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专家再度预测房价,房价和老破小都说到了

0
分享至

家人们,最近房产圈炸了个大消息,不知道你们刷到没?就是上海交大那位研究房地产的权威教授,咱先搞明白这人分量 —— 耶鲁博士毕业,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2016 年就写了本《刚性泡沫》预警房地产风险,后来真被他说中了,可不是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专家。

他最近在采访里说得特实在:从 2024 年初算,房地产还得调 3 到 5 年,房价还要再跌 20%-30% 才能到底,尤其劝手里握着重型 "老破小" 的,赶紧出手别犹豫。这话听着扎心,但你去二手房市场逛逛就知道,早有苗头了。上海老闵行有位阿姨,卖一套 59 平的老公房,6 楼没电梯,厨卫加起来才 8 平米,挂 135 万没人理,五个月后降了 5 万才出手,期间 38 组看房的,一大半一听 "没电梯" 直接走了。还有静安区那套 40 平的老破小,2021 年能卖 254 万,去年 5 月 190 万就成交了,一年多跌了 60 多万,这可不就是这位教授说的调整在慢慢兑现嘛。

那为啥房价非得跌这么久、跌这么多?咱掰开揉碎了说,根本不是谁故意打压,是市场真的变天了。首先最要命的是 "人不够了",现在年轻人要么不结婚,要么结了不生孩子,刚需直接少了一大截。这位教授也提过,90 后 00 后跟咱们不一样,他们见过烂尾楼,见过房价跌,还面临工作不稳定,哪敢掏空六个钱包买房?很多人宁愿租房也不碰房贷,刚需接盘的人少了,房价能不跌吗?

再看老破小的处境,简直是雪上加霜。以前买老破小图啥?要么等拆迁,要么靠学区。现在呢?城市更新早就从 "大拆大建" 改成 "旧改" 了,刷个墙修个水管就完事,拆迁暴富的梦基本碎了。学区政策也在变,"多校划片" 一搞,老破小的学区优势没了,剩下的全是硬伤:没电梯、户型差、物业几乎没有,年轻人根本看不上。闵行那边二手房挂牌量都破 3 万套了,老破小占了三分之一还多,成交周期动不动就半年,买家还得砍价 10% 左右,这哪是资产,分明是烫手山芋。

更核心的是,以前房价涨得那么疯,全靠 "刚性泡沫" 撑着 —— 大家都觉得政府会兜底,房价肯定不会跌,就算贵也敢买。但现在这个泡沫正在破,这位楼市专家研究过美国、日本的楼市,他们泡沫破了都调了十年,咱们这 3-5 年、20%-30% 的调整,其实已经是在争取软着陆了。说白了,以前房价是脱离普通人收入在涨,现在要慢慢跌回跟大家工资匹配的水平,这才是正常的市场规律。

这波调整对咱们普通人影响可太大了,尤其是手里有老破小的家庭。我见过不少叔叔阿姨,一辈子积蓄就砸在这套房里,本来想给孩子当婚房,结果现在卖不掉、租不上价,急得整夜睡不着。更揪心的是资产缩水,一套 100 万的老破小,跌 30% 就剩 70 万,相当于好几年白干了。而且这还不是最惨的,要是房龄超 20 年,以后银行都可能不给贷款,到时候真成 "砸手里" 的死资产了。

但有一说一,这波调整也不是全坏消息。以前那种 "买套房躺着赚钱" 的歪风该刹刹了,房子终于要变回 "住的地方",而不是投机的工具。这位教授也说过,第一套房本来就该是消费品,不是投资品,能方便上班、满足居住就行,别总想着升值。这话戳中了要害 —— 以前咱们把房子看得太重,好像没房就没面子、没安全感,但现在市场教育了我们,房子真不是万能的。

不过我得说句实在的,专家提到的 20%-30% 跌幅,不是所有地方都一样。那些人口净流入的核心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的好地段,跌的幅度可能小一些;但三四线城市的老破小,跌得更狠、更难卖。这就是楼市的 "分化",以后不是所有房子都能叫 "资产" 了,得看地段、看配套、看居住体验。

我最想跟大家说的是,别被 "房价永远涨" 的老观念坑了。老破小的价值崩塌,其实是楼市回归理性的必然结果。以前咱们总听中介说 "老破小总价低,好上车",但没人告诉你,这玩意儿流动性差、增值难,等你想换房的时候根本卖不掉。现在这位专家把这话点透了,不是要制造焦虑,是提醒咱们普通人要看清现实。

最后想说,楼市这波调整,本质上是在给过去的泡沫还债。对咱们普通人来说,不用恐慌,但一定要清醒 —— 房子从来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以后买房、持房都得更理性。那些喊着 "老破小要涨价" 的言论,听听就行别当真,市场的真实情况就摆在那儿:没人接盘的房子,再便宜也是负担。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新进展!农户卖粮28万变"赃款",央法进行报道,贵州警方回应

