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11日,NBA常规赛之外的风暴眼落在波特兰。短短20天,开拓者主教练斯普利特的风评来了个急转弯,从“新官上任”到“集体炮轰”,球迷的态度像过山车,直接喊话“29支球队往死里打波特兰”,一边倒地支持他们输球。这股火到底从哪烧起来的?说白了:赢不稳、练不动、态度还让人看不懂。
风向变了,球迷不忍了
这段时间的舆论场,波特兰被推到了C位。大家的情绪不复杂:你要么拿成绩,要么真心练新人。两头都不沾,那就别怪球迷不客气。开拓者近10场里有8场分差都在个位数,比赛几乎场场咬牙到最后一秒,战绩却只压在5胜5负,五五开。看着热闹,摸着心跳,但一落地,成绩说话,成色不够。
这股怒气,还有一个具体的“锚点”——杨瀚森。连续5场DNP(未出场),彻底被弃用,球迷憋着的一口气找到了出口。评论区生猛到什么程度?有人直白点名:“开拓者大概率5连败,主教练斯普利特下课!”、“一个摆烂球队赢了几场背靠背就飘了,你不用杨瀚森你就一直输!”、“第一次看到一个球队输球,这么多人兴高采烈的,我也是其中之一。”这不是情绪宣泄,这是价值选择:既然没成绩,那就把时间给年轻人,别再骑墙了。
“五小”成瘾,四不像阵容
斯普利特这段时间的操作,核心就是“玩小阵容”。球队几乎天天五小,内线要求机动性,他看重的是能切、能换、防线能拉出来的人。不启用杨瀚森、克林根这类传统内线,偏爱里斯,想打活力和节奏。
问题卡在两处:
![]()
更尴尬的是,比赛几乎没有垃圾时间。分差不大,教练不敢给新人练手,小杨连末节收尾都捞不到。这不是不想练,是没法练——球队自家设定的体系,逼得所有人都硬着头皮打到最后一秒。可最后一秒也没笑出来,就让人牙痒痒。
赢球和培养,开拓者两头空
我换个角度看这事儿:5胜5负,纸面看起来中规中矩,赛后还常能出一句“我们很努力”。但真相是,10场里有8场分差在10分以内,球队天天在刀尖上平衡。战术思路没问题,执行强度也不算低,成果没跑出来。那就得问一句:既然没成果,为啥不给新人时间?
这事儿在球迷心里是“送分题”。输赢都不确定,起码把未来的筹码往前推一推。尤其杨瀚森,连着5场DNP,存在感被按到尘土里。球迷看不见成长,就会把锅扣给教练架构:四不像阵容、五小成瘾,让内线失业。这种时候,哪怕给个稳定的轮转窗口,压力都能小一半。
![]()
表扬归表扬,上场是另一回事
输给魔术后,斯普利特露了一手“温情”:他夸杨瀚森在场下加练,心肺和力量都在往上堆,还说看到了付出和努力。听起来体面,落地却是空。球迷不买账的点很直接——练归练,不上场,成长就没办法被比赛验证。更何况比赛没有垃圾时间,想安排都没有窗口。
一句话形容这段操作:好话说尽,机会没有。这就像让你苦练驾照,却不让你上路,时间久了不崩才怪。
三方压力,换位看看
![]()
这三股力现在彼此拉扯,场面就会越来越僵。舆论会催促“给新人窗口”,球队会更谨慎,教练还会盯着每一场的胜负线。看起来谁都对,合起来就不对。
路在何方?给一个“真窗口”
我不去胡乱预测接下来必输必赢,话说大了容易翻车。就眼前这摊事,给两个务实的动作建议,都是从素材里长出来的:
![]()
不是说这样一搞就立刻升到西部前八。题目解不解得开,得看你愿不愿意先把逻辑理顺。不练新人和练新人都能赢,听上去像童话。现实更像拔河——你得选一边先加力。
有两点我得说明:
情绪是真实的,选择要更坚决
这波风评反转并非空穴来风。10场里8场个位分差、却只拿到五成胜率;杨瀚森连5场DNP;球队几乎没有垃圾时间;主帅嘴上点赞、赛场看不见——这几条摆在一起,哪位球迷不火大?
我站在观众席,心里话就一句:要么把赢球“做实”,要么把培养“坐实”。别再吊着胃口。球队已经被卷进舆论浪潮,拐点要靠主动找,不是靠时间自动修复。开拓者不是没有路,是没下决心走哪条路。
说到底,篮球是非常诚实的运动。你把什么人放在什么位置,球场会给你答案。比赛也不会因为一句好话就松手。教练的勇气、球员的角色、球迷的耐心,三者得碰上。这事只要捅破窗户纸,风评就能从“炮轰”变回“观望”,再往前一点,变成“认可”。
您怎么看?是继续押五小抢当下,还是把新人推上台面赌一个明天?波特兰这道选择题,真不能再拖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