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好奇,神舟20号飞船被撞击后,三名航天员被迫滞留,那为啥不直接用神舟21号将航天员先运回来呢?
![]()
我知道,这是很多人在担心中国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但先别急,这里面大有门道,是我们研究空间碎片的机会。
先给大伙吃颗定心丸:三位航天员在天宫里过得挺好,生命体征一点儿问题没有,压根算不上“遇险”。有人担心“吃的喝的够不够”,其实这都是瞎操心,天宫的“粮草储备”早就按最高标准备足了。
咱们空间站的环控生保系统现在是世界顶尖水平,早就从“靠地面送”变成“自己造”了。简单说就是有套“循环魔法”:航天员的尿液、洗脸水经过过滤净化,能变成干净的饮用水,水资源重复利用能到95%以上;氧气也不用愁,电解水就能持续制造,再生率直接拉满到100%。
![]()
之前航天专家算过,要是没有这套系统,3个人在天上待一年得运8吨物资,现在1吨就够了,效益差了8倍。而且地面每次给空间站补货,都会多带至少3个月的应急物资,压缩饼干、脱水蔬菜这些耐存的食物堆得足足的,就算再住半年也饿不着。
更关键的是,咱们对航天员的状态掌握得明明白白。空间站里装着全套生命监测设备,心跳、血压、呼吸这些数据实时传回到地面,稍有波动就能第一时间发现。
这次神舟二十号虽然被撞了,但撞击点在飞船的隔热涂层,也就0.5毫米的小破损,连舱体都没碰着。航天员还能正常在空间站里工作,之前就有消息说他们正配合地面用机械臂排查飞船受损情况,这状态哪儿用得着“紧急救援”?
![]()
其实天宫早就习惯跟太空碎片打交道了。2023年底太阳能翼被撞过,2024年又有块板出了裂痕,都是航天员在轨直接修好的。现在三位航天员里有陈冬这位老大哥,执行过两次飞天任务,经验足得很,真有啥情况也能沉着应对。所以不是不接,是真没必要急着接——天上安全得很。
有人又问了:“就算天上安全,派神舟二十一号去接一趟能费啥事儿?”这话就不懂航天的“规矩”了——神舟二十一号可不是停在那儿待命的“出租车”,它自己的“本职工作”重着呢,根本抽不开身。
![]()
这次神舟二十一号带了一肚子的“科研宝贝”上太空,要做的实验都是盯了好几年的关键项目。就像之前神舟二十号的任务里,光空间科学实验就有59项,涉及生命科学、微重力物理这些前沿领域,有的要观察细胞在太空里怎么生长,有的要造地面根本做不出来的高温超导材料。
神舟二十一号的实验只会更重要,比如那种“血管化脑类器官芯片培养”,得盯着细胞从最初状态长到成型,整个过程至少要3个月,中间断了就前功尽弃。
这些太空实验可不是闹着玩的,每一项都砸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实验结果可能关系到未来的医学突破、新材料研发。之前神舟十九号乘组在轨做了88个项目,带回来102个样品,科学家靠着这些数据能解决不少地面解决不了的难题。
![]()
要是为了接人把神舟二十一号提前召回来,这些实验数据就全废了,相当于白扔了上亿元的投入,这损失可比等几天大多了。
更实际的是,航天器在太空里的“行程”都是提前算死的。神舟二十一号的轨道、能源供应、与空间站的对接窗口,都是半年前就规划好的。要是临时改任务,得重新算轨道、调姿态,反而可能增加和太空碎片碰撞的风险。
而且飞船的返回舱容量有限,本来带的实验设备就多,哪有多余空间装人?所以不是不想派,是真派不了——神舟二十一号有自己的活儿要干。
![]()
说到底,不着急接人最核心的原因,是咱们想借这个机会“练手”——把这次意外变成提升航天应急能力的“实战演练”。太空里的碎片问题早晚会常态化,现在遇到了,正好趁机会把应对方案打磨得更扎实。
![]()
先说说这太空碎片有多吓人。根据欧洲航天局的统计,现在太空中10厘米以上的碎片有4.4万块,1厘米以上的超过100万个,像撞了神舟二十号这种1毫米级的微粒,更是多达1.28亿个。
这些碎片速度能到7.9公里/秒,比步枪子弹快10倍,1克重的铝屑撞上来,动能就相当于一颗手榴弹爆炸。以后人类往太空送的东西越来越多,碎片只会更密集,早晚会再遇到这种情况。
![]()
这次正好是个“实战检验”的机会。咱们能借机把整套“碎片应对体系”从头到尾捋一遍:地面的监测网能不能更快发现碎片?空间站的防护能不能扛住更猛的撞击?航天员在轨修复的流程能不能再优化?
现在地面已经启动了最高级别的监测,用雷达和光学望远镜盯着所有可能靠近的碎片,能提前72小时预警,真有危险还能让空间站变轨躲避。
空间站本身的防护也够硬核,外壳贴了多层复合材料做的“蜂窝式装甲”,比钢材硬10倍还轻,能先把碎片撞碎再吸收冲击力,这是学了国际空间站的“惠普尔防护罩”原理,但咱们的材料更先进。
![]()
更重要的是,咱们能趁这个机会建一套“标准化应急方案”。以前碎片撞的是太阳能翼,这次撞的是飞船返回舱,情况不一样,正好能积累不同部位受损的处理经验。
而且这也是给全世界看的:中国航天不光能送人上太空,还能在太空里“处变不惊”。面对1.28亿个“隐形杀手”,咱们既有能监测的“火眼金睛”,又有能防护的“铜墙铁壁”,还有能解决问题的“巧手匠心”。
![]()
这种实力不是吹出来的,是靠一次次应对意外练出来的。所以不是不着急,是咱们有底气——既能护住航天员,又能借机会变强。
参考资料:中国空间站 “披甲”,航天器防范空间碎片有哪些招数?
![]()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