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所学校里,有一位副校长。平日里,大家总能看到她风风火火的身影,仿佛有着处理不完的事务,至于她究竟在忙些什么,普通老师和学生们都不得而知。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看似忙碌异常的副校长,却做出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着实让众多一线教师们感到愤懑不平。
![]()
学校每学期都会精心制定详细的课表,这课表是综合了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学生的课程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而确定下来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课表不仅仅是一张纸,它更是学校教学秩序的重要保障,是每一位教师教学任务的明确指示。在这学期的课表中,明确安排了副校长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从学期开始至今,这位副校长几乎从未按照课表去上过课。
反观那些教授两个班语文课程的一线老师,他们的工作状态与副校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校园,这些老师就早早来到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早读,监督学生背诵古诗词、课文,纠正他们的发音和朗读节奏。白天,他们要精心备课,查阅大量的资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案,力求让每一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所收获。
![]()
课堂上,他们声情并茂地讲解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一天下来,嗓子常常因为过度使用而变得沙哑。课后,他们还要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从字词的书写到语句的通顺,从内容的理解到思想的表达,每一处细节都不放过,常常要忙到深夜才能休息。他们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确保每一节课都能高质量地完成,为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绩效核算的时候,情况却让人感到无比的不公平。绩效里的课时费原本是按照教师实际上课的数量和质量来计算的,这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一种合理报酬。那些教两个班语文的老师,每周要上二十多节课,每一节课都是他们用心去准备、用心去讲授的,他们的课时费完全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的。
![]()
可是,这位几乎没怎么上过课的副校长,在绩效课时费的核算上却远远高于一线老师。据统计,她的课时费比教两个班语文的老师高出了一千多元。这种巨大的差距,让那些辛苦工作的一线老师心里感到极度的不平衡。他们不禁会想,自己每天起早贪黑、兢兢业业地工作,却比不上一个几乎不上课的副校长,干多干少、干与不干在收入上的差别如此之小,那以后谁还愿意认真去上课、去付出呢?
隔壁班的王老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王老师已经在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了多年,一直以来都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上周,王老师感冒发烧,身体十分虚弱,但为了不耽误学生的课程,他依然坚持来到学校上课。课堂上,他声音沙哑,每说一句话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但他依然认真地讲解知识,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后,他不顾自己身体的不适,依然坚持批改学生的作业,常常改到半夜。
![]()
然而,在这学期的绩效课时费核算中,王老师仅仅拿到了三千多元。而那位副校长,几乎很少走进教室,学生们都很少能见到她上课的身影,课时费却高达四千多元。王老师私下里无奈地说:“这活儿没法干了,还不如少上课混绩效。”王老师的话代表了很多一线老师的心声,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已经严重打击了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许多教育专家都强调了公平的绩效制度对于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性。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曾说过:“公平的评价和报酬机制是激发教师创造力和工作热情的关键因素。”当教师们感到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时,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
![]()
在我们学校,副校长这种“课不上、钱不少拿”的行为,不仅破坏了学校按照实际授课情况计算课时费的规矩,更寒了一线老师的心。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改善,学校的教学风气将会越来越差。老师们会逐渐失去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不再愿意认真备课、上课,教学质量必然会大幅下降。而最终受到影响的,还是那些渴望知识、渴望成长的学生们。他们将无法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这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