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咳嗽持续多少天会变白肺?第几天要做 CT?有这些信号立即去医院→

0
分享至

(来源:科普中国)

转自:科普中国

孩子怎么还不退烧,不会烧成脑炎把脑子烧坏吧?

已经咳了好几天了,不会是肺炎大白肺吧?

心好慌,总得做些什么吧?消炎药抗生素赶紧喂上,止咳药吃上别再咳了,要不直接带去医院输液得了,顺便拍个 CT,做个雾化什么的。

全套的全身检查一做,治疗全都安排上,心里是得到安慰了,但这样做真的对吗?

一边是看了科普了解自限性疾病不用过多干预,另一边是焦心和担忧,害怕耽误了治疗,小病拖成大问题,误了孩子。

这样的困局该怎么破?今天是世界肺炎日,我们来聊聊这些问题的应对方法。

孩子生病后做些什么要看收益/风险比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开篇那些吓人的案例真实存在,呼吸道感染后是有可能出现重症/并发症甚至死亡的。感冒、流感、新冠、肺炎支原体、合胞病毒,虽然都是些自限性疾病,但其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的疾病负担不容小觑。但是,存在不代表要时刻担忧。流感可能导致重症和死亡,但这种情况相对罕见,尤其是没有基础疾病的既往健康人群。没有必要每年流感季一到来就人心惶惶,一感染就安排全套检查、上各种治疗手段。身处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发达,再加之“某某得了流感后肺全白了!”这类吸睛新闻极具话题性,流量加持下曝光度高了,就给人一种“得了流感很容易发展成白肺”的假象。社交媒体传播的不只是信息,还有焦虑。你要问现在真的存在“病毒越来越凶险,人越来越脆弱,更容易生病,生病更容易重症”的情况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小概率事件真没必要演变成群体焦虑。

那万一呢?小概率事件的道理都懂,但万一孩子就是那个小概率呢?一想到“那万一呢”,再稳重的家长也淡定不了了。孩子生病了,总得做些检查和治疗吧?不然心里不踏实啊。这就引出第二点,收益/风险比。用大白话说就是要权衡利弊,担心孩子咳嗽万一发展成肺炎,就自行给孩子喂止咳药和消炎药,是收益(能否预防肺炎,缩短病程)比较大,还是风险(药物副作用、抗生素耐药性)比较大?再直白点说,带生病的孩子做各种检查和治疗,是真的有助于帮助孩子快速恢复,还是折腾孩子、折腾自己、折腾钱包?这里举几个常见例子:

1

孩子咳了好几天还没好,担心万一是肺炎,去医院拍个胸片/CT 看看。

胸片/CT 要在必要的时候才做,必要的时候,不是指家长担心的“万一”,而是有相关指征的。

根据 UpToDate 临床顾问,孩子出现以下这些情况时可能会需要拍胸片:

1.严重肺炎:体温>38.5℃,同时伴有诸如呼吸频率加快(小婴儿 70 次/分以上,大孩子 50 次/分以上)、中/重度三凹征、严重呼吸困难、鼻翼张开、紫绀、精神状态差等情况。

2.医生高度怀疑孩子存在肺炎,但是各项临床表现综合起来都无法诊断肺炎。

3.需要评估并发症,尤其是经过治疗后无好转的肺炎患儿。

有些检查怀疑是肺炎的,但是症状较轻、生命体征稳定且无需住院处理的孩子,不必常规拍胸片来证实诊断,更不用说辐射量更高的 CT。拍不拍胸片/CT,并不是看孩子咳了几天还没好,而是要结合临床表现、病程发展、既往健康状况等因素综合考量。医生评估不符合指征的,但家长要求拍,大部分情况下医生也会给安排,但是实际并不影响治疗方案,孩子该怎么治还是怎么治。除了折腾孩子浪费钱以外,考虑到影像学检查的辐射风险,还是建议家长不要动不动就带孩子去拍胸片/CT,虽然单次检查属于低剂量暴露,不至于损害到健康,但如果把这个当作常规项目去做,那可就说不准了。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2

孩子发烧了,赶紧带去医院输液挂水,快一点好。

输液能让孩子好得更快吗?未必,输液的内容无非是抗生素、抗病毒、葡萄糖、生理盐水、中成药注射液这几种,多数情况下是混着来的,主打一个广撒网,疗效随缘。如果输的是抗生素,目前大部分上呼吸道感染都是病毒性病因,抗生素无效还有耐药性等副作用;如果输的是抗病毒药物,那为什么不选择口服呢;如果输的是葡萄糖生理盐水,孩子症状严重到不吃不喝脱水了吗?简单来说,当孩子出现没法吃药、吃了就吐、症状严重、精神萎靡、脱水虚脱的时候,才会考虑输液。而且考虑到静脉输液的潜在风险,通常建议“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3

