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一句“汽车不是小家电,出问题会死人”,如今竟换来一纸律师函。
一位博主温和提醒小米造车需谨慎,没骂人、没造谣、没捏造事实,只是基于行业常识发出警示,结果被小米法务翻旧账起诉,这不是维权,是用法律当消音器,把批评当犯罪。
![]()
互联网确实有记忆,但小米记住的,似乎只有“谁说了雷总的不是”。
曾几何时,小米靠“和用户交朋友”起家,雷军亲自回评论、开发布会鞠躬致谢,粉丝觉得这老板接地气、讲道理。
可如今呢?但凡网上出现一点质疑,哪怕只是理性讨论技术路线、安全冗余、设计原创性,轻则限流删帖,重则律师函伺候。法务部成了冲锋队,公关部成了封口令,用户从“朋友”变成了“风险源”。
那位博主说的错了吗?“小家电出bug顶多重启,汽车出事直接死人”,这是常识,不是攻击。
![]()
特斯拉、蔚来、比亚迪的高管都公开承认,造车容错率极低,唯独小米一边高调对标保时捷,一边对安全质疑如临大敌。你可以说他表达不够严谨,但绝不构成诽谤。
可小米偏偏揪住“没人才就三倍工资挖人,没技术就直接copy友商”这种行业普遍现象较真,却对SU7频发的自燃、失控、软件死机视而不见。
![]()
更讽刺的是,小米一边起诉普通网友,一边自己在营销上玩文字游戏:广告里“续航800公里”,小字注明“CLTC工况”,发布会说“自研电机”,却不提核心部件外购,“零百加速2.78秒”,还得加一堆前提条件。
对自己宽容到极致,对批评苛刻到毫厘,这哪是尊重法律?分明是钻法律空子。
而公众的反弹,早已超出个案范畴。“清雷行动”的兴起,不是恶意报复,而是被逼出来的反抗。
当正常反馈渠道被堵死,当理性声音被当成敌人,网友只能用平台规则反制:你举报我,我就举报你视频里的夸大宣传、虚假对比、误导性话术。
结果?雷军抖音号一个月掉粉近90万,米粉不是傻,只是曾经愿意相信;如今不信了,走起来也快。
![]()
小米今天的困境,根源不在网友黑,而在自己飘。靠着手机时代的红利和粉丝滤镜,它以为造车也能靠PPT+流量+法务三件套横扫市场。
可汽车是百年工业的集大成者,拼的是实打实的技术沉淀、品控能力和敬畏之心。你可以在发布会上喊“为发烧而生”,但不能在安全问题上让车主“为梦想送命”。
如果小米继续把法务当盾牌、把批评当敌情、把用户当韭菜,那再多的感动人心口号,也救不回正在流失的信任。
毕竟,互联网不仅有记忆,还有判断力。今天你起诉一个博主,明天就会有一万个用户默默卸载米家APP。
真正的强者,不怕批评,只怕听不到真话。而小米,正在亲手把说真话的人,一个个赶出门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