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们工人有力量”系列报道持续聚焦基层一线,记录那些默默奉献的劳动者,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展现国投人脚踏实地、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本期带来国投新材料公司朱斌和盐昇光电公司王海蓉的故事,作为车间里名副其实的“质量守护者”,他们以全流程把控筑牢质量防线,以工序精进与技术创新提升效益,在生产一线用实干与坚守,践行着“质量为本”的责任与担当。

朱斌:以“管家”担当,筑牢质量防线
![]()
早上7点,许多人还在通勤路上,国投新材料公司铜丝车间的大班长朱斌已换好工装,提前到岗,为交接班做足准备,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管理的班组有16名员工,涵盖中拉、小拉、退火、镀锡等,工序多、责任重。朱斌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延后半小时离厂。在班前会上,他清晰布置任务、复盘前一日问题、明确当日生产规格——一天的工作就此高效展开。作为车间的“大管家”,朱斌的身影无处不在。巡检是他最重要的工作:为油池补水,监测浓度是否正常,监督操作流程规范化和工艺流程标准化。“设备不停,人就不能停。多观察、勤调整,才能防患于未然。”六年的一线历练,让他对每台设备、每道工序了如指掌,这也是他从普通工人成长为“大班长”的底气。“我们就希望产品交付后,客户少投诉、少退货,废丝率越来越低。”朱斌的话实在,也真诚。他知道,质量源于对每个细节的严格把控。除了严把质量关,朱斌还亲手培养徒弟,将他们安排在不同岗位历练。如今,徒弟们皆可独当一面。他常说,管理车间不仅要管机器、流程,更要带队伍、传技艺。他如同车间的“中枢神经”,确保一切井然有序、高效运转。
![]()
王海蓉:以“巧手”匠心,激活效益潜能
![]()
在盐昇光电公司的焊带车间,王海蓉是个响当当的“明星员工”。光伏焊带是公司的主打产品,涂锡工序尤为关键,容不得半点马虎。初入岗位时,面对复杂的设备和严苛的工艺,王海蓉也曾感到压力,但她并未退缩,通过一点点学、一遍遍练,硬是把操作规程和技术要点都啃了下来,成了涂锡工序的一把好手。经她之手生产的焊带,外观光洁均匀,性能常超标准,产品合格率长期位居车间榜首。凭借过硬技能,她连续两年荣获集团“操作能手”称号,并在公司技术比武中摘得“技术状元”。全年完成产量492吨,一次合格率高达98.48%——这份闪亮成绩单的背后,凝聚着王海蓉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然而王海蓉并不自满。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她不断思考:如何进一步降本增效?她大胆提议:提升设备运行速度,以降低单位成本。公司随即成立技改小组,通过加装空调为设备“降温提速”。王海蓉主动承担试机任务,反复调试、详细记录,确保设备在高速状态下稳定运行。经过1000小时的连续试运行,机台速度提到了每分钟300米,生产效率最高提升20%,算下来,每年能给公司增收超200万元。这个来自一线工人的“金点子”,真正转化为企业实实在在的效益。
![]()
平凡岗位保质量 实干笃行促发展
从铜丝车间里的朱斌,到焊带工位上的王海蓉,他们虽岗位不同,却用同样的坚守,诠释着“质量守护者”的使命与担当。他们以“传帮带”延续工匠精神,以“敢突破”提升生产效益,以点点滴滴的扎实工作,为集团光伏产业筑牢发展根基。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正是这样一群默默坚守、勇于创新的劳动者,汇聚成国投集团不断前行的坚实力量。
来源 盐城国投集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