实藏着中国的大国战略。
可以这么说,我们日常的大豆买卖,买的不只是普通的食材,更是国家的粮食安全。
众所周知,大豆原产于中国,但发迹于国外;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大豆消费国,但却并不是第一大生产国……
这些听起来有些魔幻,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咱们每年要消耗掉1.1亿吨大豆,相当于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这么多的大豆,用途多得很,全是用来保障咱们的饭碗:一方面,用来榨油,占去国内食用油消费的四成以上,另一方面,用来做饲料,通过它,支撑起4亿头猪、60亿只禽类的养殖产业……
这两个方面是大豆消耗的大头,至于其他用途,占比很小,都是小儿科了。可以说,如果没有大豆,咱们的餐桌会变得相当单调,肉价也会暴涨,老百姓的日子会直接受影响……
但现实问题是,咱们国内是根本不可能种出这么多大豆的。
大豆的亩产低,与水稻、小麦、玉米相比,谁都不愿意种,因为不划算。再一个问题,要真想实现大豆的自给自足,至少得拿出6亿亩的耕地出来。如果拿出6亿亩耕地种大豆的话,会严重挤占咱们的主粮种植面积。
目前咱们的耕地红线是18亿亩,等于是要拿出三分之一来种大豆,那水稻、小麦和种植面积得严重压缩,将危及18亿亩耕地的红线,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进口大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只能用有限的耕地来保障主粮安全,用进口大豆去保障百姓“吃好”的需求。
但是依赖进口是有风险的,一旦国际局势变化,大豆的价格就会跟着波动,甚至由于地缘问题而被人卡脖子,大家看看这些年,与美国进行的大豆战争就明白了。
好在咱们搞了多元化布局:谁关系好买谁的,谁的价格便宜买谁的,从美国到巴西,从阿根廷到俄罗斯,全球布局,甚至咱们自己去巴西租地种大豆,目的就是要把供应链握在自己手中。
就目前情况看,更多的主动权已掌握在了咱们自己手中,只需根据价格和局势,就能灵活调整,让卖家反过来抢订单,这背后,藏着大国的战略智慧,藏着一个大国的粮食安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