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水浒传》,笔者还以为及时雨宋江最好的兄弟就是黑旋风李逵,直到参加工作进了职场和什么场,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宋江从来就没拿李逵当兄弟,李逵也知道自己这个“大哥”根本就靠不住,只要有机会,又黑又矮的宋江,就会毫不犹豫地砍掉黑铁牛吃饭的的家伙。
用孙悟空的话来说,偷袈裟的黑熊怪还算“黑得俊俏”,李逵长得就像黑熊怪、猪八戒、牛魔王共同努力的结果:“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李逵真勇悍,人号铁牛儿。”
宋江虽然又黑又矮不受阎婆惜待见(笔者一直怀疑施耐庵写梁山好汉身高的时候用的是汉尺,那么鲁智深武松一米八四、卢俊义两米零七和郁保四两米三就符合常理了,而宋江的六尺,就是一米三八,武植不到一米一五),但必将相貌还过得去:“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垂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
![]()
笔者还有一个证据,能证明施耐庵写梁山好汉身高用的是汉尺而不是宋尺,那证据就是《宋史··卷一百九十三·志第一百四十六·兵七·召募之制》里面精选禁军的标准:“禁兵者,天子之卫兵也,殿前、侍卫二司(侍卫二司又分侍卫亲军和侍卫马军,有时候与殿前司并称禁卫三司)总之,真宗祥符中,重定等杖,自五尺八寸至五尺五寸为五等,诸州部送阙下,及等者隶次军。庆历七年,诸路募厢军及五尺七寸以上者,部送阙下,试补禁卫。”
赵匡胤开国之初,就制定了强干弱枝之策,高个子都选拔去当禁军:“太祖拣军中强勇者号兵样,分送诸道,令如样招募。后更为木梃,差以尺寸高下,谓之等长杖,委长吏、都监度人材取之。当部送阙者,军头司覆验,引对便坐,分隶诸军。”
赵匡胤到各地招兵,一开始用的是从营中精挑细选的“标兵”,后来可能是发现“运送活人”成本太高,就干脆改成不同长度的木棍,拿赵匡胤分发给各地一定尺寸的木棍来衡量,梁山好汉中最矮的,到了禁军也会成为头等大个子——现在出土的宋尺都在三十厘米以上,五尺五寸怎么都在一米六以上甚至一米七十多,要是用宋尺来算宋江身高,那他就不是矮个子,吃点海参去踢足球都够了,没准儿早就被高俅赏识,根本就不必要上梁山了。
![]()
笔者之所以引述《宋史》记载,就是想让读者诸君温习一下相关史料,这样我们在聊古典名著的同时,还能稳固一下历史常识。
不管用什么尺来衡量,宋江都比李逵矮两尺,根本不可能肩膀头齐论弟兄,如果李逵没有那颗黑脑袋,倒是跟宋江差不多高了。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李逵跟宋江根本就不是一个阶层、一个档次的人,这一点我们从两人吃饭时的表现就能看得出来,宋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昨夜的鱼腌了(当时没有冰箱,江州天气湿热,只能腌渍免得腐坏)今天做鱼汤,他就喝不进去,而李逵则如同恶狗扑食:“李逵嚼了自碗里鱼,便伸手去宋江碗里捞将过来吃了,又去戴宗碗里也捞过来吃了。滴滴点点,淋一桌子汁水。”
别说是在郓城县和江湖中都有一点地位的宋江,就是读者诸君,也绝对不愿意与李逵坐一张桌子,江湖好汉也是要讲起码餐桌礼仪的,鲁智深请史进吃饭其实也挺讲究:“三人上到潘家酒楼上,拣个济楚阁儿里坐下。鲁提辖坐了主位,李忠对席,史进下首坐了。荡酒上来,但是下口肉食,只顾将来,摆一桌子。三个酒至数杯,正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
![]()
宋江野心勃勃自视甚高,所以根本就不可能瞧得上李逵,我们细看《水浒传》就会发现,宋江一直是想干掉李逵的,令他郁闷的是前两次因为“众好汉求情”而没能得手,只有第三次在精心策划下成功了。
宋江第一次要杀李逵,是在一百单八将排完座次的重阳节菊花酒会上,鲁智深和武松反对招安,连林冲和杨志都没站出来说话,李逵却借着酒劲,一脚踢碎桌子,表示他跟鲁武二人意见一致。
鲁智深武松武功高强且有一大帮兄弟,宋江就像《地下交通站》了的贾贵一样“惹不起蝎子惹蚂蟥”,借题发挥要把李逵推出去砍了,结果众好汉一起跪下来求情,宋江也不得不收回成命——如果他一意孤行,鲁智深武松肯定会撕破脸皮大打出手,那时候宋江即使不死,头把交椅也坐不稳了。
第一次杀不成,宋江第二次要杀李逵就堵死了他的生路——李逵误以为宋江和柴进“强抢民女”,宋江明知道那件事不是自己干的,就出了一个“赌头”狠招:“便叫铁面孔目裴宣写了赌赛军令状二纸,两个各书了字。宋江的把与李逵收了,李逵的把与宋江收了。”
![]()
宋江知道“底牌”还要跟李逵赌命,摆明了是要下死手,但最后还是没杀成——李逵做的毕竟是“好事”,自然有其他好汉说情。
我们看宋江这两次“失手”,就会发现李逵其实也挺聪明的:他两次跟宋江叫板,都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必然得到一部分或绝大多数好汉的支持,所以尽管宋江恨得牙根痒痒,最终却拿他无可奈何,最后还让李逵得了一个“耿直”的好名头,宋江再杀他就更难了。
宋江最后还是得手了,那是在他知道自己喝了毒酒,自知性命不保之后,还硬撑着把李逵从润州喊到楚州,按时间推算,宋江应该腹内如刀绞才是,但他依然坚持像没事儿人一样骗李逵喝下了毒酒。
有人说李逵是与宋江同生共死的交情,却忘了水浒原著中的一段描述:“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到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
![]()
李逵不留在楚州跟宋江一同等死,却跑回自己的防区润州,自然是寻医问药,那三个“罢”字和“果然”,道尽了李逵的愤懑和不甘。
宋江表面上是怕自己死后李逵造反“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那么请问宋江这几十年,可曾做过一件真正的忠义之事?宋江当面告诉李逵“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这更是大笑话:造反就坏了梁山名头,那么梁山好汉在受招安之前是做什么的?
宋江最后杀李逵的借口,大家都不会相信,李逵前两次侥幸不死的原因,大家也都知道,但宋江为何一定要杀李逵,却是一个未解之谜:有人说宋江是为了兑现对扈三娘的一个承诺,也有人说宋江是要将李逵灭口以保守一个惊天秘密,那么在读者诸君看来,宋江有没有必杀李逵的理由,如果有,那个理由又是什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