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网约车平台的免佣规则悄然发生调整,不再是以行程费用来补贴司机,而是以乘客支付的车费来计算。
看上去只是几个字的调整,但是,意义却大不相同。
因为一旦乘客在订单结算中使用了“来历不明”的优惠券,导致实际支付车费变少,就将直接导致司机订单收入的变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的“免佣单”,已经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免佣单”。
更过分的是,很多网约车司机的免佣卡,是花了钱购买而来,司机自己出了钱,买来的却是大打折扣的免佣权益,岂不就成了纯纯的“冤大头”?
一位来自重庆的网约车小哥,前不久就对这个问题向平台客服发起质疑。
在他看来,如果现在的免佣单,是以乘客实际支付车费为准,那么,如果乘客在订单中使用了优惠券的话,岂不等于是让司机来承担这个优惠?
![]()
对于司机小哥开门见山提出的,“平台给乘客的优惠,是平台承担,还是司机承担的”问题,平台客服明确予以否定,比较肯定地表示:是平台承担。
![]()
不过,根据司机小哥所发出的一笔免/减佣订单的结算明细来看,全程8.3公里,起步费为11.35元,里程费为的7.64元,时长费为2.24元,也就是说总计行程费用是21.23元。
而因为乘客获得了6.46元的优惠券减扣,实际支付仅为14.77元。
![]()
固然,这一笔免/减佣单,司机的到手收入为17.14元,也即是大于乘客的实际支付车费,所以,貌似称得上是“零抽成”,以至于是“负抽成”订单。
但是,按照他的理解,如果这是真正的零抽成订单,那么,他的收入应该是21.23元,而不仅仅是17.14元。
所以,看上去这是一笔免/减佣订单,实际上,起码对他来说,这和正常的抽成订单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抽成的部分并没有被平台扣去,而是以优惠券的形式,回馈给乘客,帮乘客抵扣了车费。
那么,所谓的免/减佣订单,岂不等于是,平台拿理应给司机免佣的部分,去优惠,或者说是讨好乘客了呢?
![]()
对此,司机小哥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质疑:
“我买了免佣卡的,你们用免佣的钱给乘客发优惠券,那我买免佣卡的意义何在?”
有意思的是,对于司机这个一针见血的“拷问”,客服可能是不知道如何,也可能是“不方便”正面回答,居然直接选择回避,不予理会(已读不回),甚至“拒收”司机紧随而来的一番责难。
![]()
![]()
“用司机的钱给乘客发优惠券,美其名曰是平台承担!”
“还要不要X?”
此后,平台客服貌似还灰溜溜一般地假装下线,和司机玩起来“隐身术”,通过其种种表现,俨然是要逃避问题的样子。
(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