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11 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会议(COP30)在巴西正式开场,作为主办国,巴西一上来就放出了个大动作:宣布启动 “热带森林永久基金”(TFFF),自己先拿了 10 亿美元当 “启动金”,目标是把这笔钱凑到 1250 亿美元。
![]()
按巴西官方的说法,这笔基金的用处很明确 —— 给那些能守住热带森林的国家、还有当地社区发 “补贴”。
简单说就是让 “护林” 这件事变得 “划算”,不再是光出力没收益的活儿;而且他们还找了世界银行来管这笔钱,说是为了保证资金用在实处。
听着挺像那么回事,但真要掰扯下现状,就知道这事儿没那么容易。现在基金刚启动没几天,吆喝着让各国出钱,可真正给出承诺的没几个 —— 也就印度尼西亚、挪威、法国、葡萄牙这几个国家表了态,加起来承诺的钱才 55 亿美元,连 1250 亿目标的零头都没到。
![]()
这里面挪威说未来十年拿 30 亿,法国和葡萄牙也答应出钱,但要么附加了 “资金要优先用在特定区域” 的条件,要么还没走完本国的审批流程,到底能不能真把钱拿出来,现在谁也说不准。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巴西这是想用自己拿出的 10 亿 “种子钱”,撬动全球其他国家多掏钱。
尤其是把期待的目光放在了中国身上 —— 毕竟这些年在全球气候治理里,中国从来不是只喊口号,不管是减碳目标还是对外合作,都能拿出实打实的行动,巴西大概觉得中国会愿意跟进。但这次,巴西显然没摸准中国的态度底线。
![]()
面对巴西的期待,中国的态度很直接:对 TFFF 这个 “护林基金” 的理念,我们是认可的 —— 毕竟保护热带森林对缓解气候变化有好处,这是全球都该支持的事;但要说直接出钱支持,那得再好好聊聊。
核心原因就一条:“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CBDR)。这个原则不是中国随便提的,早在 1992 年各国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时就定下来了,说白了就是 “谁过去排的污染多、现在经济能力强,谁就该多承担责任”。
![]()
为啥偏偏盯着发达国家说这话?得先算两笔账。第一笔是 “历史账”: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靠着大量烧煤、烧油发展经济,排出去的温室气体比全球其他国家加起来都多 —— 现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变多,本质上就是他们当年发展留下的 “后遗症”。
第二笔是 “现实账”:发达国家现在经济实力强、技术也先进,手里有闲钱搞气候治理;可发展中国家不一样,大多还在忙着搞工业化、改善老百姓生活,根本没多余的财力去填 “气候治理” 的窟窿。
![]()
但这些年发达国家净玩 “文字游戏”:发展中国家要的是 “公共资金”—— 也就是不用还的援助款,他们偏要说是 “市场融资”,比如让发展中国家去借债;本该是他们必须尽的法律义务,他们却说成是 “出于政治善意的帮忙”。
更打脸的是,连之前承诺好的钱都没兑现:2023 年给发展中国家的 “气候适应资金”,不仅没增加,反而从 280 亿美元降到了 260 亿美元;
可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发展中国家每年光应对气候变化、比如修防洪堤、种耐旱作物,就需要 3100 亿到 3650 亿美元,这缺口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
![]()
现在巴西要凑 1250 亿的基金,按规矩也该发达国家挑大梁。毕竟他们之前还承诺过,从 2035 年起每年要拿 3000 亿公共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气候治理,可就算这笔钱能到位,连发展中国家每年需求的三成还不到。现在又多了个 TFFF 基金,没道理让发展中国家来兜底。
中国把这话说明白,其实不只是为自己,更是帮所有发展中国家守住底线:不能让先发展的国家甩锅,让后发展的国家来买单。
肯定有人会问:中国不掏钱支持基金,是不是光讲原则不干活?还真不是这么回事。这些年中国在气候治理上做的实事,比不少只会喊口号的发达国家靠谱多了。
![]()
就说国内的减碳进度:截至 2025 年 6 月,中国非化石能源的装机容量占比已经达到 60.9%—— 要知道 2020 年这个数字才刚过 50%,五年时间提了近 10 个百分点;而且风电、太阳能发电的装机规模,早就超过了 2030 年的预定目标。
还有新能源汽车,中国的产销量已经连续 10 年全球第一,街上跑的新能源车比不少国家的总量都多;光伏组件、锂电池的产量这几年翻了好几倍,全球近一半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岗位,都是中国创造的。这些不是嘴上说的,是实实在在能看到的变化。
对外合作上,中国也没含糊。截至 2024 年底,我们已经和 42 个发展中国家签了 54 份气候变化合作文件,给 120 多个国家培训了上万人次的技术人员 —— 比如教非洲国家怎么建光伏电站、怎么管理风电项目。
![]()
而且不只是教,还真金白银帮着建:在阿根廷建的光伏电站,能满足当地几十万人的用电;在黑山搞的风电场,每年能减少几十万吨碳排放。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这些年帮其他国家减少的碳排放加起来超过 10 亿吨。
比起直接给钱,这种 “教技术、帮建设” 的方式,其实更管用 —— 毕竟 “授人以渔” 比 “授人以鱼” 能解决长远问题。
再绕回巴西的这个基金,中国不是不支持,是得先把 “责任” 这件事说清楚。现在 TFFF 的运行细则都还没定:钱怎么分给各个国家?分给谁要满足什么条件?用了之后怎么监督?这些都是未知数。
而且首批承诺的 55 亿都还没落地,这种情况下让中国跟着掏钱,既不严谨,也对国内纳税人不负责。更重要的是,巴西自己也得扛责任 —— 巴西境内的热带雨林占全球热带森林的一半还多,保护这些森林,首先是巴西自己的责任,不能光想着靠国际社会募捐来解决问题。
其实,全球气候治理从来不是 “谁钱多谁捐得多” 的募捐大会,关键是要把 “责任” 二字分清楚。中国这次亮明态度,其实是想把跑偏的节奏拉回来:发达国家别再想着模糊自己的责任,把担子推给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别指望靠 “道德绑架” 让别人出钱。
![]()
只有把 1992 年就定好的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 落实到位,让该掏钱的发达国家拿出真金白银,像 TFFF 这样的基金才能真正帮到护林的国家和社区,而不是变成又一个 “画大饼” 的噱头。
澎湃新闻:“中方态度:支持,但暂不出资”
![]()
新京报:COP30开幕,贝伦会议如何啃下落实“硬骨头”?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