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长沙,有个现象火得一塌糊涂——你去某些公园转一圈,就会发现一幕非常特别的景象。
长椅上、树荫下、凉亭边,一排排退休老人坐得整整齐齐,不是下象棋,也不是晒太阳,而是在“享受服务”!
有人理发、有人掏耳、有人按摩,手法一个比一个熟练。要不是看见价格牌,真以为进了个露天养生馆。
![]()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摊位的价格便宜得离谱——掏耳十几块、剪头二十、推拿三十,花一顿早餐的钱,就能从头放松到脚。很多老年人都笑称:“这地方比理发店实在多了,环境又好,还有人陪聊,值!”
![]()
说实话,这些“公园养生摊”真有点意思。摊主多是中年大姐,也有不少年轻姑娘加入,她们有的拉着行李箱到处走,有的干脆固定在长椅旁支个棚子。
工具一摆,价目表写得明明白白,耳掏、头部护理、肩颈按摩、刮痧放松,项目丰富得像个小型理疗馆。她们招呼客人时那股热情劲儿,真让人不好意思拒绝,一口一个“叔叔”“阿姨”,笑得比服务还到位。
![]()
在现场看过一次,我就明白为什么这么火。老年人走一圈公园,能吹风、能锻炼、还能顺手理个发、掏个耳,方便得不得了。而且比起外面那些动辄几百块的理疗机构,这些摊子的价格简直“亲民得过头”。退休金有限的老人花个几十块,就能享受专业服务,还能聊聊天,难怪成了很多人每天的“固定节目”。
不过,最有意思的是,摊主里不少是年轻面孔。
有人原来是做美容的,有人干脆是下岗后转行,她们的手法确实不赖,动作熟练、态度耐心。更难得的是,她们懂得陪聊——会问老人身体怎么样、最近吃得好不好,顺便听听他们唠唠家长里短。很多老人都说:“不光是来掏耳朵,更是来找人说说话。”那种被倾听的感觉,比按摩本身还舒服。
![]()
当然,这件事一上网,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
支持的人说,这不挺好吗?老人有需求、摊主有生意,互相成全,各取所需。还有人点赞说:“这才是真正的接地气经济,比那些虚头巴脑的保健品靠谱多了。”
但也有人担忧,卫生问题是不是隐患?这些掏耳、推拿的工具怎么消毒?万一交叉感染怎么办?还有人担心,有些摊主没有专业资质,一旦出问题,责任难界定。
![]()
还有第三种声音——他们不反对这种模式,但希望政府能看到这种真实需求,专门设立“老年服务区”,既能让老人享受实惠服务,又能保证安全卫生,这才是长久之计。
我个人也挺认同这个观点。说白了,公园里的这些“民间小摊”,火的背后是老年人真正的需要:想有人陪、想被照顾、又不想花太多钱。对他们而言,这是一种生活仪式感,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可同时,监管确实该跟上,毕竟掏耳、推拿都是接触性服务,卫生和安全不能忽略。
![]()
其实,这也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社会上针对老年人的平价服务,真的太少了。那些正规养生馆、康养中心价格动辄上百上千,普通老人根本消费不起。而公园摊这种“低成本、低门槛、高人气”的形式,恰好填补了这块空白。
但从长远看,还是希望这种“接地气经济”能变得更规范:可以统一管理、统一消毒、统一收费标准,让老人花得放心、用得安心;也能让这些摊主有合法身份、有稳定收入,不用担心被城管赶来赶去。
![]()
一句话总结:
这群在长沙公园里忙碌的“理疗摊主”,其实干的是最温暖的小生意。她们用双手赚生活,也用笑容治愈孤独。
只是,子女也别忘了,哪怕老人每天在公园里热热闹闹地“做项目”,他们最想要的,还是那份来自家人的陪伴。再多的服务,也比不上一句真心的问候。
如果换作你家老人,你会让他们去公园享受这些服务吗?你最担心的又是什么?评论区聊聊,看看大家的想法,也许能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多出一份现实的解决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