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每天,我们都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各种各样的广告:有的宣称“零风险,轻松赚钱”,有的则大肆推广“神奇疗法”或“免费礼品”。
你是否曾想过,这些广告背后,可能隐藏着一场巨大的骗局?
近日,一项爆料揭示,全球的最大的社交平台之一,竟然靠着诈骗广告和违禁商品,赚取了高达1140亿元的惊人收入。
全球数十亿用户正被这些“骗局广告”无声吞噬,你还敢相信这些平台吗?
![]()
惊人的数字背后
美国Meta公布的内部文件显示,该公司估算 2024 年其广告收入中约 10.1 %来源于“高风险”广告:包括投资骗局、网络赌场、违禁医疗产品和假冒商品。
在一份 2024 年 12 月的报告里,还提到其平台每天展示约 150 亿条标记为“高风险诈骗广告”的内容。
![]()
如果按这个规模计算:这些广告不仅在量上惊人,在造成的社会信任和用户损失上也在迅速累积。
更让人感到不安的是,Meta自己的资料中承认,其平台在美国约有三分之一的成功诈骗案件中扮演了角色。
换句话说,社交媒体场景里,那些看似“你省钱赚钱”的广告,很可能正是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陷阱。
![]()
机制里的“漏洞”与利益链
背后的运作机制值得深思:Meta 的审核系统规定,只有当一个广告主被自动化系统判定“诈骗概率超过 95%”时,才会被封禁。
而那些被系统标记为“有可能诈骗”但未达 95% 的,则不会被封号,反而被加收广告费率,即所谓“惩罚加价”机制。
这意味着两个可怕的现实:一是“诈骗可能性较高但尚未确认”的广告主可以继续投放,二是他们还要为平台带来更多广告收入。
![]()
内部文件甚至显示,Meta为审核团队设定的“不能因整治诈骗广告而让公司营收下降超过 0.15%”的限制。
同时,用户一旦点击过某条诈骗广告,系统会将其视为“感兴趣用户”,后续更多类似广告就会被推送上来。
也就是说:点击过就可能陷得更深。
对于数十亿用户而言,这样的机制早已超出“偶尔见到恶意广告”的范畴,而趋向“日常被包围在诈骗广告之中”的状态。
![]()
受害者不是孤例,是普遍
许多人可能认为自己不会被骗,因为“我看得清楚”。
但当诈骗广告成千上万、每天数十亿条在你面前出现时,防范门槛大大提高。
假医疗宣称“治愈所有病”“秒赚收益”、假品牌冒用知名商标、网络赌场“零风险玩转财富”等等,这些套路层出不穷。
某些受害群体尤为脆弱: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小微企业主。
![]()
他们本来想借社交平台获取信息、交流生活,结果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点开“看起来合法”的广告,付出惨痛代价。
案例里有用户通过其朋友账号、仿冒名人代言广告被诱导投资,亏损巨大。
当信任的社交环境变成陷阱密布的场地,损失不仅在金钱,更在那份“我在安全的社交平台”这种预期被打破后的无力感。
![]()
企业回应与监管压力
在报道曝光后,Meta 发言人指出,“10.1%收入来自诈骗广告”只是“粗略且过度包容的估算”,很多广告其实是合法的。
同时,公司强调在过去 18 个月里用户举报诈骗广告的数量已下降 58%,且 2025 年已删除超过 1.34 亿条相关广告内容。
但监管机构并未就此松口。
![]()
美国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已针对Meta是否涉嫌放任金融诈骗广告展开调查。
英国监管数据显示,2023 年支付类诈骗损失中,有54 %与该公司平台相关。
换句话说:企业虽有回应、虽有清理动作,但外部质疑与法律监管的压力正在迅速升高。
对于平台而言,不能靠一句“我们在努力”就掩盖背后的体系问题。
![]()
商业逻辑与伦理冲突
为何一个拥有数十亿用户、向来宣称“连接人与人”的公司,会在暗处被指控成为诈骗广告的温床?
原因其实很现实:广告收入构成是 Meta 营收的绝大头。
若关闭大量广告来源,短期内对营收会造成影响——可内部文件也明确,公司曾担忧“削减诈骗广告收入将影响整体业务预期”。
也就是说,当“利润”与“用户安全”出现冲突,公司选择了利润。
![]()
在机制中,诈骗广告甚至比合法广告的“门槛”更低,因为系统设定中,当预测概率未达95%时,广告主仍可继续投放,并生成收益。
用户安全在机制里变成“可容忍的副产品”。
从伦理角度看,这构成了平台责任的倒退:当连接人与人演变为连接“欺诈与点击”,那么社交平台的信任基础就开始倾斜。
用户付出的,不只是一次点击,而可能是一条无法回头的损失路径。
![]()
如果不改变,就会…
平台如果继续以“既定机制”为底线,而不是真正从用户保护出发,结果可能不仅是大量用户被坑,更可能是:信任危机全面爆发。
用户一旦觉得“这个平台让我受骗了”,社交粘性就会下降。
广告主也可能因品牌风险撤出,监管罚款、诉讼成本也会开始侵蚀平台利润。
另一方面,如果平台主动加强机制透明度、削减高风险广告比例、给予用户更多控制权,那就可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一个真正安全、值得信赖的社交平台,对用户和广告商都有吸引力。
转型虽然痛,但长远看是赢得用户与品牌信任的必由之路。
![]()
你我都在其中
作为普通用户,或许我们无法重塑平台机制,但我们可以提高警觉:看到“高额回报”“零风险”“马上开户”之类广告,多留几秒思考,看到代言人莫名其妙出现在投资广告中,也应多查证,举报可疑广告,是一种参与信任保卫战的方式。
这个世界里,社交媒体不再只是分享照片、聊天与点赞,它也可能成为你接触信息最大的平台。
若那平台里掺杂着暗流,那么你的一次点击、一次投入,可能就不是简单的互动,而是在信任的裂缝里滑行。
末了一句:当免费社交背后可能藏着数百亿的“黑广告收益”时,你是否愿意问一句——你点开那条广告的时候,到底是被连接,还是被收割?
参考资料:北京日报客户端——Meta被曝靠诈骗广告赚取巨额利润
红星新闻——惊呆!社交巨头被曝去年靠诈骗及违禁广告收入上千亿元,成全球“欺诈经济”重要支柱!美国证监会正在调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