最新进展!农户卖粮28万变"赃款",央法进行报道,贵州警方回应

热风追逐者
2025-11-13 07:40:03
满分?38岁梅西新发型引热议,球迷:清闲小梅,梅开二度的节奏

满分?38岁梅西新发型引热议,球迷:清闲小梅,梅开二度的节奏

侧身凌空斩
2025-11-13 09:40:22
六旬大叔相亲后提同居,女方:行,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

六旬大叔相亲后提同居,女方:行,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

兰姐说故事
2025-08-28 17:05:06
对白百合事件的独立思考

对白百合事件的独立思考

秦朔朋友圈
2025-11-14 07:07:53
美女白色露脐T恤配蓝色瑜伽裤,性感值拉满,简直是行走的 荷尔蒙

美女白色露脐T恤配蓝色瑜伽裤,性感值拉满,简直是行走的 荷尔蒙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24 07:20:03
强势逆转!辽宁2分险胜进4强,吴爽20分,潘臻琦仅7分满脸不甘心

强势逆转!辽宁2分险胜进4强,吴爽20分,潘臻琦仅7分满脸不甘心

萌兰聊个球
2025-11-13 18:28:05
为时已晚!美国发现歼36竟是歼轰一体机,呼吁快速退守到第三岛链

为时已晚!美国发现歼36竟是歼轰一体机,呼吁快速退守到第三岛链

百科密码
2025-11-13 11:49:06
微信,又来了个史诗级更新

微信,又来了个史诗级更新

安卓中国
2025-11-13 18:17:40
40岁以后才发现有些钱根本没必要花,网友回答都是过来人的教训

40岁以后才发现有些钱根本没必要花,网友回答都是过来人的教训

夜深爱杂谈
2025-11-07 20:00:55
40岁C罗输急眼!肘击染红后鼓掌嘲讽主裁 离场时指鼻怒骂对手主帅

40岁C罗输急眼!肘击染红后鼓掌嘲讽主裁 离场时指鼻怒骂对手主帅

我爱英超
2025-11-14 06:30:36
饭圈乱象!观众一边倒支持蒯曼,陈梦上演最打脸一幕,梦回巴黎

饭圈乱象!观众一边倒支持蒯曼,陈梦上演最打脸一幕,梦回巴黎

八斗小先生
2025-11-13 13:53:12
遭赖清德点名“救沈伯洋”,韩国瑜怒呛:民进党废除“台独党纲”

遭赖清德点名“救沈伯洋”,韩国瑜怒呛:民进党废除“台独党纲”

海峡导报社
2025-11-12 15:11:09
“救命!这哪是健身房,这分明是盘丝洞!”

“救命!这哪是健身房,这分明是盘丝洞!”

健身迷
2025-09-27 09:41:29
80岁老太感染上艾滋,女儿查看监控后瞠目结舌,连捅男保姆43刀

80岁老太感染上艾滋,女儿查看监控后瞠目结舌,连捅男保姆43刀

民间精选故事汇
2025-05-12 08:01:12
全运会女子200米自由泳:何诗蓓首夺全运金牌,李冰洁获亚军

全运会女子200米自由泳:何诗蓓首夺全运金牌,李冰洁获亚军

全景体育V
2025-11-13 19:24:28
尴尬,沙特想花几万亿建的“直线城”要黄了?PPT做得唬人,现实就...

尴尬,沙特想花几万亿建的“直线城”要黄了?PPT做得唬人,现实就...

英国那些事儿
2025-11-10 23:26:22
毕丽娜:费翔母亲,传言是大陆特工,17岁赴台,两任丈夫身份特殊

毕丽娜:费翔母亲,传言是大陆特工,17岁赴台,两任丈夫身份特殊

阿胡
2025-10-20 11:24:06
尼尔·罗伯逊:中国赛区宽大的袋口令人失望,我希望能够解决此事

尼尔·罗伯逊:中国赛区宽大的袋口令人失望,我希望能够解决此事

孤城落日
2025-11-12 23:12:16
今年寒衣节是凶日,提醒中老年人:1不聚、2不穿、3不去、4不吃!

今年寒衣节是凶日,提醒中老年人:1不聚、2不穿、3不去、4不吃!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3 07:18:06
双11彻底凉了?满屏套路加口袋空空,消费降级,年轻人买不动了?

双11彻底凉了?满屏套路加口袋空空,消费降级,年轻人买不动了?

眼光很亮
2025-11-12 15:45:55
2025-11-14 07:43:00
谢晖说房 incentive-icons
谢晖说房
专栏作家/购房咨询师/数据分析师 提供1V1咨询服务
874文章数 4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8200元/㎡!海口宝龙城,彻底杀疯了!

头条要闻

泉州公安依法悬赏"台独"帮凶 两人曾上演"狗咬狗"戏码

头条要闻

泉州公安依法悬赏"台独"帮凶 两人曾上演"狗咬狗"戏码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美国蓝色起源"新格伦"火箭实现推进器回收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教育要闻

父母的嘴,是孩子一生的风水!这3句毁孩子的口头禅

亲子要闻

不是我还没反应过来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军多海域再现“航母真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