孩子咳嗽了,万一咳成肺炎怎么办?赶紧吃点止咳药。

肺炎不是咳出来的,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咳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正常现象,而且通常是最晚消失的症状,有时候病好了孩子还是不断咳咳咳,多数情况是正常的迁延性咳嗽。一看孩子咳得厉害就下结论是肺炎,为了防止发展成肺炎就给孩子喂止咳药,真是天大的误会,止咳药可没有预防肺炎的功效。一些糖浆型止咳药,主要是利用了甜味来润喉缓解不适,想要达到这个效果一根棒棒糖就能代替,何苦吃药。还有一些止咳药添加了可待因、右美沙芬,确实管用但也有风险。可待因属于阿片类药物,有成瘾风险,可能造成呼吸抑制,严重有死亡风险;右美沙芬属于中枢性镇咳药,滥用可能导致孩子出现精神症状,和抗过敏药、退热药同时使用可能造成复杂中毒表现。

4

孩子发烧了,买个居家检测试剂盒查查是什么病。

这个可以筛查 12 种呼吸道病毒细菌的快检试剂盒最近很火,查得全面又便宜,还不用去医院人挤人。

看起来挺好挺方便的吧,但实际上并不推荐。一方面这个检测可能测不准,不是说技术上的测不准,而是参考结果可能偏倚。比如查出肺炎链球菌阳性,这不代表孩子是肺炎链球菌感染,还有可能是这个菌原本就在呼吸道定值。如果因为阳性结果就擅自用抗生素治疗,显然是不合理的。还有肺炎支原体,UpToDate 临床顾问有提到需要谨慎解读结果,因为肺炎支原体阳性也有可能是无症状携带或混合感染。



查出某个病菌阳性,并不代表当下的症状就是这个病菌引起的。另一方面,病原体检测多数情况下不影响治疗方案,通常来讲呼吸道感染是没有必要区分是哪种病原体,因为支持性对症治疗的手段都是通用的。当然,如果家里有上了年纪有基础病的老人等重症风险人群,是可以买个快检先做个初步判断,但毕竟是有重症风险,最终治疗方案还是要回归医院咨询医生,这么看还是有些鸡肋。以上,篇幅原因例子就举到这里,同理还有雾化、口服抗生素、洗肺等,都是家长慌乱中容易病急乱投医的治疗项目。

当孩子并未表现出相应适应证时,为了“预防”疾病变得更严重而采取这些措施,除了求个心安以外,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大多是风险>收益的。

不要过度反应不代表什么都不做

呼吸道感染都是小毛病,不用吃药不用管,硬扛几天就过去了,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如果本身就有基础疾病,不管是不是自限性疾病,肯定是要多上一点心的。病程过长、病情反复无好转、发觉自己有呼吸异常,都应该及时就诊。至于既往健康人群,除了老生常谈的那些对症支持护理手段以外,对于自限性疾病同样也不能太无所谓,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观察精神状态和症状监测,如有异常及时送医。呼吸急促是孩子气体交换障碍、组织缺氧最突出的表现。WHO将呼吸急促作为可明确肺炎的唯一标准,呼吸急促定义为:· ≤2 个月婴儿呼吸频率 >60 次/分钟;· 2~12 个月婴儿呼吸频率 >50 次/分钟;· 1~5 岁儿童呼吸频率 >40 次/分钟;· ≥5 岁儿童呼吸频率大于 20 次/分钟。家长细心数数孩子的呼吸频率,如果发现孩子的呼吸频率明显高于平时,或者呼吸比平时费力,建议尽快安排孩子就医。另外,也建议家长注意孩子是否有其他肺炎的典型症状,如肋骨和胸骨之间及周围的皮肤凹陷、胸部疼痛(尤其是在咳嗽或深呼吸的时候)、哮鸣、嘴唇和手指甲青紫(血氧含量低所致)等,如果有,请立即带孩子就医。

另外:

非咳嗽期间出现胸痛、心悸、心跳过快等情况,尤其是反复出现时,要引起足够重视,可能提示心肌炎,需及时送医。

犬吠样咳嗽、喘鸣、吸气型三凹征可能提示急性喉炎,需及时送医。

持续头痛、异常高热、极度嗜睡、精神状态差、叫不醒、叫不应,可能提示脑炎,需及时送医。

孩子精神状态不佳:精神不振、神志不清、易激惹,例如哭声有气无力,想哭却哭不出来,昏睡叫不醒,对话逗笑没有反应,拒绝喝水吃饭等;

