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杨永胜 许利娟
自开展校门口交通综合治理以来,漯河市源汇区城市发展服务中心(区城管局)聚焦“解拥堵、保安全、优服务”核心目标,针对“潮汐式拥堵”“车辆乱停乱放”等突出问题精准发力,取得阶段性成效。
精准管控,遏制乱停乱放乱象。一是设置专属通行与停靠区域。对全区13所中小学、幼儿园校门口及周边200米范围道路全面摸排,在具备条件的路段设置“临时停靠泊位”和“学生专用通道”,上学、放学前后30分钟,供非机动车临时停放使用,严禁非接送车辆占用;对中心城区狭窄路段设置“禁停标志”28块,借助“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城管队员定点巡逻”相结合,累计劝离违停车辆1.2万余辆;二是开展集中整治。每周开展1次专项行动,重点查处“非机动车违规占道停车、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行为,累计清理流动摊贩860余起、规范商户出店经营320余次。
协同配合,提升通行效率。一是协同配合执勤。组建“护学岗队伍”,与教育局、各学校、属地街道加强沟通联系,城管队员、交警、学校安保、家长志愿者“四支力量”同步到岗,每日投入城管力量30余人,实现高峰时段疏导全覆盖;二是实行错峰分流。协助学校按年级制定“错峰放学方案”,组织学生分批离校,在门口设置“分流指示牌”,引导步行学生走专用通道、接送车辆即停即走,有效分散车流人流。
优化服务,化解家长停车难题。一是拓展临时停车空间。协调学校周边大型商业综合体、临时停车场、企事业单位开放“共享停车场”12处,提供临时车位800余个;二是配合市城管局在闲置空地改造临时停车场3处,新增车位300个,缓解停车资源不足问题;三是推广绿色接送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提高校车利用率,从小区直达校门口;协调市城管局在学校周边设置“共享单车停放点”26处,引导学生家长步行或骑行接送,落实绿色出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