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十五五”我所思·我所盼】
天刚蒙蒙亮,我就钻进柑橘林,举起手机找角度,准备开直播。不远处,几个年轻人正在调试无人机。一个早上,咱们下庄的“村播团队”已经拍了3条视频。
“老毛,你做了主播,比当年修路还拼啊!”村里人常这样打趣我。是啊,20多年前,我是够拼的,领着大伙儿用钢钎大锤,硬生生在悬崖上凿出8公里“天路”,打通了下庄村通往山外的致富路。现如今,我又跟着年轻人用智能手机在网上“开路”,开通了视频号,直播一场接着一场。这不,今年夏天,我们的直播给河谷漂流项目引来了上万名游客。看着游客们驾车行驶在我们当年肩挑手扛修成的山路上,我心里别提多美了!
今天的下庄,当主播的村干部可不止我一个人。大家有的拍民宿,有的记录扎染手艺,还有的带网友体验民俗。过去,村民去城里卖柑橘,要挑着担子走几小时山路;现在,坐在家里就能把果子卖到全国各地。我们的柑橘、脆李、扎染,都成了“网红”。今年脆李上市时,直播间里10分钟就接了200多单,乐得老少爷们合不拢嘴……
路通了,网连了,直播搞起来了,下庄越来越红火了!
村里能有这甜日子,最离不开党的好政策。这不,就要迎来“十五五”了,我也边学文件边琢磨:下庄的下一步,该咋走?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关于“三农”的字字句句都在给我们指路哩!
我盼着,下庄的产业更“智慧”——建个电商中心,请专业老师教村民拍视频、做品牌,把“新农活”干得更漂亮;
我盼着,村里的年轻人成主角——现在,回乡创业的后生越来越多啦。他们脑子活、文化高,该让他们领着下庄继续往前走,我们这些老人,就当个好帮手;
我更盼着,下庄人就这么齐心奋斗下去,实现“乡村和美、产业兴旺、村民富裕”,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
过不多久,村里的柑橘该黄了。我们要在果园里办一场丰收直播。到时候,欢迎大家都来下庄看看——这里果子甜、风景美,最动人的,是乡亲们脸上越来越灿烂的笑容……
(本报记者李宏、张国圣 本报通讯员卢先庆采访整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