用药效果不好,发热反反复复,持续高热不退(超过 40°C);持续发热超过 24 小时(<2 岁);持续发热超过 72 小时(>2 岁);出现其他症状,如频繁呕吐腹泻、严重头痛、耳痛等。

3 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出现发热症状,直接送医,勿自行使用退热药物。5 岁以下儿童,尤其是 2 岁以下儿童,是流感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家长淡定处理的同时,也要多多观察孩子状态,有任何异常或拿不准的情况,及时送医。

再次提醒,上呼吸道感染进展成凶险病症的情况很少见,家长们可以多多了解,心里有个底,但不必因此焦虑忧心、过度反应,生活已经够辛苦了,千万不要再白瞎忙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工信部批准!中国移动成立新组织

工信部批准!中国移动成立新组织

通信头条
2025-11-18 23:10:27
两个小药丸儿,一个助硬,一个延时长,在家门口的药店就能买到

两个小药丸儿,一个助硬,一个延时长,在家门口的药店就能买到

中医陈旺医生
2025-11-14 10:43:05
炸裂!郭家形势危急,郭妹哭诉:两人重伤住院,钱从哪来?

炸裂!郭家形势危急,郭妹哭诉:两人重伤住院,钱从哪来?

公子麦少
2025-11-18 14:34:30
15万乌军突袭红军城!七万俄军七万被反包围,普京棺材本赔光?

15万乌军突袭红军城!七万俄军七万被反包围,普京棺材本赔光?

拉风的萤火虫牛市梦
2025-11-18 07:50:03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2 12:36:17
长治命案出现反转,律师爆关键证据,郭家坑了自家人?

长治命案出现反转,律师爆关键证据,郭家坑了自家人?

大道微言
2025-11-17 17:03:24
谴责苏联强占北方四岛的霸权主义行径1975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谴责苏联强占北方四岛的霸权主义行径1975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那些看得见的老照片
2025-11-04 15:02:18
史上最难回答的27个问题,个个长见识!

史上最难回答的27个问题,个个长见识!

深度报
2025-11-06 22:42:21
民间创业仙人,一拳打碎发财梦

民间创业仙人,一拳打碎发财梦

虎嗅APP
2025-11-16 17:00:32
辛芷蕾回鹤岗参加同学聚会!没架子很接地气,站C位和同学差距大

辛芷蕾回鹤岗参加同学聚会!没架子很接地气,站C位和同学差距大

娱乐圈圈圆
2025-11-17 20:41:24
贾乃亮和“李小璐”合体直播带货,网友炸锅了

贾乃亮和“李小璐”合体直播带货,网友炸锅了

黎兜兜
2025-11-17 22:12:41
甲流凶猛!医生强调:少吃橘子,多吃5样,给免疫力“加满油”!

甲流凶猛!医生强调:少吃橘子,多吃5样,给免疫力“加满油”!

读懂世界历史
2025-11-17 18:06:29
李沧好思得圈完钱就闭店!创始人为青岛电视台主持人
家长们疑遭遇职业闭店陷阱

李沧好思得圈完钱就闭店!创始人为青岛电视台主持人 家长们疑遭遇职业闭店陷阱

易瞰青岛
2025-11-18 13:38:28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表态: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表态: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阿校谈史
2025-11-14 16:38:17
继三上悠亚后相泽南宣布引退!为粉丝硬撑4年爆哭8min泪洒台湾!

继三上悠亚后相泽南宣布引退!为粉丝硬撑4年爆哭8min泪洒台湾!

素然追光
2025-11-19 00:24:10
个人抵押经营贷利率普遍降至2.5%左右

个人抵押经营贷利率普遍降至2.5%左右

中国经济网
2025-11-18 08:08:04
西方突然意识到,中国准备干大事,战略储备已布局整整20年!

西方突然意识到,中国准备干大事,战略储备已布局整整20年!

华人星光
2025-11-18 11:24:58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古事寻踪记
2025-11-17 07:28:16
李连杰风波后再发声,动作奇怪口音都变了,外媒披露基因疗法

李连杰风波后再发声,动作奇怪口音都变了,外媒披露基因疗法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7 13:59:26
国民党副主席反转亲中言论炸锅,蓝营市长集体翻车表演。

国民党副主席反转亲中言论炸锅,蓝营市长集体翻车表演。

李博世财经
2025-11-17 16:59:12
2025-11-19 03:59:00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422836文章数 45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旅游
数码
时尚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旅游要闻

铜锅沸山海,非遗润新年!螺髻山彝历盛宴奏响文旅融合新乐章

数码要闻

华为MatePad系列平板“PC多屏协同”功能正式回归

秋天穿衣暂时没灵感?赶紧看看这27套穿搭,舒适自然又大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